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今後10年至15年將開展千餘項研究
新華社上海1月13日電作爲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將在今後10年至15年的運營中開展千餘項研究。13日在滬召開的中國空間站空間應用系統科學與應用進展情況介紹會上,專家詳細介紹了中國空間站未來開展的重點科學與應用研究。 中國空間站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近地空間研究設施。據空間應用系統總體單位、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應用發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紹,在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將持續深化基礎生物學、生物技術及轉化、生命生態、生命起源研究,重點部署哺乳動物太空孕育、密閉生命生態等方向,進一步揭示和認識空間環境對生命各層次的影響機制和響應變化規律,並在先進生物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在微重力物理科學領域,中國空間站將持續開展金屬和合金微觀組織及宏觀性能調控機理研究,掌握空間晶體成核機制及生長規律,指導地面材料製備。加強多相流體流動與傳熱應用研究,探索非平衡系統的科學本質與規律,促進智能製造、特殊功能流體等前沿技術發展。揭示微重力點火、火焰傳播和熄滅的本質規律,促進高效低碳燃燒、動力系統性能提升等關鍵問題解決,爲先進動力和高效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支撐。 在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領域,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有望在暗能量本質和暗物質性質等宇宙學基本問題、星系與活動星系核、銀河系與近鄰星系等方向取得國際重大成果。高能宇宙輻射探測(HERD)、伽馬射線偏振儀II(POLAR-2)圍繞暗物質搜尋、宇宙線起源、極端天體演化等重要科學前沿問題有望取得突破。 在空間新技術與應用領域,中國空間站將重點面向近地空間、地月空間、未來載人深空探測與在軌服務等國家戰略需求,持續開展前瞻性空間應用項目、關鍵技術驗證試驗項目。在空間信息及精密測量新技術、在軌制造與建造技術、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技術等方面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進一步提升空間站的拓展應用能力,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