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廢棄口罩堆出全臺萬噸垃圾 減塑會是解方?
多國海邊出現大量廢棄口罩,以及野生動物遭口罩纏繞的駭人景象,開始讓人注意口罩衍生的諸多問題。
《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估算,疫情下,全球每月使用一次性口罩逾1290億片。若以單片口罩4公克計算,相當於每月製造出51.6萬公噸巨量塑膠垃圾。
聯合國環境署警告,廢棄口罩不只破壞環境,還可能造成旅遊業、漁業高達400億美元經濟損失。
臺灣問題同樣嚴峻。臉書社團「拍攝調查全國亂丟口罩有多驚人!」邀集500多位志工掃街、記錄。結果發現,光在臺北、新北、基隆,每月就有上千片口罩被隨意丟棄。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若以臺灣民衆領取實名制口罩數量估算,光2~10月已使用近29億片口罩,相當於製造1.16萬噸塑膠垃圾。
在防疫優先前提下,廢棄口罩問題有解嗎?用過的口罩能回收?
依環保署規範,目前民衆使用後的口罩爲一般垃圾,只能進焚化爐焚燒。但,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經理許祥瑞指出,其實單就技術來說,口罩回收並非遙不可及。
一般來說,口罩材質分爲罩身的PP(聚丙烯)、鼻線的金屬、耳帶的尼龍和彈性紗。許祥瑞分析,PP是可回收的熱塑性塑膠,要再製成原料並不難。而且,回收熔融溫度高達攝氏200度,足以滅菌。
但對產業界來說,除了有技術,還得考量成本與市場。不織布公會理事長陳世中坦言,若PP原物料便宜,業者多半不會考慮成本較高的回收料。
此外,許祥瑞補充,若要回收口罩罩身的PP,必須先人工拆除鼻線及耳帶,並不符合效益。尤其在疫情之下,還得考量感染風險。
就算真能克服上述因素,目前臺灣也無口罩回收體系。張凱婷指出,要將口罩確實集中、再處理的成本相當高,若無一定經濟規模,難以創造效益。
然而,這不代表口罩困境就此無解。政府、產業與民衆,其實都可以出一份力。
今年7月,全球共130位公共衛生專家連署呼籲,民衆平時短暫外出、出入開放空間,可配戴重複使用的布口罩,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也將醫用口罩留給醫事人員。
源頭減廢、材質改良能解?
張凱婷認爲,配戴布口罩搭配良好清潔習慣,已可達基本防護。比起回收,減量纔是治本之道。
環保署則針對棄置口罩亂象訂定罰則,疫情間亂丟口罩,將加重罰鍰3600元至6000元不等。另外,也在醫院、交通樞紐等人潮密集處,增設廢棄口罩回收桶。
針對口罩複合材質的回收困境,遠東新世紀短纖事業部經理張瑋玲分享,遠東新正研發特殊回收料取代金屬鼻線,盼讓口罩材質單一化、降低迴收難度。
另外,也有業者從材料端下手,希望用紙質取代內層70%塑料,並將外層改用可生物分解的玉米纖維、搭配撥水劑。當口罩被丟棄、落入環境中,也較容易自然分解。不過陳世中坦言,新材質黏合是個難題,正積極研發解決。
不少紡織廠則發揮機能布優勢,將撥水、透氣、抗菌等機能加入布口罩,盼部分取代醫用口罩,兼顧環保、也搶攻防疫商機。
儒鴻副理林佳虹分享,團隊早在3月就察覺全球醫用口罩嚴重稀缺,且戴久易悶熱、發臭,便投入布口罩研發。除設計撥水外層防飛沫等液體滲入;同時在內層加入抑菌、抗臭的銀纖維,再結合膠原蛋白,讓口罩內層舒適、親膚又涼感。爲驗證口罩透氣度,儒鴻員工還親自戴口罩跑馬拉松實驗、持續改良。
另外,興採則開發可水洗機能口罩套。外層超撥水,內層則以咖啡紗控制異味、搭配抑菌劑,可延長醫用口罩使用次數,實踐環保。
不過,陳世中提醒,一般布口罩並無醫材認證,出入醫療院所時,仍得靠醫用口罩中間的熔噴層,才能過濾病毒。
「疫情下,大家都想保護自己和家人,但也必須維護環境健康。」張凱婷說。在疫情結束前,民衆除了戴口罩防疫,守護疫後地球的責任也不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