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回遷轉變背後:組織因何做出改變?(2)

這是有關雲回遷的兩部分系列中的第 2 部分。 在《向雲回遷的轉變:組織爲何做出改變——第 1 部分》裡,我們深入探討了在考慮回遷時邊緣計算和數據主權的重要性,強調了保持對數據控制的戰略優勢。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Kubernetes日益普及,這是應用部署和管理的下一輪演進。Kubernetes 是一個開源的容器編排平臺,爲組織提供了靈活性與控制的誘人組合,幫助公司更動態地爲每個應用調整規模大小。

儘管容器被宣揚爲完整虛擬機的輕量級替代品,但它們具有強大的功能。從短暫存在的小型應用程序到大規模的有狀態工作負載,容器使組織能夠在一致的環境中封裝應用程序,消除軟件配置衝突,確保在不同平臺上的性能可靠。Kubernetes 作爲強大的開源容器控制器或編排平臺,讓開發人員能夠無縫管理和擴展應用程序。

由於 Kubernetes 是開源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無論您是操作企業級服務器的機架還是零售櫃中的幾個迷你 PC,Kubernetes 都可以無縫適應和運行。這種通用的兼容性、靈活性和易用性使開發人員能夠創建、管理和擴展應用程序,不受傳統上特定硬件或軟件環境所施加的限制。

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在於 Kubernetes 所提供的標準化。開發人員可以編寫應用程序,將它們封裝到容器中,並無休止地複製這些容器,且結果始終一致。這消除了處理可能會覆蓋關鍵數據的相互衝突的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所帶來的頭疼問題。容器能確保一個已知良好應用程序的數字化完美副本,其可以根據需要多次部署且毫無變化。

所有主要的超大規模服務提供商都圍繞 Kubernetes 開發了先進的工具,但 Kubernetes 的核心價值仍然在於其開源基礎以及它不會將組織綁定到單個雲提供商這一事實。Kubernetes 還爲組織提供了在不同環境(包括公共雲、私有云甚至本地服務器)之間移動配置的能力,這纔是真正的變革因素。這使企業能夠避免被任何單個雲服務提供商鎖定,爲每個工作負載提供選擇最具成本效益和高效解決方案的自由。

在 Kubernetes 出現之前,在不同環境之間移動應用程序和工作負載既繁瑣又耗費成本,並且持續將公共雲資源用於穩定的長期運行的應用程序並非具有成本效益之舉。現在,組織可以評估其計算需求,並通過將工作負載轉移到最合適的渠道來優化成本,平衡成本和性能。具有可預測使用模式的穩定應用程序能夠從私有云的成本節省中獲益,避免與按需公共雲資源相關的高額成本。

然而,並非所有應用程序都適合私有云。具有零星且高計算需求的應用程序,例如在大型數據集上運行一次性機器學習算法,非常適合公共雲,因爲它們能讓企業在短期內利用強大的計算能力,且無需作出長期承諾。相反,需要持續運行和低延遲的應用程序,例如事件管理系統或實時金融應用程序,更適合私有云。

這麼來想一想:公共雲在爲不使用時能夠關閉的應用程序提供資源方面表現出衆,在空閒期間節省成本。但對於必須全天候運行的應用程序,私有云提供了更可預測的定價和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此外,私有云爲數據傳輸和連接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更低的成本,使其在不同位置之間移動大量數據時更具成本效益。

多雲模式將繼續存在,這是由對靈活性、成本優化和性能的需求所驅動的。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當下的需求和外部壓力,許多組織匆忙轉向公共雲。但很明顯,依賴單一供應商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長期戰略。成本方面的擔憂、延遲問題以及無法自由移動工作負載的情況,都凸顯了一刀切做法的侷限性。

通過對工作負載進行仔細評估,併發揮公共雲和私有云的優勢,企業可以實現最佳性能、最低成本,並最終促成更優的業務成果。未來取決於這種混合的多雲模式,在其中,正確的策略能夠帶來天壤之別。

我們已經重點展示了最佳的雲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