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移民加拿大生活不易 常要爲生計犯愁

老將徐光宏還是加拿大的頭號乒乓球選手

本站教育訊 據加拿大家園網的報道,中國體育水平於80後參加奧運會得以大幅提高,產生了一批「海外兵團」,多位中國運動員憑着優秀的比賽成績成功移民外國,成爲國家成員甚至教練,並在競技場上與中國一較高低。從「鐵榔頭郎平率領美國女排與中國隊的中美大戰,到倫奧美國女子體操全能冠軍道格拉斯(Gabrielle Douglas)的華裔教練喬良。中國體育在邀請外國教練的同時也在向國際輸出一批優秀的華裔教練。

移民加國生活不易

不過並非成功移民加國的運動員,生活的路都是平坦;曾效力中國國家女子乒乓球隊,早在2000年就已經代表加拿大參加悉尼奧運的徐光宏表示,當初移民加國,並繼續從事乒乓球運動時生活不易,政府給予的撥款也不足,影響了運動員鍛鍊自身體的能力。

徐光宏表示,身爲20多年前第一批移民加拿大並堅持從事乒乓球行業的「老運動員」來說,當初的生活實屬不易。

她回憶說:「我剛移民時,乒乓球運動在加拿大幾乎是一片空白,設施和教練等資源都是嚴重不足,而且乒乓球會也是少之又少,這對於我和我的家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挑戰。」

她還指出,資金不足令運動員的成績難以提高。她說:「對運動員來說,專注訓練是保證成績的首要條件,當一邊練習一邊還要擔心未來的資金來源時,運動員的成績就很難提高了。」

中國羽毛球男雙世界冠軍、現任卑詩省羽毛球教練姚喜明指出,中國運動員移民加國後多從事教練工作。他說:「因爲加拿大的體育協會制度,擔任體育協會教練是對移民運動員來說比較實際的選擇。」

加拿大一直是中國人熱衷於移民的國家,很多乒乓球傑出運動員甚至世界冠軍在退役後都在加拿大定居。例如加拿大有一位乒乓球運動員就是前世界冠軍耿麗娟的兒子,儘管他沒有出線,但他出色的臺內控球技術明顯優於其他對手。

然而,還沒有教練能將這些出色的技術有機地整合到一個人身上,於是加拿大的選手很可能是“特長突出”,但漏洞也比較明顯。同時技術相對落後,主要表現在科學發力戰術素養,單是反手臺內擰這一技術,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年,甚至發展到可以反擊臺內擰了;而在加拿大仍然沒人能夠很好地掌握這項技術。

第二頁:人物徐光宏——乒乓高手移民加拿大

相關新聞>>

奧運賽場上別樣風景:從中國出走的“海外兵團”

徐光宏:中國乒乓球高手在加拿大

最近2次,徐光宏代表加拿大,在和美國競爭進軍奧運會,皆功虧一簣。徐光宏坦率地說,誰都想參加奧運會,可以說這是一個運動員的最高理想。但畢竟已人到中年,不像小年輕的時候那樣精力充沛,現在第一天打完,第二天就有一些恢復不過來的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正是出於這樣一種生理上的客觀原因,有時就會影響到技術效果的發揮。特別是作爲一名削球選手,體力消耗要比其它類型的乒乓球運動員多一倍,因爲既要向對方進攻,同時又要積極救球,攻守兼顧,需要全面的技術,其付出當然就要大。

球定終生

出生併成長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徐光宏,從8歲時起就開始學打乒乓球

徐光宏說她從小屬於那種“好動”的孩子,一開始並沒有完全定位在乒乓球上,各種文藝體育活動其實她都參加,曾經熱衷於跳舞。小學三年級被選入市隊,參與乒乓球的強化訓練,但讀書沒有耽誤。

參加集訓後,徐光宏先練的是直板快攻,後來在教練的指導下,安排他改練削球。

雖然打乒乓球最初不是唯一選向,徐光宏坦言她很快就喜歡上了這門運動,而且每天練得很努力刻苦,在體校裡一直保持着頭兩名的水平。但那時也有感到枯燥的時候,因爲有時需要不斷重複某一個接發球的動作。年輕人往往都愛爭強好勝,輸了球當然心情不高興,有時難免還會爲輸球哭鼻子。

1980年,徐光宏被選入黑龍江省體工隊,著名乒乓球國手焦志敏就出自黑龍江省隊

在省隊期間,徐光宏獲得過黑龍江省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之後,她作爲黑龍江省隊成員之一,在瀋陽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正是在這屆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上,黑龍江獲得全國女子團體冠軍,這也是黑龍江省乒乓球隊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在黑龍江乒乓球隊“服役”的年代,還不像後來獲得名次發給獎金,而是流行一種徵象性的物質獎勵,即頒發毛巾。徐光宏笑稱,她每次拿到名次,省隊就發毛巾,日積月累,家裡就積攢了很多毛巾,各種形狀和顏色,也算是一種時代的特徵。

異國榮獲“全國冠軍”

1990年,徐光宏移民加拿大,同時考慮在一個新的國度,延續乒乓球運動員的生涯。她承認在國內,乒乓球運動員之間的競爭太激烈了,雖然進入國家隊參加國際賽事是每個運動員的志向,但能否實現這個志向卻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通過移民來曲線發展,在當時條件下亦不失爲一種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選項。

正是本着這樣一種構想,徐光宏來到加拿大後,幾乎沒有幹過與乒乓球運動不沾邊的事情,也就是說沒有轉行,對乒乓球運動可以說是“忠貞不渝”。

加拿大乒乓球協會的總部設在渥太華,每個省份有其分會。而在加拿大打乒乓球,設若與國內相比較的話,所付出的個人力量要多一些。

正是因爲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一切從頭開始,徐光宏更加盡心使力,移民後克服種種困難,刻苦訓練保持良好競技狀態,屢屢爲加拿大和卑詩省爭光,2003年4月在短短半個月內,在獲得乒乓球加拿大十二強賽女子單打冠軍之後,又在聖地亞哥結束的北美錦標賽上,再次締造北美16強第一的佳績。

經過系列賽事的成績積累,徐光宏加盟到加拿大國家隊。經過角逐,先後獲得過數屆乒乓球“全國女子單打冠軍”,不過這個“全國”指的是加拿大了。雖然這個冠軍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如中國,但由於華裔運動員移居海外不斷增加,加拿大乒乓球技戰術的水平也跟着水漲船高,即便在加拿大,一屆也比一屆難打。

“海外兵團”孤軍奮戰

其實乒乓球最早起源於歐洲,經日本傳入中國,已是晚近的事情,但也許由於這項運動較適合華人的體形與習性,在中國得以迅速傳播,乃至在世界乒壇形成壟斷之勢。舉目寰宇,到處晃動着華裔乒乓球運動員的身影,甚至形成一個“海外兵團”。海外兵團最初對國內有一定的威脅,原籍中國的運動員數量之多使得漢語幾乎成了世乒賽賽場上的半官方語言。如今的海外兵團充滿了時代的特徵,加入“海外兵團”更多的是延長職業生涯,這一批運動員往往離開大陸打球多年,生活習慣、思維方式都還很中國化。

大陸出來的專業選手在海外打球,這些人大多訓練基礎好、技術底子厚,外人往往誤以爲他們在移居地打球很容易出好成績。徐光宏說,其實她移民到加拿大後逐漸明白,“海外兵團”孤軍奮戰困難重重,有許多以前從未遇過的阻礙。

不過加盟加拿大乒乓球隊之後,徐光宏反倒比國內有了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尤其是世界錦標賽幾乎沒有遺漏。

1995年,第4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天津行,徐光宏代表加拿大隊參加,這也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有機會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也是她移居海外後第一次回到中國參加乒乓球大型賽事。事隔多年徐光宏追憶說,以前在國內這片土地上,都是以本國運動員的身份參加比賽,如今作爲加拿大隊員參加比賽,當時的心情比較複雜,一方面爲能重回中國打乒乓球感到高興,另一方面換了一種身份,心裡當時總覺得有點怪怪的。當時代表加拿大隊出征世界錦標賽的還有耿麗娟,這是一位曾經得過女子單打世界冠軍的前國手。也正是在這屆世界錦標賽上,加拿大團體進入甲級隊行列,這也是加拿大乒乓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然而隨着國際賽事的不斷增多,徐光宏那中有點異樣的感覺也漸漸消失,而更以平常心參與國際比賽。

2000年,徐光宏代表加拿大參加了在悉尼舉辦的奧運會。而由於選拔賽受傷,她則與希臘奧運會失之交臂。

對於今後的規劃,徐光宏說可能會更多地從事與教練有關的工作,也有可能參與經營與乒乓球運動訓練有關的業務,而這種業務會是多種形式,不拘一格。

乒乓運動面面觀

徐光宏說,在加拿大,乒乓球屬於陸地項目,水平有限。國家雖然也有撥款,但如果專司打球,還不能做到心無旁騖的專注程度。

在加國,乒乓球俱樂部不如歐洲活躍,但徐光宏還是想在困難的條件下,培養一批加拿大土生的優秀選手。現在徐光宏除了作爲運動員參與賽事之外,還在俱樂部從事乒乓球的教練工作,對乒乓球愛好者給予技術指導。

運動員是“時間敏感”行業,到了一定歲數,要保持出好成績就難上加難。2005年3月在上海蔘加世乒賽時,徐光宏還能見到一些老朋友,但當時她也不免感慨道:“我代表加拿大參加了10年世界大賽,賽場上的熟面孔是越來越少。”徐光宏透露,她的優勢不光是技術,而且體力好、平時保持訓練,打球有耐心,比賽場上很投入,因此往往有特別的臨場發揮。

在國內,小孩子學打乒乓球,有的是當成一條謀生的出路。而在加拿大,平常打乒乓球只是當成一種愛好而已,盡興而爲,沒有一定的硬性要求。有的是受國內的影響,有的在國內有一定的基礎,來加拿大後只是當成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形式。徐光宏坦言,這裡華人移民的子女,學打乒乓球時,也不如國內孩子那麼能吃苦。

就乒乓球的打法來講,徐光宏認爲,快攻與防守相結合應該是最爲流行的趨勢。不過當技術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戰術運用與臨場發揮就顯得十分重要。

對國內乒乓球運動,徐光宏一直非常關注,她認爲中國乒乓球運動現狀在亞洲當屬最佳,如果發揮正常的話,在本屆奧運會上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特別是在團體方面,與其它隊相比有比較明顯的優勢,而若爆冷門,發生在女隊單打的可能性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