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談判進入尾聲,中國不會獅子大張口,俄羅斯也要展現誠意

隨着中俄兩國之間關於能源領域的談判穩步推進,已經走到了最後的關鍵階段。據外媒報道,來自俄羅斯的高級官員公開表示,中國方面在關鍵問題上,不會輕易做出讓步,而對於當前俄羅斯所面臨的局面,俄羅斯主動採取靈活的策略,或許能爲雙方打開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

俄羅斯聯邦能源部副部長莫恰爾尼科夫近日對外透露,中俄兩國圍繞着“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的磋商工作,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關鍵階段。一旦雙方在價格問題上達成共識,便可以簽署正式的管道建設協議,從而實現這一重要能源項目的順利落地。然而,這一關鍵性的步驟似乎還剩下最後的臨門一腳。

莫恰爾尼科夫在此次採訪中所提到的價格問題,並非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涉及到現有的定價機制,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價格調整計算公式等,衆多複雜且細緻入微的問題。這些細節問題無疑將成爲相關協議,最終簽署過程中的主要障礙之一。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即便是現在雙方簽署了協議,中國方面仍然需要等待這條管道建設完畢之後,才能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資源。業內人士甚至預測,“西伯利亞力量-2號”正式投入運營的時間,可能要推遲至2033年左右。

然而,根據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照付不議”等基本原則,在簽署正式協議之後,俄羅斯方面即可從中國獲得一筆預購款項。早在2014年,中俄兩國就曾簽訂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建設協議,隨後中國方面向俄羅斯支付了高達250億美元的預付款項。

對於俄羅斯政府以及其能源產業而言,這份即將簽約生效,且能在短期內獲取的預付款,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尤其是在當前俄烏衝突持續升級的大環境之下,俄羅斯正承受着巨大的財政壓力。然而,隨着中國方面支付這筆預付款,俄羅斯政府便有機會藉助稅收等多種途徑,獲取到一筆相當可觀的財政收入,從而有效地解決一系列關鍵性的經濟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俄羅斯政府對能源企業徵收更高比例的資源開採稅,及企業所得稅,再加上西方國家實施的制裁措施,使得出口貿易變得愈發困難,許多俄羅斯能源企業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其中,負責“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俄氣”),更是由於能源出口這一核心業務遭受重創,難以維繫正常運轉,只能依賴於其他投資項目的收益,以保持公司財務狀況的平衡。因此,俄氣目前亟需一筆資金,以緩解其所面臨的經營壓力。

俄羅斯如今已基本失去了歐洲能源市場份額,急需將能源出口方向轉向亞洲。實際上,“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將取代原有的俄歐間天然氣輸送管道——“北溪”管道,成爲俄羅斯最爲關鍵的能源輸出項目。然而,這類長期的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絕非“一次性交易”,具體的天然氣供應價格,將依據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情況,進行適時調整。

關於管道天然氣價格的調整,通常採用特定的計算公式。該公式主要基於一段時期內,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的平均水平,結合雙方在協議中預先設定的加權係數,進行綜合計算,進而得出最終的價格。

因此,在整個項目運營過程中,雙方事先商定的加權係數與價格調整週期,將直接決定具體的供應價格。考慮到“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涉及長達數十年,每年交易額高達數百甚至上千億美元,計算公式中的細微數值差異,在未來很可能引發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交易額差距。中俄雙方都希望能夠爭取到對己方更爲有利的條款,以保障各自的長遠利益。

這也意味着,價格問題成爲了雙方達成協議的最後一道難關。針對此,中俄雙方其實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然而,俄羅斯政府頻繁發佈有關該項目的信息,而中國方面則相對較爲低調,這仍然表明,俄羅斯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更爲迫切,而作爲買方的中國,似乎並不急於敲定協議。

因此,在這場圍繞價格展開的談判中,中國實際上佔據了優勢地位。中國不會藉機漫天要價,提出俄羅斯絕對無法接受的條件,但也決不能犧牲自身利益,向俄羅斯做出過多妥協。唯有俄羅斯方面展現出足夠的誠意,不再追求過高的利潤回報,雙方纔有望在短期內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理條件,爲這場重大談判劃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