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專欄】黃重諺/「國父」遺像應該放在哪裡?

▲廢國父遺像爭議蘇嘉全:尊重社會輿論。

文/黃重

之所以在標題的「國父」左右標上了引號,實在是這個國家長久以來,有太多的想當然爾,卻又往往不見得經得起現代國家觀念的解讀,想說開又難免一吵,悶着不談也老是不對勁。

畢竟,纔在我們還小的那個80年、90年初,那個只有「總統」的時代,就是「總統直選」可都是大逆不道的主張,而「國父」又之所以爲何而「國父」,依據的是什麼,誰說了算,誰能說不是問題呢?

也因爲如此,最近有立法委員提案,希望修改掉一些規定,讓未來主要的政府機關官式儀典,「國父」不再有角色。總統、會議員乃至文武百官不必在面對着孫文遺像宣讀誓辭國會議場、政府機關除了國旗外,不再掛出孫文的遺照

不用懷疑,這個主張很快挑起了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經柱柱姐就說這是一種「拆祖宗牌位」的行爲,有國民軍系團體宣稱要用「挖祖墳」的方式報復提案的立法委員,這個法律提案被當成是對不同意識形態者,尤其是一部分的國民黨支持者的挑釁。

▲廢國父遺像與否,引起各界極大的爭議。

但,迴歸問題本身,即便不細究這「國父」的所由而來,倒也該好好想一想,做爲一個民主國家,我們賴以凝聚共同信念主體應該是某個個人還是價值

就拿同樣是推行民主制度的其他國家來說,縱令率領十三州革命,打贏獨立戰爭華盛頓,還是打敗希臘軍隊,更成功推動宗教改革的凱莫爾,他們同樣偉大的被視爲開國之父,但他們的玉照卻不會被掛在國會議場並被當做國會運作儀式中的一環。同樣的,不遠的韓國,以及有天皇日本,一樣也沒有例外。

爲什麼呢?!道理很簡單,民主國組成的基石在國民,在普遍的人權,在自由民主信念的被絕對確保,而國會議員、行政官吏代表民意人民負託,他們應該宣誓、效忠的,當然是代表這些價值的憲法國體,而不是個人。畢竟立法院,是人民的議事堂,不是參拜個人的祠堂,這實在不難懂。

回想ㄧ下其實也算「不久之前」的那個君權父授的「蔣總統時代」,那個不能議論政治,「講臺語」要罰錢的時代,既然國家都走上了不可也不該回頭的民主道路,何妨就把神壇上的個人(或假神)都請下來,少點神話,少點有我無他,而多點基於共同價值的相互欣賞。其實,政治沒那麼討人厭啦!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黃重諺,政治評論者。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觀點聲音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