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車”上“聰明路” 車、路、雲如何一體化?
人民網人汽部落工作室
從北京大興機場去亦莊,預約好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自動接駁服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地鐵可乘坐自動駕駛小巴,一覽城市美景;夜深後,無人駕駛環衛車在不知疲倦地清掃……“絲滑”的智駕體驗背後,除了有聰明的車、智慧的路,還有強大的“雲”。車路雲一體化,能爲人們提供運行監管、協同駕駛、交通優化等服務,使駕駛更安全、高效。
智能網聯汽車是人工智能、信息通訊、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汽車領域應用的關鍵載體,也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
近年來,在各項利好加持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快速提升。2023年,乘用車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達到47.3%,2024年1至5月,這一滲透率則突破50%。同時,相關基礎設施也在持續推進,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4年5月底,全國共開放測試示範道路3.2萬多公里,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測單元部署超過8700套,多地開展雲控技術平臺建設。
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通知》,圍繞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開展規模化示範應用等9個方面,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佈,我國首批確定由9個汽車生產企業和9個使用主體組成的聯合體,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展開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試點產品涵蓋乘用車、客車以及貨車三大類。
事實上,從單車智能到“車路雲一體化”,汽車智能化不僅僅是簡單的迭代,還有彼此的交互與助力。
“單車智能和‘車路雲一體化’不是兩條獨立的技術路線,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單車智能是‘車路雲一體化’的基礎,‘車路雲一體化’能夠爲車輛提供賦能。”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認爲,一方面,單車智能通過發揮“車路雲一體化”所具備的雙數據感知、複雜場景的協同決策、羣體智能等優勢,將未知場景轉化爲已知場景,降低不安全場景的安全風險,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汽車駕駛性能和自動駕駛安全性;另一方面,“車路雲一體化”系統提供數據規模和數據類型,通過獲取路側場景數據,對車端數據形成有力的補充,促進數據開發與運營,開發出更高質量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模型。
“單車智能和車路雲一體化完全不矛盾,屬於一個技術發展的過程。單車智能是‘車路雲一體化’的基礎,而‘車路雲一體化’是單車智能的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認爲,單車智能感知能力受到約束,希望有更廣闊的視角能夠獲得更好的感知,擴展感知的能力,“車路雲一體化”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避免單車智能的立體特徵造成交通事故和擁堵。
當前,全球正處於數字化和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時代,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發展方式。作爲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網聯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智能體的一部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連接點和數據匯集點。
“‘車路雲一體化’符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李克強院士表示,“車路雲一體化”並不是我國獨有的理念,在此基礎上,要維持技術落地、堅定發展信心,梳理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形成高質量方案系統推進,堅持既有推進路徑,做到架構正確、標準統一,成爲解決當前問題的重要途徑。(記者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