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組農業國家隊 藍諷臺農發2.0
行政院長蘇貞昌喊出要組農業國家隊,但過去蔡政府就成立臺農發、臺農投等「國家隊」,這回鳳梨風波就遭質疑完全沒發揮功能。圖爲2016年臺農發風光成立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鳳梨,行政院長蘇貞昌喊出要組農業國家隊,但過去蔡政府就成立臺農發、臺農投等「國家隊」,卻沒發揮功能。國民黨主席江啓臣昨質疑,民進黨政府早在4年前就成立臺農發,「怎麼到今天還在講臺灣農產國家隊?」要求政府要給大家一個明確答案。
臺農發是農委會輔導成立,並由臺肥邀集相關公司組成,實爲農委會的「孫公司」,現任董事長洪忠修是主委陳吉仲嫡系子弟兵。2017年即選定鳳梨釋迦、鳳梨、香蕉等3項水果發展國際行銷,此次鳳梨事件不見臺農發角色,有出口商表示,臺農發是純貿易公司,但裡面的人卻完全沒有做生意能力,「是陳吉仲底下失敗的國家隊。」
成立4年 促銷鳳梨無功效
江啓臣說,當初成立臺農發說要推動「新南向政策」、開發其他市場,希望分散風險,「民進黨應該向人民報告過去幾年的成績,發展新南向的市場在哪?分散風險的市場在哪?」針對這些疑慮,他會請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幫農民問個清清楚楚。
江啓臣表示,農民期待的就是種的水果能賣出去,也不管賣到什麼地方,重要的是不要滯銷,水果有地方賣、能賺到錢,才最實際,國民黨不希望兩岸問題摻雜任何不需要的政治因素。
藍委曾銘宗就指出,前臺農發董事長陳鬱然離開臺農發時,傳言是「政治太多、產業太少」,讓陳鬱然做到心灰意冷;臺農發就是農業國家隊,民進黨搞了5年也沒搞好,蘇貞昌喊要建農業國家隊之前,不如先說明之前爲何做不起來?
曾銘宗並質疑,當初成立臺農發也是把「國家隊」喊的言之鑿鑿,現在又要成立一個,難道是「臺農發2.0」?又或者是,行政院只是在節骨眼出來喊一喊,等新聞熱點過了後再繼續擺爛?
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也說,政府2016年成立的臺農發、2018年成立的臺農投、2019年成立臺灣農產品外銷平臺,在緊急促銷鳳梨之際,卻沒發揮功能,臺農發和臺農投兩家公司負責人應出面說明過去分散出口的努力成果爲何?如果要等鳳梨出口受挫,再動員民衆緊急採購,兩公司是否有存在必要,值得商榷。
銷日遞減 蔡更依賴大陸
他拿出農委會資料指出,鳳梨無法銷大陸,政府認爲可轉進日本,但蔡政府5年來,鳳梨對日出口占總金額比重連年下降,2016年3.98%,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2.12%,將近折半。2020年雖微升爲5.44%,但農委會解釋是上半年大陸疫情很嚴重,日本疫情尚未爆發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