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政府無能的活教材
中時社論
鳳梨因被驗出「介殼蟲」而遭陸方禁止進口,引發各界關切,也激起國人購買的熱情,甚至還造成鳳梨價格上漲,一時之間「失政」彷彿變成「德政」。但問題並沒有解決,人的胃納是固定的,購買鳳梨,自然會減少其他水果的消費,造成其他水果價格下滑。政府呼籲全民救鳳梨,卻要其他果農付出代價,應該是始料未及的。況且,若鳳梨出口問題無法解決,難道明年此刻,又要大家一起大吃鳳梨嗎?
鳳梨事件後,蘇院長赴高雄視察並表示,在蔡總統指示下,將成立「農產品國家隊」,不讓鳳梨價格比前幾年差。這讓大家想起農委會2016年輔導成立的「臺農發」(臺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當年就以「農產品出口國家隊」爲號召,如今成立超過4年,到底爲臺灣農產品出口做出了什麼貢獻?依照農委會的說明,「臺農發」2020年外銷農品總量1010公噸,佔臺灣農作物出口132萬公噸0.08%;以這種績效,想要達成農委會當年爲它設定的「農產品進出口」、「技術輸出」及「海外投資與資材外銷」等核心任務,真的是天方夜譚。
最令人擔心的是,該公司成立後每年虧損數千萬元,至去年第3季已累積虧損1.3億元,耗掉2.4億元資本額的半數。原來從紐西蘭延攬回國,據說是創造奇異果Zespri行銷奇蹟的董事長陳鬱然,在去年中離職後換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學生洪忠修,而洪董的妻子是陳主委辦公室秘書,顯然是「近親繁殖」關係。暫不管這些人事關係,擺在眼前的是,該公司績效不彰,連生存都已發生困難。
臺農發是個「怪胎」,說是要落實蔡總統競選政見,卻未提供足夠的資源,硬要它「小兵玩大刀」。政府說它是「百分之百民營」,所以不必到立法院備詢,董事長卻由政府任命,將「擴大新興出口市場」重任交給不需要負盈虧責任的經營團隊,不虧本纔怪。設定資本額10億元,政府控制的臺肥出資8000萬元,兆豐銀行3500萬元,外貿協會、國合會、CAS協會等各投資2000萬元,只湊到實收資本額2.4億元,顯然各界並不看好其前途,這個「國家隊」的規模竟然和中小企業差不多。
農委會爲它的績效打圓場,說它今年將會「損益平衡」,出資單位也爲它開脫,說它屬於創導性投資,政策目標非短期就能做好,「以前臺積電也是一塌糊塗」,乍聽之下似乎有理。然而,「臺農發」行銷的是農產品,不能和工業產品相提並論。
首先,農產品是生鮮品,拓展遠方市場既要低溫又要速度,因而成本大增,競爭力遽減。其次,臺灣屬亞熱帶病蟲害多,各國檢疫標準日益嚴苛,若非大規模種植、統一處理,將動輒得咎;但臺灣都是小農經營,農民栽種、出貨各行其是,不遵照標準作業流程,檢疫容易出包。其三,臺灣已是富裕經濟體,工資高、土地貴、規模小,蔬果生產成本高,加上臺灣未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與主要水果進口國家未簽署FTA,要承擔較高關稅,臺灣水果越來越難和外國競爭。其四,現代化物流和行銷體系耗費成本,臺灣小規模農業難以負擔,更乏力進行品牌國際宣傳。
上述不利條件,在在需要政府協助解決,例如讓小農變大農,需廢除或修正《三七五減租條例》和《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克服關稅負擔過重問題,需加入區域經合組織並簽署自貿協定。這都不是臺農發或其他公司所能代勞,甚至農委會都辦不到,但蔡政府能迴避嗎?
政府和企業各有角色,政府的角色是提出政策協助企業發展,企業的角色是追求最高績效創造最大利益。政府組成企業親自下海,風險非常大,若是農業,風險就會更高,這正是農產品行銷利潤遠高於生產利潤的原因。政府想協助外銷當然是好事,但應該以創造良好產銷環境與競爭條件爲主,硬要插手做企業之事,就是撈過界,而且要承擔更高的風險。更大的問題是,政府插手企業,不爲解決問題,只爲安插人事。試問,像鳳梨風波出現時,「臺農發」能解決嗎?
出包後,農委會不思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整天只想靠1450做內宣。若不趕快收手,「臺農發」不僅會成爲「政府失靈」的活教材,也會成爲蔡政府無能的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