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火獨角獸,暴雷了

“平地一聲驚雷起,萬頃風雨加於身。”

作者 | 王思琪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平地一聲驚雷起,萬頃風雨加於身。”

近日,創投圈、AI行業,被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的相關消息刷爆了。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正陷入“仲裁風波”。仲裁發起人是二人上一家公司(循環智能)的投資方。原因是,“未獲得原投資方同意,他們就已啓動融資並創立月之暗面。”

面對“仲裁風波”,有報道稱,楊植麟、張宇韜委託銘德律師事務所展開回應,“我們認爲該事項既缺乏法律依據,也不具備事實基礎,本所將依法提出抗辯。”該律師事務所表示。

爲何月之暗面動靜這麼大?引發創投圈與AI行業的高度關注?在於它們是2024年最火獨角獸。是商界鮮有,成立一年多就獲得“中國最富有資本天團”持續融資的明星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紅書、紅杉中國、三七互娛、高榕創投、真格基金等“頂流”VC/PE、產業資本都投了,這家公司的估值更是瘋魔般暴漲到了33億美元(約238億元人民幣)。

其估值增幅速度堪稱“AI版字節跳動”。由此,它們鬧出了中國創投史上的罕見一幕。

新能源汽車大熱,資金端也沒殺紅眼。

但轉身全球最大風口AI,資金端是真的瘋了。

這種瘋體現在,爲了“爭搶”一家公司,知名投資人們,懶得裝了。“爭搶”的公司,即國內呼聲最高的AI獨角獸,月之暗面。而AI目前也是全球資本最爲青睞的前沿科技賽道。

月之暗面的故事要從2022年全球科技變局說起。當年,美國AI獨角獸OpenAI基於大模型GPT-3.5,發佈了AI聊天工具ChatGPT。該產品剛問世,就被定義爲“新世界的誕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對ChatGPT給予高度評價,“ChatGPT的出現,等同互聯網、電腦誕生。”

在全球科技巨無霸大佬們一頓追捧下,AI借ChatGPT又躍升成全球最大風口。AI之中,大模型熱度第一。國內,也開創了“大模型盛世”,是大廠投入規模最大領域,沒有之一。

國內早期大模型之戰,參與者皆大廠。百度“文心一言”、華爲“盤古”、騰訊“混元”、阿里巴巴“通義千問”、京東“言犀”等。中國產業資本江湖有三大CVC,騰訊、阿里巴巴、京東,這三大CVC不甘寂寞,一邊造大模型,一邊投大模型,間接搞出了“百模大戰”。

“百模大戰”釋放出了增量空間,大廠、資本、院校紛紛參與,締造“大模型盛世”。

根據百度文庫一份報告顯示,大模型細分領域-通用大模型-垂直領域大模型數量近200個,覆蓋超40個賽道,涉及新能源汽車、芯片、智能製造、醫療健康、航空航天、數字產業等。有分析人士曾預測,“大模型將適用於各行各業,會釋放出難以想象的消費級應用市場。”

總之就是一句話,“AI或重構世界。”所以,2023年,AI是吸金行業。AI概念股被爆炒,AI創業公司頻繁融資,就連跟AI關聯度不高的行業也要“AI+”,“押寶AI彷彿能一夜暴富。”

“百模大戰”大戰了一年,行業熬出了5只獨角獸。分別是月之暗面、智譜AI、零一萬物、MiniMax、百川智能。這5家公司成了國內大模型投資風向標,其中最熱的就是月之暗面了,它們的產品Kimi在2024年幾乎“絕殺”了其它友商,二級市場甚至出現了Kimi概念股。

“誰跟Kimi合作,彷彿也能一夜暴富。”

“彷彿能一夜暴富”帶來的快感,環繞着月之暗面與楊植麟。

當然,楊植麟確實很牛。他號稱“90後AI第一人”。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就展現出了過人的AI“天賦”,後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語言技術研究所攻讀博士,在國內對大模型一頭霧水時,他就具備了豐富的大模型經驗,受聘全球大廠,是AI行業難得可貴的年輕人才。

但在OpenAI未推出ChatGPT的2016年,大模型基本無人問津。也沒VC/PE、產業資本專注投這個冷門賽道。回到國內,楊植麟拉着清華校友張宇韜、陳麒聰等人,決定發力AI。

他們成立了一家名叫循環智能的公司,給B端企業客戶提供會話智能解決方案。資本的眼睛有時候總是比鷹尖,得知清華學霸天團創業,不投冷門的VC/PE蠢蠢欲動,它們想賭一個未來。用軟銀創始人孫正義的話說,“萬一夢想要實現了呢,我就是站在頂峰之上的贏家。”

VC/PE不投未來,還叫什麼VC/PE?包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萬物資本、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華山資本在內的“頂流”投資機構,火速入局循環智能,大資本不着急,有耐心,等得起。一等,就是5年,2021年之後,循環智能在AI行業就很少有動靜了。

源自2021年之前,AI遭遇大洗牌,泡沫太大艱難商業化,投資人談AI色變。“AI教父”、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曾表示,“熱點都有周期。”即便不遺餘力的爲AI奔走,他依然認爲,“如果行業內估值不平衡,就會讓創業者在融下一輪時面臨很大問題和挑戰。”

與之對應的是,2021年開始,高估值AI公司很難繼續融資,循環智能不曾例外。眼見未來撲朔迷離,楊植麟與循環智能的投資方傳出了“分歧”,並給創立月之暗面埋下伏筆。

後續故事就跟前面銜接了,AI捲土重來變全球最大風口,楊植麟抓住機遇,切換賽道,攻堅大模型,他在循環智能的經驗,給他二次創業打下地基,這是月之暗面突然起飛的關鍵。VC/PE不是傻子,沒人會給“真·初出茅廬公司”砸下重金,月之暗面減少了試錯成本。

楊植麟二次創業,聲勢浩大,循環智能老股東紅杉中國、真格基金再次押注了新公司。踩到了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何況“90後AI第一人”創業,月之暗面得到了資本空前加持。騰訊、阿里巴巴、美團龍珠、小紅書、三七互娛、高榕創投、Monolith礪思資本等一擁而上。

結果,月之暗面僅用一年多時間,估值就從0暴漲到33億美元。要知道,字節跳動融資到C輪估值才5億美元,月之暗面B輪估值就33億美元了,“AI版字節跳動”名副其實。

“誰不眼紅?”

一家前沿科技創業公司,IPO不IPO的是後話,是餅。

下一輪投資方進來,是實打實的效益。按着當前月之暗面的估值,再有新股東進來,老股東會迎來“潑天的富貴”。可新股東入局的成本極高,錯過字節跳動是遺憾,錯過月之暗面亦是遺憾,唯一希望是,新股東會在更大的估值增長空間內及IPO時獲取資本退出收益。

就像字節跳動的最後一輪投資方,只要字節跳動IPO,便是“潑天的富貴”。一切是後話,是安慰。這次月之暗面的“仲裁風波”,說白了是,“賭未來的那波投資方沒拿到安慰獎。”

投資循環智能,賭的危險極大。投資月之暗面至少是在確定性的風口上賭,風險降低。“有人是炮灰,有人在享福。”這就有了,2024年創投圈最響的雷,罕見的“仲裁風波”。

爲何說罕見?投資人找創業者麻煩不新鮮,新鮮的是,一個創業者牽扯兩家公司,且兩家公司的投資方也差不多。比如發起仲裁的是“頂流”金沙江創投、博裕資本、萬物資本、靖亞資本、華山資本。這5家VC/PE的情況是,完美錯過了楊植麟的二次創業,錯過了估值暴漲。

原先的循環智能呢?爛尾了。天眼查APP上,楊植麟間接持股的北京循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貼上了“經營異常”標籤。5家VC/PE在香港提起仲裁的理由是,“楊植麟、張宇韜,在未獲得循環智能投資方的同意豁免書之前,就啓動融資並創立月之暗面。”導致投資方不滿。

消息流出時,是“聲討楊植麟,把投資人給陰了。”

緊接着,楊植麟、張宇韜委託銘德律師事務所展開回應,“我們認爲該事項既缺乏法律依據,也不具備事實基礎,本所將依法提出抗辯。”輿論又說,“5家VC/PE想合夥摘桃子。”

問題的核心是,解決核心的問題,“楊植麟違不違規?”“如果楊植麟違規,現在的投資方可能會一夜夢碎,估值崩盤。如果楊植麟不違規,就是5家VC/PE吃了投資幻滅的苦果。”

“如果不違規,說明楊植麟技高一籌,他比賈躍亭、陸正耀厲害。”但這件事反映深刻的是一級市場的AI投資現狀,“缺好項目”。創投圈詫異的點是,竟然有金沙江創投,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是“風口上起舞”的投資人,共享單車風口,他是推動者之一,投了小紅書。

小紅書又投了月之暗面,小紅書同樣是朱嘯虎基金的出資方,如今要變對手了?有比這“狗血”的劇情嗎?有趣的是,月之暗面火是真的,卻不是一家商業模式成熟的公司。它們仍身處早期階段,充滿變數。該階段,公司需要的是耐心資本,並非“平地一聲驚雷起”。

此外,月之暗面似乎沒有表面上的“光鮮亮麗”。據《晚點LatePost》報道,月之暗面2024年的“出海”之旅十分忐忑。9月,公司暫停了兩款面向C端的出海產品Ohai和Noisee。公司近期,還曝出了人事大雷,“多位出海產品負責人選擇離開月之暗面,自己創業。”

其中,Noisee的前產品負責人明超平,在離職後以5000萬美元估值爲自己的新創業項目融資,獲得了兩家月之暗面股東的投資意向。Ohai的前產品負責人也選擇了離職。亂,太亂了。月之暗面的投資方要投前產品負責人明超平的新創業項目?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月之暗面,顯然還有更大的瓜。那麼,你看好月之暗面與楊植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