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重構全球貿易體系 中國力主RCEP的戰略陽謀
對勝選的拜登而言,RCEP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證明他主張的多邊主義是正確的,讓他未來想要擺脫川普的單邊主義束縛時,更具有正當性;壞消息是,待拜登正式上任後已錯失與中共競爭區域經濟影響力的先機。
11月15日在越南河內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由東協十國發起,最初邀請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及印度等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在印度中途退出後,此協定的15個成員國仍擁有36億人口,佔全世界總人口78億的近一半;經濟總量約27兆美元,佔全球GDP的三分之一,貿易額也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亞太15國日前在東南亞國協峰會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圖/路透社)
RCEP的簽署不但使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上了一個臺階,也牽動區域內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更影響到整個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從區域經濟整合的角度看,簽署RCEP的目的,是透過削減關稅及非關係壁壘,建立經濟一體化的統一市場,它的意義誠如《金融時報》社評所說,是在整個世界對開放經濟關係產生懷疑的時代,提醒世人:「自由貿易是實現更大繁榮的最佳途徑」。
在美國大選過後,新舊政權交接的過渡時期,強調自由貿易具有重大意義。美國非RCEP成員,川普搞單邊主義,任內不但退出歐巴馬時期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還利用關稅作爲工具,對中共發動貿易戰,波及到美國盟友。有大陸學者認爲,RCEP可以幫助中共突破美國對它的經濟封鎖。
如果美國決定與中國大陸「脫鉤」,或對中共封鎖核心產品,則中共可自RCEP成員國購買遭封鎖之供應鏈產品,使中斷之製造供應鍵重新連接;另一方面,RCEP也可幫助中共解決出口受限問題,例如,一般商品可移至會員國內生產,出口商亦可換爲當地企業。
對勝選的拜登而言,RCEP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證明他主張的多邊主義是正確的,讓他未來想要擺脫川普的單邊主義束縛時,更具有正當性;壞消息是,待拜登正式上任後已錯失與中共競爭區域經濟影響力的先機。
▲RCEP的簽署,雖證明拜登主張多邊主義的正確性,但待他正式上任後,依舊將面對錯失與中國競逐區域經濟影響力的先機。(圖/路透)
中國市場對全球依舊有高度吸引力
拜登了解事態的嚴重性,他在RCEP簽署後對外表示,美國佔全球貿易量的25%,需要聯合其他民主國家所佔的另外25%,才能制定全球貿易新規則,否則中國就會決定這場遊戲的結果,因爲「他們將是唯一的玩家」。 有專家認爲,拜登可以選擇的因應對策有三:一是重新啓動TPP;二是加入現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三是申請加入RCEP。
目前看來第二種可能性最大,然而就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缺少中國的聯盟,不僅亞洲國家,一些歐洲國家也希望與中國做生意。
RCEP成員國包含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所有盟國,中共則藉此加速與日本及南韓兩國的經濟整合步伐。中日韓之間雖存在領土和歷史問題的爭議,但歐盟的整合經驗顯示,連法德兩國世仇都能得到化解,中日韓爲何沒有改善關係的空間?據外電報導,中共外長王毅將於11月24至25日訪問日本,此行將會晤首相菅義偉,並與外長茂木敏充舉行會談,另將於結束訪日後,於25日飛抵南韓與外長康京和會談。王毅的日韓之行,在時機上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RCEP也在歐洲產生外溢效應。當地多數媒體評論認爲,世界經濟重心將持續向亞洲移動。《歐洲時報》社論指出,RCEP各國已形成一個基本共識:西太平洋國際秩序,應爲區域經濟發展合作作出相應調整,它不應被域外大國主導,更不應淪爲大國實施單邊主義的工具。
歐洲國家長期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其中不少成員是美國盟國,它們在政治及安全上依靠美國,在經貿方面則覬覦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川普政府獨善其身,忽視盟友利益,引起歐洲各國普遍反感;但中共的專治體制,以及處理港臺及南海問題的方式,也讓歐洲國家感到不滿,這就讓歐洲在面對中美對抗時左右爲難。
▲RCEP簽署將有助於中國實踐其「一帶一路」倡議。(圖/攝影師陳耀恩授權ETtoday新聞雲使用)
RCEP力助「一帶一路」重建全球貿易體系
拜登重視人權和多邊主義外交,應是美歐改善關係的契機,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受訪時表示,即便與美國新政府的交往會創造較友善的關係,歐洲仍須在國防上獨立自主。馬克宏強調:「唯有我們認真看待自己的立場、在防衛方面有自己的主導權,美國纔會尊敬我們是盟友。」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亦應是持相同立場。RCEP將使歐盟成員調整其對外政策的立場,採取更爲獨立自主的路線。
RCEP亦有助於中共重新構建全球貿易體系,實現其「一帶一路」倡議。RCEP成員國基本上與中共的「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具有高度重疊性。RCEP簽署前,中共總理李克強曾在東協峰會期間表示,中共願「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東盟國家加強發展戰略銜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總之,透過RCEP的多邊外交平臺,中共可爭取制定貿易規則的主動權。
對中共而言,RCEP的戰略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中國大陸的戰略學者常形容,後冷戰時期的國際戰略格局是「一超多強」。「一超」指的是美國,「多強」則指中共、俄羅斯、日本和歐盟等。中共雖聲稱不作霸權,但「一山不容二虎」,「中國崛起」必將威脅到美國當今世上的唯一超強地位。因此,因應美國的圍堵戰略,中共將採取「聯左、拉中、打右」的策略。
「聯左」是拉攏俄羅斯。中俄於2019年6月宣佈建立「新時期的戰略伙伴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丁於10月22日指出,他不排除中俄軍事結盟的可能性。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隨後迴應,「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拉中」是促使日本及歐盟在中美戰略競爭中,能夠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場。至於「打右」,則是中共準備與美國打一場長期「沒有硝煙的戰爭」。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原標題爲〈RCEP政經連環套:看中美外交角力〉。
熱門點閱》
► 單驥/想再下一城加入CPTPP的中國
► 趙春山/川普不必擔心臺美關係 在他卸任後受到傷害
► 陳一新/美官員陸續訪臺 爲高層來訪鋪路?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