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創新纔是不變的硬道理
近日,不少手機線下門店客流量爆滿,手機銷量大幅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日前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將手機納入“兩新”政策。可以預見,在補貼政策刺激下,2025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延續增長態勢。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實現觸底反彈。2023年底,新一輪換機週期到來,國內手機市場逐步釋放積壓多年的消費需求。同期,人工智能大模型、衛星通信、摺疊形態、電池續航等新技術迭代升級,國產手機加碼創新,不斷完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激發消費意願,釋放新動能,推動國內手機市場擺脫了此前連續多年的下滑態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爲2.8億部,同比增長7.2%。
補貼政策爲手機市場注入強勁動力。手機具有普及程度高、更新頻率高等特點,購新補貼不以交舊爲前提,最高達500元,採取支付立減方式,線上線下多種支付渠道都能享受補貼政策,有效激發了更多換機需求。1月20日以來,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在全國陸續實施,手機線下門店客流量明顯加大。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國手機用戶數量接近18億戶。即使只有其中10%的用戶參與手機購新補貼活動,也將產生至少千億元的換機市場規模。
手機產業鏈上下游都將受益於補貼政策。從上游看,一部手機包含上千個元器件、零部件,手機市場火爆將帶動上游供應鏈獲得新增量。從下游看,應用服務提供商、運營商、渠道商等也將迎來新機遇。我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已超12億戶,手機銷量增長,網購、短視頻、遊戲等內容消費用戶也將隨之增多,拉動互聯網消費業務等增長。同時,手機是軟硬件新技術、新應用的集大成者,搶抓市場新機遇將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加速手機產業乃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國產手機有能力積極響應補貼政策。從產能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國,全球主流品牌和代工企業在我國均設有大型製造基地。2024年1月至11月,我國手機產量達15.04億部,是規模最大的單一電子產品;手機上市新機型累計393款。從產品看,國產手機產品線豐富,全面覆蓋高中低端,且極具市場競爭力。在國內市場,國產手機佔據絕對領導地位;在國際市場,綜合多家市場調研機構數據看,全球手機出貨量前五名中,中國品牌佔3席。
依賴補貼政策非長久之計。當前,新品上市週期縮短,舊款庫存壓力加劇,以降價積極迎合補貼政策是手機廠商提升銷量、減少庫存的有效手段。此次補貼對象爲單件售價不超過6000元的產品,已迅速帶動多款高端手機價格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但價格下降並不意味着品質和服務下降。已經有不少消費者擔心集體降價引發價格戰,導致市場混亂。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優化供應鏈,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手機性能,纔是手機降價的合理方式。相關企業切莫變相漲價、以次充好、以舊代新,贏了銷量,輸了口碑。
創新纔是王道。近年來,智能手機產品存在同質化嚴重、創新迭代不明顯等問題,導致消費者沒有換機慾望,換機週期不斷拉長。儘管2024年手機市場實現觸底反彈,但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增速又有所放緩。無論是此前銷量持續下滑的低迷期,還是當前補貼政策拉動的增長期,想要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創新纔是不變的硬道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