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標準藍綠白 兩岸關係契機何在?
▲兩岸關係隨着臺灣政黨輪替出現不同的親疏距離,如何取得良好交流共啓光明前景,一直是兩岸執政者的重要課題。(圖/Pixabay/合成圖)
文/劉性仁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自上任至今,在兩岸政策的主張上與前總統馬英九相去不遠,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將「一中各表」列入國民黨政策主張中。近來,無論國共論壇或海峽論壇吳敦義主席是否親自前往,又其個人的意願爲何與蔡政府是否放行?在在都引發熱議。
吳敦義主席表示,他希望能先與大陸方面對論壇議程與議題取得共識,最好先有初步結論,且能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基本效益、能協助政府打開僵局,這樣纔有利中華民國與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等這些大前提都肯定後,他纔會安排行程,如果去卻空手而回何必跑這一趟。
大陸當局對於吳敦義的兩岸政策一直抱持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標準及要求也都比馬英九過去要來的高,相較於前主席洪秀柱,信任基礎稍嫌薄弱。或許令外界不解的是,爲何同爲國民黨,對其標準卻不一致,除了情勢不同、環境變遷等理由,更深層思考的是大陸當局或許對臺灣藍綠,以及白色力量的標準及要求並不一致,期待值也不同。儘管臺灣藍綠大多在兩岸關係中都是利益務實派,但大陸的標準顯然也不相同,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與研究。
或許大陸當局對藍營的要求,已不能再僅是利益派與務實派的標準看待,而必須進化成理念派。所謂的理念派,即非在利益驅使下,能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情況;而理念派也並非是投降,而是有整體中華民族的框架及基本前提,認同「兩岸一家親」,對於反臺獨是堅持的,能夠在思想與行動上成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未來朝向自由、民主、均富的「一箇中國」邁進;而務實派則是在現狀下,維持「一中各表」的現況,再視情況未來統一或維持現狀。顯然,大陸當局對於吳敦義主席的要求是高的,期許是深切的,因此在許多過程中,產生些許讓他覺得不公平對待。
▲國民黨自吳敦義(上排左三)任主席至今,雖兩岸政策與前主席馬英九(上排左二)相去不遠,但北京當局對其要求標準卻比過去要來的高。(圖/記者李毓康攝)
相對來說,大陸當局對綠營的要求其實沒有那麼高,既不奢望成爲兩岸未來統一的理念派,只需維持現狀務實派及利益派,只要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就可以達標。因此蔡政府只要稍稍往中間靠攏,大陸當局立刻就會感受到並善意以對,只可惜綠營牢不可破的意識形態,與對中華民族的整體疏離感,使綠營在條件寬厚的情況下也沒有把握創造兩岸機會。至於大陸當局對於白色力量的標準,同樣也沒有那麼高,只要務實的承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積極推展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大陸當局自然會伸開雙手歡迎。比起綠營,其實標準也差不多。
其實,大陸的區別對待並不意外,利益派與理念派永遠在兩岸關係研究及政策交流過程中擺盪着。蔡政府及民進黨其實有很好的機會,如同2000年陳水扁執政時只要「四不一沒有」,大陸當局就會以較寬鬆的標準對待。反過來說,兩岸關係到底是不是國民黨的強項與優勢?其實可以討論。吳敦義主席面對較高的標準與期待,與信任感不足的情況下該如何突破?恐怕需要更多、更好的溝通,且具有更高的智慧與冷靜理性的思考。對大陸當局來說,最好兩岸都是理念派,不會因爲讓利及惠臺措施的有無,而影響兩岸關係發展;其次利益務實派也可以,起碼有感覺;最怕就是非理念派也非務實派,那麼就無法開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總之,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吳敦義主席必須要自我超越,帶領國民黨繼續保持兩岸優勢與強項,雖然面對大陸標準較高、期待值也較大,但只要真心誠意,相信一定讓國共論壇重新發光發亮,替臺灣民衆搭建更好、更健全正常的平臺。同樣也期許民進黨應當體認大陸對其標準和要求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高,有時思考轉轉彎,或許光明就在轉角處。
●作者劉性仁,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國政基金會特約研究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