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臺灣需找新莫迪們

印度國會大選結束,莫迪總理九日宣誓續任總理,成爲繼尼赫魯之後,史上第二位得以三連任的印度總理。然而,莫迪及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在這次大選「慘勝」,雖然仍是第一黨,但在十年後首次失掉國會的絕對多數,需要仰賴執政聯盟才能在國會過半。「經濟學人」雜誌評論說這是印度民主的勝利,似乎暗示執政黨的挫敗才符合民主,其實是種西方慣有的傲慢,過於簡化了當代印度政治發展的脈絡。

莫迪這幾年在國際上已經成爲印度的代名詞。平心而論,他的元首外交頗具魅力,大大提升印度的能見度。在他的治理下,印度的國際影響力也逐漸成長,擠進世界大國之林。如今的印度在國際上左右逢源,已非十年前可同日而語。但在國內,莫迪自主政以來即擺脫不了宗教爭議。重建印度教羅摩神廟、廢除喀什米爾自治、修訂新公民身分法等政策,都被貼上歧視穆斯林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標籤。

印度教徒佔印度總人口近八成,就選舉而言,確實是最大的票倉。印度人民黨在過去選舉中,也是藉由凝聚印度教支持者而起家。但印度教民族主義這張神主牌在這次大選中不再發揮魔力,執政黨甚至在羅摩神廟重建地所在的選區落選。印度人民黨在一九九○年代便是利用「拆除巴布爾清真寺,改建成羅摩神廟」的議題而逐漸崛起,可以說是該黨的發跡地,如今連在此地都難以勝選,便是一葉知秋。

雖然影響印度大選結果的因素很多,但也應驗了臺灣一句俗諺:「先顧腹肚,才顧佛祖」。很多選民之所以未再支持執政黨是因爲經濟考量。雖然印度的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貧富差距問題仍大。通貨膨脹及失業率是基層民衆更爲關切的議題,而非重建神廟。印度農民在大選前聚集首都集會抗議,反映了並非所有羣體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對這些民衆而言,已經給莫迪體制十年了,現在要的不能再只是口號式的願景,而是要看到更具體的產出,例如就業機會。

在聯盟政府體制下,莫迪第三任施政勢必受到更多的限制,諸如廢鈔令之類的驚奇應該不再容易見到,許多部會必須讓給盟黨掌理。但這樣也許可以讓莫迪政府迴歸於經濟建設,而非印度教民族主義工程。當年莫迪從古吉拉特省長成爲印度總理,憑藉的就是該省的經濟成長。建立富強的印度,纔是莫迪總理應該要追求的歷史地位。

莫迪連任也有助臺印關係發展,莫迪是極少數訪問過臺灣的印度領導人。他近期在社羣媒體上與賴清德總統的互動,展現出他對臺灣的善意與友好。但他也很清楚地將臺印關係定位爲「經濟及科技夥伴」關係,迴避賴總統提到的印太和平與穩定訴求。

以現況而言,將臺灣與印度定位爲「戰略伙伴」過於好高騖遠,但臺印可以成爲互惠的「發展夥伴」,包括儘快落實臺印移工協議、吸引更多印度生來臺就讀等。另外,面對印度重回聯盟體制,臺灣可能要加強與印度地方及政黨的聯繫,臺灣當年就是在莫迪擔任省長期間與其建立友好關係。這可能是莫迪總理的最後一個任期,臺灣需要尋找新的「莫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