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發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上線運行

風暴潮、海嘯災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災害,一旦發生往往死傷慘重,提前預警就顯得格外重要。圖爲2018年印度大海嘯受到重創。(圖/新華社)

大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佈新聞指出,由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經過歷時2年的試運行,已於5月12日正式投入業務化運行。未來可爲涉外企業、及國際合作組織等提供專業的風暴潮、海嘯預警服務。

《澎湃新聞》報導說,這項由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研發的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具備3方面特點:一是自主化,主要技術均是自主研發;二是低碳化,均支持GPU並行加速技術,相對傳統超級電腦計算方式,完成同等規模計算耗電節省90%,真正實現高效低碳;三是智慧化和高集成度,可實現自動運行、一鍵發佈。

預報中心指出,風暴潮、海嘯災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災害,西北太平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北印度洋沿岸以及大洋洲沿岸均遭受過嚴重的風暴潮災害襲擊,而海嘯災害僅在21世紀以來已導致全球超過25萬人死亡或失蹤。

報導說,中國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大宗商品運輸90%依賴海運,隨着「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相關戰略深入推進,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大,海外投資項目不斷增加,提升全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已刻不容緩。

報導表示,爲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預報中心在海溫、海浪、海流、海面風、海冰、搜救溢油等業務率先實現全球覆蓋的基礎上,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正式投入業務化運行,標誌着中國海洋預報實現了「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

預報中心指出,基於完全自主技術建設的全球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已經具備定量響應全球海嘯的預警能力。該系統通過融合自然資源部自建寬頻地震臺、中國地震局部分沿海地震臺站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共享的實時數據,建立了全球海底強震實時監測和速報系統,海底強震震源基本參數分析確定平均監測延遲小於4分鐘;針對海底強震過程,可以利用海嘯情景數據庫和自主海嘯數值模型對海嘯到時和波幅進行快速預報,可在一分鐘之內完成定量海嘯預警分析,並判斷全球重點城市岸段的海嘯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