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女生當街被母親指責:誰這麼年輕就得抑鬱症

最近,一段媽媽當街訓斥抑鬱症女兒的視頻,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讓人感覺心疼又心酸。

視頻中,女孩用痛苦的語氣爲自己辯解:“真的難受,我沒有裝,我是真的難受。”

女孩母親不聽辯解,當場訓斥道:“你難受就是抑鬱症了啊,誰那麼年輕得抑鬱症啊,幹什麼你啊!誰年輕得抑鬱症?”

好在一位路過的大姐暖心勸慰:

“抑鬱症很厲害,你得從心理上關心她,孩子就相當於感冒了、發燒了,不要往外推,往懷抱當中給她一點溫暖。”

評論區有位叫精神科的醫生評論道:

很多家長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無法理解兒女的抑鬱症,認爲一個孩子不應該抑鬱,認爲孩子很可能是單純的厭學。

我覺得這就是家長們最急需改變的,相比孩子“生病”,家長的“病”其實更爲嚴重,因爲他們這樣的理解常常會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的話言外之意就是,所謂的青春期抑鬱、空心病,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孩子在替父母生病。

追溯原因,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父母對孩子的“忽視心理”就已經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埋下了病根。

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頒佈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呼籲學校把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的健康體檢內容。

正視青少年抑鬱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而當務之急,是我們需要先正確認識青少年抑鬱。

01青少年抑鬱不止不開心

有的父母不相信孩子抑鬱,是因爲孩子在家的表現算不上“長時間情緒低落、沉鬱”。

恰相反,孩子在家“火氣很大”——常常一點小事就煩躁、易怒、發脾氣,給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孩子叛逆期到了”。

然而,這也正是我們最容易對抑鬱有的誤解之一。

事實上,根據DSM-5關於抑鬱診斷的描述:抑鬱個體通常描述自己的心境是抑鬱、悲傷、無望、泄氣或心情低落。

但在一些案例中,有些個體一開始是不承認悲傷的,直到這個情緒在訪談後被誘發出來。

而在此前,這些個體不會抱怨悲哀的感受,他們往往是缺乏感受的或是感覺到焦慮。

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可能發生易激惹或不穩定的心境,而不是悲傷或沮喪心境。

前不久,我看到一個網友寫了這樣一段話,令人心痛:最心酸的是我跟媽媽說我得了抑鬱症,我媽說“你那個樣子哪還會得抑鬱症?”

那時候整宿整宿失眠,隨時都在焦躁不安,我那麼難受,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告訴她,冷嘲熱諷的樣子讓我頓時失去信心。

無奈之下,我獨自去看了醫生,拿到抑鬱證明後,希望她能關心我一下,但是她卻連問都沒有問。

當時內心無比絕望的我,一度想要輕生……

當一個孩子開始抑鬱的時候,最可怕的不是內心的壓抑,而是來自最親近的人的那份不相信和不接納。

其實孩子的每一種“病”都有前兆,並且都或多或少求助過父母。

然而,父母的不接納卻給了孩子雙重打擊,很容易將孩子拉入更深的泥潭。

孩子的成長,父母本該帶着“眼睛和心”去看見孩子,不應該將自己視作“盲人”,而是去觀察、去重視、接納和解決。

針對孩子抑鬱的現象,一位心理專家給出了這樣的意見:

當孩子不開心幾天,父母不必擔心;

當孩子情緒低落時,很累、吃不下飯、睡不着、不想說話時,父母要提高警惕;

無法集中學習,失去興趣、不見人、不上學、對未來迷茫、消極的言行時,可能患有抑鬱症。

抑鬱並不是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和“矯情”。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疾病,最需要的是足夠的正視和包容理解。

特別是來自最親密的人的共情,父母一句“我理解”,就能爲他們帶去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

要知道父母的每一句“我理解”,就等同於對孩子說“我愛你”。

02抑鬱症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哪些

說起抑鬱,不少家長態度疑慮:我家孩子就是青春期厭學、叛逆,哪有抑鬱症這麼嚴重?

但實際上,抑鬱情緒這種負面心理狀態,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青少年和兒童身上。

一項統計顯示,孩子在小學階段出現抑鬱情緒的概率達到4%至5%,青少年抑鬱障礙的發病率大約在5%左右。

按照人數統計,當前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大概有500萬左右。

這個被家長們“輕視”的抑鬱症,已成爲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而長期處於抑鬱情緒中的孩子,大腦結構和功能都在悄悄發生改變。

他們不是故意心情不好、厭學、煩躁,而是真的病了。那麼,抑鬱情緒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呢?

1影響精力,改變認知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白質整合性低於普通人,且不同區域間的信號傳遞速度也減慢不少。

前額葉,是大腦專門負責理性思維的區域,有許多神經元通過突觸相互交流,以此來掌控我們的每一個想法。

長期處於抑鬱情緒下,會產生大量的壓力激素——皮質醇,它會破壞神經元正常交流,讓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速度減慢,造成前額葉出現萎縮現象。

這時,人會很難集中注意力,連帶着認知功能也會出現問題,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比如老師批評了一句,或者同學看了自己一眼,都會讓你焦慮,甚至懷疑自身的價值。

2情緒容易失控,無法控制的“喪”

海馬體是大腦內負責記憶和認知的核心區域,處理每天進入這裡的信息和產生的新神經元。

抑鬱情緒帶來的大量皮質醇,不僅會降低神經元的生成速度,還會讓海馬體萎縮,造成嚴重的記憶衰退。

同時,還會降低兩種讓人產生愉悅感的物質——血清素的濃度和多巴胺的活性。

這些生理上客觀的改變,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敏感,陷入在焦慮、煩躁、沮喪、害怕等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控,身心疲憊,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兒。

所以,那些學習動力不足、暴躁發火等不良行爲,不是因爲孩子不上進、不懂事,而是抑鬱情緒,真真切切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和身體。

03父母要接納、理解孩子抑鬱的現實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最難完成的事,就是讓孩子成爲一個自願並熱切追求知識的人。

從小,父母卯足了勁地爲孩子創造生活,努力地給孩子打造理想的未來,卻在孩子說“我需要你”的那一刻又忽視得很徹底。

曾看到過一個男孩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是大家眼中的“學霸”。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男孩卻飽受抑鬱症的困擾。

從小到大,無論他做什麼好像都很難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肯定。

哪怕他考了99分,希望與父母分享喜悅,也會被斥責,“99分以爲就很高了,考滿分的人多得是,你有什麼可驕傲的?”

父母的言語和行爲,讓他覺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故意讓自己不開心。

他認爲父母根本就不愛自己,從而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沒用,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他的腦子裡都是這些負面的想法,看什麼都覺得煩躁。

他被這些情緒折磨得精疲力盡,慢慢地對以前喜歡的活動不再感興趣,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甚至沒有了活下去的慾望。

心理醫生秦俊峰曾分享過他治療過的學生。

16歲的女孩,經常自殘,主動向父母提出去醫院檢查抑鬱症。得到的是質疑和批評:

“不就是不想學習嗎?扯什麼抑鬱症!再這樣下去,你就廢了!”

15歲的女孩,吞了半瓶藥片自殺,父母誤以爲是叛逆期,不以爲意。甚至還批評她,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在學校,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在家裡,父母也盯着分數。

在任何地方,孩子都感受不到愛和支持,自然會很容易放棄。沒有溫暖和愛的世界,對孩子來說就是絕境!

我們要多關注孩子,注意他們的情緒異常。

孩子抑鬱的表現往往是煩躁、容易被激怒、大發脾氣。

有這些問題,不一定是叛逆,而是心理出現危機。

還有的孩子,會出現一些軀體化症狀。比如頭暈、肚子疼、噁心、嘔吐、心慌等,但身體又查不出問題。那很可能,就是心理上的毛病了。

這些,都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能力和足夠成熟的心智去應對。

孩子的成長期是既敏感又尋愛的過程。

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加氣站”,會讓孩子有底氣、有勇氣。

父母抓住“有度”的育兒方式,才能塑造孩子的“心靈國度”。

所以:

要當好孩子身邊的“報警器”,能在孩子需要時及時出現;

做好孩子的“能量官”,用關注和迴應幫孩子找到價值;

給孩子一個不束縛的成長,他會還你一世坦然。

鈕釦家庭教育說:

《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有一句話:

“懷着好奇心去傾聽,讓故事充分展開,我們就有機會在全部複雜性中,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含義。”

父母與孩子,唯有真誠、坦誠的溝通,耐心、不帶偏見的傾聽,才能真正拉近彼此的距離。

親子關係好了,教育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