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化解仇恨 賴總統的決斷時刻

中國時報社論

朝野自去年520以來,只有憎恨沒有互信,只有咒罵沒有溝通,只有對撞沒有合作;局勢之亂,亂到連大法官都捲入政治漩渦,憲政體制搖搖欲墜。如今,賴清德與韓國瑜喝了「和解咖啡」,看似要用對話的溫度化解冰冷僵局;然而,聽其言、觀其行,已具狀聲請的《憲法訴訟法》釋憲有可能撤回嗎?鋪天蓋地的立委大罷免會喊停嗎?大法官補提名依然會是一片綠油油嗎?諸多問題,賴政府如果還是鐵板一塊,明天過後,仇恨依舊會盤旋在福爾摩沙上空。

和解說一套做一套

賴清德接見由韓國瑜所率領的「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慶賀團,儘管總統與訪團成員見面是慣例,但在朝野高度對抗的情勢下,讓本應行禮如儀的場合被賦予「和解咖啡」的意義。

爲此,賴清德顯然有備而來,他意有所指地說:「在福爾摩沙,沒有什麼仇恨放不下」,暗示着社會政治光譜多元,但大家都來自同個國家,爲化解歧異就應彼此理解對話,猶如這場和解咖啡能不分黨派齊聚於此。這席內容,也呼應去年雙十國慶所強調的「團結」訴求。

只是,賴清德引述的這兩句話,其實是源自以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爲背景的《1661國姓來襲》漫畫作品。漫畫中,代表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主角「揆一」,向漢人移民領袖「郭懷一」說,「在福爾摩沙,沒有什麼仇恨放不下。」但郭懷一僅冷冷回稱:「呵,我不是不相信你,而是不相信你的上司和底下的那些人啊!」

所以,雖然賴清德願向立法院喊話放下仇恨,應可視爲意欲遞出橄欖枝,在野立委聽在耳裡不會沒有感覺。只是,相信大家內心難免浮現相同疑問,也就是:和解是否又是說一套做一套?

具體而言,賴清德在元旦日向韓國瑜邀約喝咖啡,一轉頭卻覈准政院對《憲法訴訟法》修正案所提的覆議案;全案經立院否決,民進黨團又具狀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政院則加碼補槍「封殺覆議,封殺不了民意,會再接再勵」,擺明不把立院視爲民意機關,全盤否定在野多數的正當性。試問,受到行政機關如此藐視、詆譭的在野黨,要如何相信執政黨沒把他們當敵人?

尤其,去年底在野黨爲避免執政黨一再利用釋憲凍結法案,因而封殺由賴清德所提名的深綠大法官名單。直到今天,賴清德卻依然不願與在野共商大法官的適宜人選,假若補提名的人選又是清一色偏綠,這要立院如何與政院本於互信齊心合作?

又或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起罷免韓國瑜及國民黨41席立委的「雙罷」,儘管賴清德表示尚有其他憲政程序能努力,但綠營支持者羣起躁動,側翼更宣稱在中部、東部特定選區已達成第一階段連署,殺聲震天,是要在野黨如何相信執政黨心中沒有仇恨?

鋪墊朝野對話曙光

而當民衆黨號召民衆在司法節上街,抗議司法雙標的怪象,民進黨立委卻以「號召民衆上街對抗司法審判者爲妨害司法公正罪之現行犯」爲題,要求司法院專案報告。試問,民衆黨已因柯文哲遭羈押而陷入領導中空的存亡關頭,卻連上街抗議都被安上「妨害司法公正現行犯」的罪名,對賴政府豈能不生起「不共戴天之仇」的憤慨?

無論「和解咖啡」能否化干戈爲玉帛,以會中氣氛來看,至少成功替朝野鋪墊對話曙光。即使雙方稱不上達成哪些共識,但至少都願意藉此舞臺,把僵持不下的總預算案、《憲法訴訟法》釋憲案等爭議攤在對方面前,各自表達立場,並傾聽對方在想什麼。若以前總統陳水扁「衝突、妥協、進步」的政治三階段論來說,此刻朝野雖然距離妥協、進步還很遙遠,但至少已有望擺脫衝突的泥淖。

接下來,賴清德若想化解烽火連天的朝野關係,讓政務步入正軌,使總統任期不至於一事無成,那麼,有3件事是當務之急。第一,邀請在野領袖會商國政;第二,站上總統高度,行使《憲法》第44條賦予的院際爭議調解權,以協商方式解決爭執,不再綁架大法官釋憲職權;第三,不以政治力介入司法,停止雙標辦案,重拾人民對司法的信心,穩定民主的法治基石。

賴總統能否做到這3件事,決定着朝野能否團結、社會能否安定、國家能否進步。總統的決斷時刻已經到來,他的一念,將決定福爾摩沙能否就此放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