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搶頭香擬買500噸碳權 喊話政府「這煤炭」需免碳費
碳權交易所22日掛牌啓動碳權交易,中鋼搶頭香將買500噸,明年如果有國內碳權商品丟出來,也會有興趣購買。(資料照)
碳權交易所本週五(22)掛牌啓動碳權交易,首批上架國外碳權雖暫不能做增量抵換,也不能減免碳費,但中鋼仍將搶頭香成爲第一家購買國外碳權的國內公司,預計買下500噸。等明年國內碳權商品也上架時,基於可以抵減,中鋼會有意願,到時視實際需求評估買進。
面對2025年碳費開徵,中鋼粗估一年要繳多達10億臺幣,因此未來會以自有碳權(先期+抵換)、購買碳權商品做搭配,加上積極改善製程減碳,多管道來降低繳費衝擊。
中鋼一年排碳2000多萬噸,是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王錫欽表示,鋼鐵生產製程要0排碳,這實務上有困難,從「碳中和」着手是比較可行作法,因此公司設定由「碳權抵換」來達成減碳目標。
但中鋼總經理王錫欽也對政府喊話,公司採用冶金煤(煤炭)作爲鍊鋼製程中還原劑,此佔公司鍊鋼排碳85%,這個目前還沒有出現替代原料,政府若無豁免,將對鋼鐵業造成嚴重衝擊。
他說目前國際上有收碳費或碳稅的33個國家,有32個給予冶金煤豁免,僅有一個南非收取,但也給到9成免費。「希望政府能接軌國際,給予免碳費或大幅減免」。
而即使只課剩下15%碳排,王錫欽說,假設一噸課320元,中鋼一年就要繳10億元,可說「相當龐大」。他再次強調中鋼不怕競爭,是怕不公平競爭。
對於要當碳交所第一家購買碳權國內公司,王錫欽解釋,公司推動「低碳轉型」、「數位轉型」及「供應鏈轉型」三大轉型,所以碳交所首批國外碳權商品,對中鋼非常有意義,設定先買500噸。後續會再根據需求量與預算,決定是否擴大。
另外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已明定企業可將國內碳權用於抵減排放源,減少被徵收碳費,他強調,未來如果國內碳權商品也上架平臺,同樣會評估買進。
中鋼握有《溫減法》上路前後的「先期專案」以及「抵換專案」碳權,前者有400多萬噸,後者有2萬多噸。王錫欽指出,碳權也有品質不同商品,能達到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最好,不否認先期專案的認定比較寬鬆,品質較差,因此中鋼先前推出的碳中和鋼材,就是採用先期與抵換8:2比例去中和,已有搭配品質較好的抵換專案碳權。
面對2025年碳費開徵,除了自有碳權、購買別人碳權商品,中鋼強調,也會戮力執行碳中和路徑中所規劃的減碳工作,例如「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與「增加再生能源使用」,包括製程改善、製程精簡、廢熱回收、汽電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