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警示兩岸 別讓激進蓋過理性

(圖/美聯社)

巴勒斯坦政治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突襲已經觸發新一輪以巴衝突。哈瑪斯突破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發射數千枚火箭彈,殺害包括平民在內的數百名以色列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佈國家進入「戰爭狀態」,迅速發起軍事報復行動,擺出消滅哈瑪斯、夷平加薩的態勢。這將給加薩200多萬居民造成人道主義危機。戰爭歷來是吞噬人類福祉的恐怖魔鬼。短短數日,以巴新一輪衝突已經造成雙方大約4000人死亡,上萬人受傷。

這是非常讓人感到痛心和悲哀的一幕。不論哈瑪斯對以色列有多麼大的深仇大恨,在今天這樣一個注重人權的時代,哈瑪斯對以色列平民的無差別攻擊行爲應當被譴責。但不能不去反思哈瑪斯興起和壯大的現實土壤,不能因爲哈瑪斯而忽視長期以來巴勒斯坦平民所遭受的苦難。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是歐洲反猶主義、複雜地緣政治博弈和大國算計共同作用的結果。猶太人在歷史上遭受的巨大苦難應當被同情,以色列的國家建設成就確實有諸多令人敬佩和值得學習之處。

可這並不能掩蓋以色列作爲外來者對巴勒斯坦生存空間的持續擠壓。以巴衝突非常複雜,牽涉太多的矛盾和利益之爭,不同立場的人都不難找到讓自己義憤填膺的事實。只有探究來龍去脈,纔可能相對公允、全面地理解以巴衝突。否則,只問立場,非此即彼,不論是非曲直和複雜歷史脈絡,除了滿足自己停留於表面的正義感之外,毫無意義。

以巴衝突的複雜性和特殊性意味着緩解以巴衝突必須依循現實主義原則,兼顧各方合理訴求,放下仇怨,尋求和解,達成共識。國際社會所推動的「兩國方案」,不失爲一種爲和平解決以巴問題而努力的可選方案。

遺憾的是,近些年來狹隘激進的聲浪蓋過理性溫和的聲音。對於以色列來說,儘管許多人認爲以色列的文明成就遠高於巴勒斯坦,但一個不容迴避的真相是,近些年來以色列的國家發展方向已有被狹隘、激進的右翼民粹裹挾的趨勢和風險。

納坦雅胡多年來,奉行強硬路線,常年以「反恐」和「安全」爲招牌,在相當程度上激化以巴矛盾。對於巴勒斯坦來說,激進化、極端化的趨勢尤其令人憂慮,哈瑪斯把相對溫和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邊緣化,卻面臨被更極端的組織替代的風險。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被各自內部的狹隘、激進聲浪裹挾,紛紛趨於強硬,衝突便不可避免。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不幸命運對於兩岸關係具有警示意義。在大陸這邊,由於內外因素的疊加刺激,一股狹隘激進的民族主義情緒已在輿論場興起,時常妨礙改革開放大局。去年美國時任衆議員議長裴洛西訪臺在大陸輿論場引發巨大的聲浪,當時相當多的大陸民衆誤以爲臺海很有可能將爆發軍事衝突。所幸的是,大陸政府在一片強硬的民粹聲浪中保持了清醒和理性,成功維持臺海和平。但這件事說明大陸社會內部的對臺強硬聲音已經明顯上升。與此同時,在臺灣這邊,民進黨政府不斷致力於「去中國化」,反覆渲染和誇大來自大陸的威脅,充斥許多反智、扭曲事實的論調,通過聯合美國、日本來對抗大陸,以「安全」和「反滲透」之名收緊社會控制,屢屢違反臺灣民衆普遍珍視的自由和包容精神。

近些年大陸輿論場充斥一股民粹民族主義情緒,臺灣社會瀰漫着盲目「反中」氛圍。這是令人憂慮的局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是對兩岸的有力警示:大陸和臺灣都應該努力防止狹隘激進的聲浪蓋過理性溫和的聲音。(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