陽明攜手法國團隊 破解兒童小腦惡性腫瘤發育機轉

張家祥博士(左)與陽明大學腦科蔡金吾副教授(右)追蹤神經細胞發育過程,破解小腦惡性腫瘤機轉。(照片/陽明大學提供)

幼兒腦部在發育過程中爲什麼會產生惡性腫瘤?是罹患腦癌兒童家長心中永遠的痛,陽明大學與法國研究團隊合作,發現腦瘤細胞中由於Atoh1轉錄因子過量表現,使得小腦神經幹細胞的「初級纖毛過度活化,以致大量分裂,最終造成細胞癌化,未來可以應用於研發治療抗癌藥物

陽明大學腦科所副教授蔡金吾表示,「小腦髓母細胞瘤」,是小兒最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發生率約佔幼童顱內腫瘤的14.5%,腫瘤往往會堵塞腦室造成腦壓升高或引起水腦症,若不接受開刀切除或放射、化學治療而轉移,其致死率非常的高。

五年前,法國團隊藉助陽明腦科所在神經幹細胞研究的專長利用「小腦電穿孔技術,第一次成功追蹤小鼠的「小腦神經幹細胞」的發育過程,終於在顯微鏡下成功看到神經幹細胞的癌化現象

蔡金吾指出,幼兒小腦發育期間,原始的「小腦神經幹細胞」持續分裂與分化,才能發育成正常的小腦細胞,而團隊觀察到,這些小腦神經幹細胞具有一根像天線一樣的「初級纖毛」,這個構造爲細胞接收外來訊號啓動一連串分子路徑,讓幹細胞在發育階段持續分裂,製造小腦細胞。

共參與這次研究的陽明腦科研究所博士張家祥在爲期數天的觀察中,首次在顯微鏡下清楚看見,Atoh1轉錄因子如何影響小腦細胞的發育過程,並發現腦瘤細胞中Atoh1轉錄因子過量表現,讓這個天線過度活化,以致小腦神經幹細胞大量分裂,最終造成細胞癌化。

蔡金吾指出,目前髓母細胞瘤治療上最重要的預後因子仍是手術,安全的把98%以上的腫瘤拿乾淨,配合術後放射及化療,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經過手術治癒率相當高。

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信宏表示,罹患腦瘤的兒童最常見的症狀頭痛噁心、嘔吐,很容易被誤診成感冒,所以感冒症狀超過三天沒有改善,還持續惡化,就要小心,另外若有肢體無力運動寫字不能協調,走路歪斜易跌倒等,也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