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海鐵聯運」 臺灣貨「坐火車」15天抵歐洲

中歐班列。(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過去「臺灣製造」的產品如果要運往歐洲,除了透過耗時45天的海運外,只有高成本空運一帶一路的「中歐班列」開通後,最快只要15天就能把臺灣的產品經鐵路「駛」進歐陸,不少臺商對此便捷的方式相當感興趣。主要生產液晶熒幕冠捷科技,以及各類電腦平板手機輕工業產品也可以橫跨亞歐大陸,在歐洲市場出售

2011年,重慶首開到德國鋼鐵城市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4,000個班列,長度超過1萬公里,目前在大陸發車包括重慶、合肥蘇州成都武漢浙江鄭州等共27個城市,直達歐陸28個城市,共51條路線

▼中歐班列規劃圖。(圖/翻攝自中國國家發改委)

臺灣的貨物首先經「小三通」到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從廈門出發的中歐班列,最少只需15天就能抵達歐洲各國,就連來自越南貨品也經這條物流路線銷往歐洲。中歐班列透過「海鐵聯運」,不僅串連大陸東南沿海、中西部及港澳臺還把東協十國中亞地區與歐洲相連在一起。日後大陸完成以高速鐵路取代傳統鐵路,運輸時間會進一步減少,有望把這條運輸路徑打造成除了空運、海運外的「第三條路」。

中歐班列不只延伸到亞歐大陸,還能穿越英吉利海峽,抵達倫敦。2017年元旦從浙江義烏首發,滿載34個車廂行經1.2萬公里、歷時18天、穿越9個國家。但從倫敦首發回到義烏的班列卻等到了4月10日才成行,同時點出了中歐班列發展初期的「非雙向問題

目前,中歐班列仍處於發展初期,還有衆多問題需要改善,包括東西兩岸供需無法平衡、通關便利化提升、沿線基礎設施及配套仍待改善等等。

另外,中歐班列三個主要通路,無論走哪一條路徑,北京都必須維持其和莫斯科間的良好關係,才能維繫「一帶一路」的發展;中歐班列途中「搭便車」的中、西亞各國,則會在發展和歐洲貿易時,自然和中國成爲「生命共同體」,和中國加強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