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在絲路起點洛陽古城 吃盡人情味路邊小吃攤

圖、文/小虎食夢網

中國除了大山大水令我向往外,也一直很想去看看、走走那些在歷史上讀過的「古城」,雖然那些地理可能早就變成了歷史,歷史也很可能早就變成了故事、小說。但去了三次中國大陸也跑了幾個所謂的仿明、仿清甚至是仿宋的老街或是夜市,可,總覺得太商業、太觀光化了點。

是以,當我看到這次行程有「河南洛陽明清一條街」時我並沒有多期待。可,到了現場看到這個城牆,我居然興奮了..雖然我明知它也是之後才改建的,但我真的好想好想看看、拍拍這樣的古城,即便它可能一點也不古xd。

護城河雖然不像小說中想像的、也不像中國歷史劇看到的,但還是讓我興奮不己,比之在日本城看到的來的喜歡。然後當我看到兩側的柳樹時,我心底想着:「中國會不會是種最多柳樹的國家?好像其他國家很少看到」,但我挺喜歡柳樹的,就算是上次在杭州看到枯的柳樹都很美。【中國-杭州】西湖十景-柳浪聞鶯、西湖夕陽。

麗景門+明清一條街】古都洛陽從夏開始共13個朝代先後在此建都,麗景門建於隋唐,因是南北大運河的交匯處,爲天下舟船所集,商銀貿易,車馬填塞。今日的麗景門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牆、護城河等部分組成,其城垣高厚,重門疊關,氣勢磅礴,其規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築中居於首位,被稱爲爲古都第一門。

老實說當下在拍時我沒看到城牆上寫的是「天后宮」,不然少不了發問一下,那上面有媽祖廟?

拍完照一個轉身便是我夢裡看到的街道,即便三不五時還是會穿過幾輛穿梭劇場景般的機車道具..,但多少離我想要走的老街是近了些,最少視覺、味道是如此。

再次回頭望向城頭,我不記得蹲在這拍了幾張,一直到被後面的大哥猛按喇叭...。

雖然說街頭上難免看到整修過的房子,但整體來說這明清一條街還是保存着一些年代比較久的建築,而且都是有人住的,甚至是商店。

是說臺灣的機械彈簧叫什麼?

果子油茶包子是什麼?好奇的我上前想買兩個來嘗,居然得到的答案是賣光了...。不過,之後我們有吃到一道料理是用油茶做的,多少可以瞭解那是什麼料理。

很喜歡拍街角,特別是這種老街的街角,拍的是老巷道老房子老門、老屋檐,也拍緩緩流過的老味道...。

在臺灣要找到這家的字畫店應該也很少了吧?我一直很喜歡用毛筆寫的字、畫的畫,感覺光是黑色就能勾出妳想要的畫面和夢想,而且是那麼的直接、純粹、且有力。

來老街當然得找小吃,來洛陽的時節不對沒看到牡丹,那就買個牡丹酥來吃吃看吧!

其實它就是花生酥,就是我們說的金門貢糖,不過這一趟吃下來我覺得河南賣的這花生酥還是多多少少有一點不一樣,主要來自於口感偏硬或是偏酥,但含在嘴裡的花生香倒是和金門貢糖相差無幾,在路邊看着師父製作也相去不遠。

接着來到這間生意超好的小店,外頭擠滿了觀光客和在地人交雜的食客。「不翻湯」是啥鬼?我就是這樣被騙進去的xd

看了半天不知要吃什麼,問了當天帶我們到的「陳剛」大哥,他推薦洛陽不翻湯,難得來當然是點「全加」,反正也才10元人民幣(約莫45元臺幣)。

但其實,回臺灣後我在網路上找了一下不翻湯,好像和這上面說的不太一樣,還是說點不翻湯還得另外叫餅?但總之端上來時是沒有餅的....。

廚房裡師父朝着這大鍋撈了湯倒入預早放了很多食材的大碗裡,再灑上一些辛香料就成了「不翻湯」,但真的沒有看到有餅...。

老實說這湯一來賣相不是很好,兩來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感覺就是一碗放了很多食材的「豬血湯」。

仔細一撈裡面看起來以爲是麪條的其實是豆皮絲,還有粉絲和海帶,吃起來有着不同的輕脆口感。湯頭方向還真有幾份豬血湯之味,只是遠比臺灣的豬血湯來的清爽不重味些,另外還暗藏着大骨鮮甜和胡椒香以及蝦米的跳味,其實還蠻好喝的,最少比看起來清爽多了,也不會有什麼重油怪味

當中的食材我最愛的是輕炸過的肉丸子,吃起來輕酥敢脆,泡上湯頭多了幾份鮮味,相當不錯吃。

剛哥說河南人都愛在湯里加上大量的辣椒油和醋,好奇心驅使也往湯裡倒了不少醋,但老實說還是別加的好,加了滿嘴只剩偏重的微刺醋酸。

吃完不翻湯,發現還有一些時間,於是我們一行人往巷裡鑽,但其實是我聞到陣陣餅香..。

我就愛這味、這餅的香味、這巷弄的老味,這滿滿的人情味...。本來在排隊的婆婆媽媽們,一看我們這羣死觀光客就問:「打哪來」?一聽是臺灣,立刻讓我們插隊先買(笑)。

這長像有一點像牛舌餅的餅老闆說了一個我沒記住的名字,一個要價人民幣一元..也就是新臺幣四塊半。吃起來口感介於臺灣兩種牛舌餅間,外酥內微綿,外面似乎抹了一層麥芽之類的,咬起來先甜後香,再帶一點點輕輕、時不時飄出來的芝麻香,超好吃的。本來想帶回來,但剛哥說這個放久會「論」掉,不好吃便作罷。

圓餅每個五毛錢,於是買了兩個,拿到手上還熱呼呼的,咀嚼端帶着烤過的微焦和不斷轉強的麪糰香,很單純很直接也很好吃。之後,在街上看到不少在地人拿着兩片這餅包着不知那買來的肉類,感覺好好吃的樣子...。

往旁邊移了十步又聞到更迷人的餅香,發現有一點像臺灣的燒餅,做法也很像,只是更繁鎖了些,就看師父先把揉好的餅貼在爐子的裡層,雙手就像練過鐵沙掌似的放進炭火很旺的爐裡,餅進餅出十多秒,完全沒皺上半點眉...烤過一面的餅再將另一面像這樣放在爐上。

兩面都烤好就可以見客了,這燒餅一個同樣五毛錢,也就是臺幣兩元左右...。這燒餅其實和剛剛的圓餅味道很像,但外表更酥更輕,咬起來餅香也比較輕,比較好入口,即便放涼了都還很好吃。整體來說和臺灣的燒餅蠻像的,但就是餅較厚,也帶着更多面團純粹的香和咬勁。

小虎食夢網如果「吃」只是爲了填飽肚子,那「食物」也未免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