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阿聯酋啓動合作灌裝中國疫苗生產線項目,美媒酸了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密集出訪中東六國,又傳來好消息——中國阿聯酋兩國企業合作推出全新的新冠疫苗工廠,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新冠疫苗。

當地時間3月29日,這家合資公司發表了一份聲明透露,疫苗工廠擁有3條灌裝線和5條自動包裝線,疫苗年生產量將達到2億劑。

路透社稱,此舉將有助於阿聯酋經濟石油生產轉爲多樣化發展,同時也是中國在海灣地區的一大“外交拓展”。

美媒彭博社也酸溜溜地表示,中阿的“疫苗生產協議”將進一步鞏固兩國關係,同時加深中國在中東、海灣地區的影響力,而這一區域原本是屬於“美國勢力範圍”。

路透社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3月2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阿布扎比同阿聯酋外長阿卜杜拉舉行會談,並共同出席中阿兩國合作灌裝中國疫苗生產線項目的“雲啓動儀式

中阿兩國疫苗原液灌裝生產線項目“雲啓動”儀式 圖自外交部網站

據路透社報道,這家位於阿布扎比的全新疫苗工廠是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與阿布扎比科技公司“Group 42”(G42)的合資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新冠疫苗。

這家合資公司當地時間3月29日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工廠正在阿布扎比哈利法工業區(KIZAD)建設,擁有3條灌裝線和5條自動包裝線,疫苗年生產量將達到2億劑。

據報道,該款在阿聯酋生產的新冠疫苗名爲“Hayat-Vax”(Hayat在阿拉伯語中意爲“生命”),但實際上與去年12月在阿聯酋獲批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滅活疫苗相同。

聲明還透露,作爲合資公司的一部分,“Group 42”已與阿聯酋的海灣製藥工業(Gul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PSC)達成協議,在哈伊馬酋長國(Emirate of Ras Al Khaimah)設立“Hayat-Vax”疫苗的臨時生產線,初始產能爲每月200萬劑,但那裡的生產將持續多久,並未有詳細說明。

路透社認爲,這一疫苗生產項目是中國在海灣地區的一項“外交拓展”,同時有助於阿聯酋經濟由石油生產轉爲多樣化發展。報道稱,這家疫苗合資公司還包括一個專門建立的研發中心,將在哈利法工業區進行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疫苗生產等研究。

“我們的合資公司也積極希望將自身努力帶到全球新興市場。”據報道,“Group 42”CEO彭曉說道。此前,“Group 42”表示,它們與中國國藥集團達成了分銷和生產協議,希望向阿聯酋和該地區其他國家提供疫苗。

“Group 42”CEO彭曉還在接受美媒彭博社採訪時說:“我非常確信,目前該地區的(疫苗)需求巨大。我們正與該地區20多個國家洽談,它們對獲取疫苗非常感興趣。”彭博社介紹稱,“Group 42”作爲一家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公司,去年曾幫助中國國藥集團在阿聯酋開展疫苗臨牀試驗

這家美媒還頗爲“酸言酸語”地表示,“疫苗生產協議”將進一步鞏固中阿兩國的的關係。彭博社稱,海灣地區長期以來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阿聯酋將成爲該地區首個建立新冠疫苗生產設施的國家,這將推動該國成爲中東及以外地區的“疫苗供應中心”,同時也將加深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彭博社報道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自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暴發以來,中國和阿聯酋在疫苗領域合作密切。

去年6月23日,阿聯酋阿布扎比衛生局宣佈,由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開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該地開展國際臨牀三期試驗。

去年9月14日,阿聯酋衛生和預防部長奧瓦伊斯(Abdul Rahman Al Owais)宣佈該國已緊急批准使用一批中國國藥集團的新冠疫苗,接種對象是面臨感染風險最大的一線醫務人員。

去年12月9日,中國國藥集團的新冠疫苗在阿聯酋獲批上市。同時,阿聯酋衛生和預防部通過國營的阿聯酋通訊社(WAM)宣佈了試驗結果:該疫苗對於新冠感染有86%的有效率,中和抗體的血清轉換率達99%,並且對於預防中、重症感染的有效率達100%。

此外,作爲國際上最早正式批准中國新冠疫苗投入使用的國家,阿聯酋目前的疫苗接種率在各國中也處於前列。阿聯酋位處中東聯結亞歐的地理位置,這裡正在成爲全球新冠疫苗轉運分發的重要倉儲物流中心。

據央視記者此前探訪得知,在阿布扎比港最新啓用的新冠疫苗倉儲物流中心,那裡的疫苗將覆蓋非洲、中東和西亞的一些國家。據當地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這個倉儲中心中超過50%的疫苗都是來自中國。

央視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3月28日,正在阿聯酋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中阿合作開展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三期國際臨牀試驗,創造了多國籍、大規模臨牀試驗的全球紀錄,推動了中國疫苗的國際認可,也爲全球抗疫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毅說:“今天我們在這裡見證中國疫苗原液灌裝項目的啓動,標誌着中阿兩國抗疫合作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期待這一合作能順利、有效展開,以阿聯酋爲平臺,使中國疫苗惠及更多地區人民,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推薦閱讀:

事關未來25年,中國與伊朗簽署這份協議意味着什麼?

新聞: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當地時間週六在德黑蘭同伊朗外長扎裡夫舉行會談,會談後雙方共同簽署中伊全面合作計劃。你如何解讀中伊兩國的外交新動態

特約評論員 吳蔚:國際輿論對此事高度關注,《紐約時報》的標題是《中國與伊朗達成4000億美元的交易,可能會加深在中東的影響力》。彭博社的標題則有些起鬨的意味《中國與伊朗簽署爲期25年的對美挑戰協議》。半島電視臺則相對中立一些,將這條消息放在“國際貿易”板塊。

這幾家外媒的標題組合在一起,正好揭示了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各有側重,大概會是以下幾個問題:中國將在中東扮演什麼角色?美國將如何解讀這份協議?飽受西方制裁的伊朗是否迎來轉機?答案其實就在王毅與扎裡夫的會談細節裡。

中國與伊朗都是美國動用國內法進行長臂管轄制裁的對象,王毅與扎裡夫共同發出了反對美國非法制裁、反對長臂管轄的聲音。3月24日,王毅在利雅得接受阿拉比亞電視臺專訪時提出了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這充分體現中國在中東一直是一個勸和促談、反對外部勢力干預的積極力量。

2018年5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在隨後的時間裡持續被制裁的伊朗國內經濟蕭條、民生問題突出、社會矛盾激化;伊朗的外部環境同樣惡劣,美軍一度興師扣關。國內國外兩個大局都不樂觀,伊朗實際上處於一個“應激狀態”。

此番王毅到訪,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簽署,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伊朗的燃眉局勢。此外,這份協議的簽署對陷入僵局的伊核協議同樣也有促進作用。美國政權實現更替後,拜登並未就老搭檔奧巴馬當年一手促成的伊核協議展現出足夠大的積極性。

時過境遷,我個人認爲,拜登政府目前正在思考該向伊朗方面提出怎樣的要價,換取美國的重新履約與制裁鬆綁。但隨着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的邊際效用正在遞減,潛臺詞已經昭然若揭:拜登政府,你還想盤算到何時?

直新聞:那麼這份爲期25年的全面合作計劃協議將爲中國與伊朗帶來哪些切實的利益?

特約評論員 吳蔚:目前外交部方面暫時沒有公佈關於這則協議的具體細節,但根據CGTN的報道,這份爲期25年的協議將包含政治、戰略和經濟合作。用王毅的話講就是:挖掘兩國在經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潛力,規劃長遠合作前景。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份協議涉及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供應時採取人民幣結算,而中國將在未來的25年裡投資伊朗的電信業務、基礎設施等數十個領域。在我看來,這是一舉多得的雙贏協議。

它一方面緩解了伊朗因被制裁導致能源貿易陷入停滯,進一步發生金融系統次生災害的嚴峻局面。另一方面,隨着伊朗出口石油使用人民幣結算,伊朗能夠使用這些人民幣向中國大量採購工業產品、民用消費品,用以改善國內的民生。經濟最怕流動性出現問題,而現在伊朗迎來了盤活局面的機會。

對中國而言,這既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但我認爲更爲關鍵的一點是,伊朗會是中國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一個重要支點。從地緣分佈上看,東南亞及南美的石油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極度依賴安全的國際航運條件。伊朗卻與中國同屬一個陸緣關係,中間只隔着一個巴基斯坦。從政治格局上看,中東許多產油國雖然是中國的老夥伴,卻大多也駐有美國軍事力量,這些國家在關鍵時刻的立場是相對不可控的。相比之下,伊朗的地位也就凸顯出來了。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這份協議是覆蓋未來25年的一份長期性協定,它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多少錢、多少能源的力度,更是一個長期而堅定的決心,是中國經營中東友好國家關係的長策。

美國軍方提供的網軍示意圖

直新聞: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已於近期在太平洋地區成立一支特遣部隊,旨在加強與地區盟友合作,針對中國進行信息戰。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吳蔚: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最新軍情。在解讀這條消息之前,我們先要大致弄明白美軍是如何執行特種作戰的,他們的指揮體系是如何分佈的。

1980年4月,爲應對伊朗人質危機,美軍發起了代號“鷹爪”的特種作戰行動。美陸海空三軍、三角洲、遊騎兵特種部隊悉數亮相,中央情報局在幕後鼎力支持,在如此強大陣容的支撐下,這場人質解救行動卻因天氣突變、友軍協調不力、指揮層級不明確等因素以失敗告終。美國上下痛定思痛,凌駕於諸多軍種之上、直屬於國防部的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就此成立,它解決了一個最基本也是最爲關鍵的問題:美軍那麼多支特種部隊,到底聽誰指揮?理順了指揮關係後,美軍在全球範圍內的展開的特種作戰捷報頻傳。

2011年5月擊斃本拉登的“海王星之矛”行動就是由特戰司令部指揮,海軍特種作戰開發羣海豹六隊執行。在那幅著名的奧巴馬與拜登在白宮觀看“刺殺本拉登”直播的新聞照片中,奧巴馬案前專線電話的另一頭就通往特戰司令部。

傳統意義上的戰爭形態講究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是在戰場正面對敵人形成局部兵力優勢。特種作戰則完全是一種以少敵多、以小博大的非對稱戰鬥,講究料敵在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全身而退。因此,戰役戰術規劃、情報信息支持、變數應對策略就顯得非常重要。

具體落到近期這則動態,美軍特戰司令部在太平洋方向成立特遣隊,加強信息戰能力,這傳遞的信號是:美軍正在將特種作戰的重心逐漸從9·11事件以來的“反恐作戰”向與大國進行軍事較量的“特種滲透”上轉移。

特種作戰是爲正面戰場提供策應,是重大軍事行動的力量倍增器。美國特戰司令部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其實再次折射了美國在爲大國博弈進行軍事準備。它本質上是美軍戰略目標與建軍思維轉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