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明長城:昔日兵家必爭要地

國家人文地理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國家人文地理聯繫

文/張濤 王燕  圖/張濤    嶽昌鴻

明代前後大規模修建長城50餘次之多  用黃土夯築的長城和北京八達嶺的長城具有同樣的價值  明代的時候,長城不叫長城,而叫邊牆

採訪手記:在寧夏,我驚訝於這樣一個地處偏遠的縣城,一座鄉野之城,某種所謂的城市化進程正逐漸地模糊着她本來的面目,而這又是一座凝固着歷史人文精神的紅色之城,當我以無知的目光與之對視,我知道,這座城市的內部依然充溢着持久而明亮的活力,就像刮過明長城西北風,一年年地吹着,磨礪着這塊土地上人民的性格,他們質樸、豪爽、快樂、好酒量……而在鹽池隨處可見的長城遺址,和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安靜地生活着,並讓我們這些外來闖入者驚醒。

●和中國其它地方的石頭長城不一樣,這裡的長城是由黃土夯築的,被研究長城的學者稱爲明朝的建築奇蹟。這裡,也承載着一段紅色的歷史,西征紅軍在這裡建立了蘇維埃根據地,併成爲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門戶和前哨陣地,是寧夏從1936年起唯一堅持到全國解放的一塊紅色根據地。

寧夏鹽池,被人們稱爲革命老區,紅軍西征解放鹽池著名詩人李季的那首長詩《王貴與李香香》就是在這裡出爐的。當年,西征紅軍還在這裡建立了蘇維埃根據地,併成爲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門戶和前哨陣地,是寧夏從1936年起唯一堅持到全國解放的一塊紅色根據地。作爲戰略要地,兵家必爭的戰場,鹽池的歷史絕對值得我們去追溯和想象,因爲,這裡留存着太多的歷史痕跡,給我們製造了一個獨立於繁華之城的可以敘述的巨大空間。

長城博物館”,是人們對鹽池歷史的又一種定義。與鹽池的紅色歷史相比,這個定義多了些許滄桑,當年蔓延的長城到現在能給我們多少值得緬懷的東西呢?眼前蜿蜒的長城其實已經有些無力了,畢竟,時光的摧毀力量是巨大的,現在,我們只能沿着這些低矮的甚至不能算是牆的建築無言地行走着,陽光和風從曠野裡飛馳而來,沙礫和塵土瀰漫在周圍,周圍是白色的圍欄和植物……沿着長城行走,那種感覺說不出,只是空曠,更大的空曠。

從修築材料上說,鹽池的長城是土長城,嚴格一些講,是用黃土夯築的長城。在鹽池縣不僅有明長城,還保留有一段隋長城遺址,與明長城並行橫臥於鹽池北部。由於古代的鹽池地處北方邊陲,戰略地位重要,歷代王朝爲鞏固邊防,在這裡修築了多條長城。 尤其是在明代,鹽池是陝西三邊,也就是延綏鎮、寧夏鎮和固原鎮的防禦重點,同時由於鹽池一帶地勢比較平坦,沒有山河之險,所以長城的防守尤顯重要。

這裡的長城明顯的共有四條。其中明代長城三條,分別建造於明成化十年(1474 年),明泓治十五年(1502年),明嘉靖十年(1531年), 總長度爲186公里,另一條爲隋長城,築於隋開皇五年(585年)長30公里。隋長城遺蹟在全國已十分罕覓,鹽池這段顯得尤爲珍貴。四條長城呈夾角之勢將鹽池包圍, 因此,鹽池有“長城博物館”之譽。這段用黃土夯築的長城和北京八達嶺的長城具有同樣的價值,和八達嶺用磚石修建的長城相比,土長城的修建技術難度要更大些,這使得寧夏的土長城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由於土長城很容易遭受風雨等自然環境的侵蝕,再加上戰亂和災難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寧夏鹽池的長城能保留到今天相當不容易。

寧夏鹽池境內的長城始建於戰國,明朝達到了鼎盛,它代表了當時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冷兵器時代,經歷多個朝代的修建,寧夏鹽池長城最終被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具價值的防禦工事。眼前的土長城穿沙漠,過草原,橫亙在8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冰冷的烽火臺、厚重的城牆仍佇立在荒野,任憑風雨的侵蝕,這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仍然連綿不絕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歷史信息與符號。

在陽光更加高遠的秋天裡,站在明長城遺址上,金戈鐵馬的殺伐聲仍然歷歷在耳,雨水把長城衝出一條條溝壑,以及倒塌後形成的一道道缺口,以一種絕無僅有的方式向我們闡述着一種殘缺之美。

●“邊牆”與“防秋”,這兩個詞使我們從中感覺到明代統治者和當時明軍將領們內心的惶恐和不安,遊牧民族的鐵騎,竟然讓強大的漢民族修築了世界上最長的軍事屏障,但是,這依然沒有抵擋住外來文明的入侵。更有意思的是,鹽池的明長城,不叫長城,而被稱作“邊牆”……

寧夏的明長城主要由河東牆、城西南牆、北關門牆西關門牆等各段連接而成。河東牆因地處黃河以東而得名,是寧夏明代長城中最長的一段,而且大部分保存尚好,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成化年間還築有從甘肅景泰縣進入寧夏中衛縣並沿黃河北岸至廣武(今青銅市境)的一段長城,長50餘公里,稱城西南牆。 北關門牆,西起自賀蘭山,東至黃河,嘉靖九年(1530年)修築。西關門牆,自大壩(今青銅峽市境)至三關口(今銀川市西),嘉靖十年(1531年)建築,全長40公里。

很有意思的是,在明代的時候,長城不叫長城,而叫邊牆。據說這是因爲秦始皇將三十萬衆修築長城,屍骨成山,爲天下百姓所痛罵。明朝害怕與秦的苛政沾邊,所以長城避而不叫長城,而叫邊牆。

明代的外患主要是蒙古各部,一到秋天,農區是收穫的季節,糧谷滿倉,而牧區秋天則要儲備足夠的過冬物品,所以,戰爭多發生在這個時候。明代長城防線有一個特殊的詞彙叫“防秋”,就是防禦秋天來自草原的襲擾。很難想象當時強大的明王朝修築長城主要是爲了阻止蒙古鐵騎。

按史學界說法,中國的統一,總是北方統一南方。三國由晉統一,南北朝由隋統一,五代十國由宋統一,宋金對峙由元統一。由此可見,中國由分裂到統一,通常是由北方某一集團的勢力來完成,已成爲不爭的事實。所以在中原統治者的心目中,總是感到來自北方的壓力,而長城作爲軍事防禦的目的,一直被認爲是防止北方民族南下的軍事屏障。但是這個格局最後卻被明太祖朱元璋打破。

中國首次南方統一北方,是由起於江淮之間的明太祖朱元璋完成的。爲防止北元捲土重來,明代前後大規模修建長城50餘次之多,峻垣深壕,築壘建隘,歷時200餘年,役夫不計其數,使長城防禦體系日趨完善,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蒙古各部貴族與明王朝雙方處於對立衝突之中,但其間更多的是蒙古遊牧文化流入中原,中原物資輸往塞外,從某種意義上講,明長城既是一條蒙古民族與漢民族之間的分界線、隔離線,又是衝突融合以至友好往來的匯聚線。 元至正二十八年即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的軍隊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被迫退回“塞北”。元王朝雖被推翻,但其軍事實力仍然很強。元順帝時刻都在想收復失地,重主中原,所以在明朝初年,明中央政權同元軍還打了幾次激烈的大戰。

明王朝爲消滅掉對中原威脅最大的,盤據在和林的擴廓帖木兒部隊,於洪武五年(1372)春正月,出動十五萬大軍分三路進擊漠北。但這次的大舉進攻,僅西路馮勝部從金蘭(今蘭州)西進,打通了河西走廊,設置了甘州、莊浪諸衛,其餘二路以失敗告終。明王朝由此時起,棄敦煌劃嘉峪關爲界,開始經營河西防務。這次失敗使明廷認識到,就當時的力量是不可能徹底消滅對手的。雖然以後又有多次對蒙古族的征戰,但也是以攻爲守,並沒有改變戰略上的防禦局面。而當時由於長期的戰爭,嚴重地破壞了生產力。明王朝要想鞏固住自己的統治地位,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緩和社會矛盾,恢復生產。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明王朝無力徹底解決蒙古族在塞北的壓力。所以朱元璋於洪武六年(1373)命大將軍徐達修築了從北京東北和西北部燕山山脈,到軍都山山脈上的關塞隘口。明初經營邊務,修建巨大邊地防禦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爲了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力量,對蒙古貴族發起強大的攻勢。

但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明王朝所構築的巨大工事最終也沒有讓蒙古部落就此停止鐵騎的奔襲,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土木堡之變”使堂堂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成爲蒙古部落瓦剌的俘虜,明王朝的衰敗也就此開始。

“邊牆”、“防秋”,在秋天的鹽池,不光有重兵駐守,連當時的三邊總督都要在鹽池親自坐鎮,修一段長城不夠,就再修一段,我們也許會說,這是戰略的需要,但我們也能從中感到明代統治者和當時明軍將領們內心的惶恐。明王朝在鹽池修了三道長城,分別是頭道邊,二道邊和固原內邊。二道邊修築於明成化十年,西起靈武的橫城堡黃河岸邊,所以又稱爲河東牆。頭道邊修建於明嘉靖十年,因城內外各挑壕塹,所以又稱爲深溝高壘。這兩道長城的防禦方向大致相同,頭道邊在二道邊西南。

●深溝高壘頭道邊,逶迤蜿延二道邊,如今,明長城的盛景已經不在,而當年“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的城與堡隨着歲月的流逝漸漸地湮沒了,在高平堡,遍佈着鳥巢蟻穴,堡內散落的人骨、褐色的城磚……歷史就是這般殘酷,當時間洗滌去高濺的鮮血,當肉體的殺戮隨硝煙化爲寧靜,留存下來的也只剩下那一段段殘敗的城牆,甚至,就連這城牆,在風沙的撕扯下,也快要與旁邊的麥地平行,甚至化爲塵土。

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兵部尚書、總理三邊軍務的王瓊,爲防禦韃靼部落南犯,奏明朝廷修築深溝高壘,以外挑壕塹內築牆而名。因在夯築過程中有許多紅色膠土摻入,乾燥後呈現出紫色,故又稱作“紫塞”,民間俗稱頭道邊。 深溝高壘是在隋長城的基礎上起築的,走向與隋長城並行,時而疊壓一處,大部分覆蓋了隋長城。自西而東經高沙窩、王樂井、花馬池等鄉鎮,鹽池境內長63公里,在前往鹽池縣的高速公路上,你會看見這段長城若隱若現,與公路並行。

該段長城牆體外側每300米有一座矩形敵臺。內側“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著名的古堡有:英雄堡、安定堡、高平堡等,著名的古城有:花馬池古城、興武營古城等。頭道邊沿途不僅座落着雄偉的關隘,內側也分佈着著名的戰臺,規模最大要數八步戰臺。深溝高壘、關口、城堡、戰臺共同構造了古代長城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在鹽池,如果要看長城,最近和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離鹽池縣城大約不到5公里的高平堡,從鹽池縣出發,過六馬莊,再往前,穿過高速公路的一個涵洞,公路開始變成土路,高平堡就在眼前了。說是堡,高平堡已經沒有堡的模樣,歷經風雨的磨礪,失去了舊時的威武輝煌,堡牆已經破敗不堪,堡內散落着瓷器的碎片和斷裂的城磚,稍微留意的話,還能見到人骨。在高平堡,遍佈着鳥巢、蟻穴,堡內散落的人骨、褐色的城磚……歷史就是這般殘酷,當時間洗滌去高濺的鮮血,當肉體的殺戮隨硝煙化爲寧靜,留存下來的只剩下那一段段殘敗的城牆,甚至,就連這城牆,在風沙的撕扯下,也快要與旁邊的麥地平行,甚至化爲塵土。

沿着高平堡向東,遠遠看去,明長城經過歲月的洗禮和風雨的侵蝕,昔日的深溝高壘大多已是殘垣斷壁,逶迤蜿延着伸向遠方。

●花馬池古城,籠統地說,就是今天的鹽池縣。花馬池,一個美麗的名字,爲何要改爲鹽池,也許,浪漫之後就是現實。現在,我們就在現實的鹽池縣裡行走,和鹽池人從城牆下穿過。這裡的人們,和城牆已經不是鄰居的關係了,他們彼此融合着,生活着,從早晨到傍晚,城牆的巨大影子折射在這個小城裡,讓你想起那句話,“大地的居所”。

作爲曾經的長城關隘和昔日兵家必爭要地,始建於明朝正統八年的花馬池古城除了那圍繞着小城的高大的城牆,戰爭的遺蹟已經很少了。

鹽池縣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屬西戎族之地,漢初設縣,名煦衍。鹽池自古盛產食鹽,早在西漢這裡就開始開採食鹽,到了唐宋時期,鹽業收入成爲宋、夏國的經濟支柱,“財用所出,皆仰賴青鹽”,因此,宋夏兩國爲爭奪鹽湖,常常大動干戈,歷朝歷代曾圍繞鹽湖幾次易名,改爲鹽州、花馬池分州等,1913年廢花馬池分州,置鹽池縣。位於寧夏東部,地處鄂爾多斯臺地向黃土高原過渡段,北連毛烏素沙漠,南接黃土高原,境內無河流、湖泊,年均降水量才300毫米左右,所以風沙較大,尤其是在冬春兩季較爲頻繁。

花馬池古城,籠統地說,就是今天的鹽池縣。花馬池,一個美麗的名字,爲何要改爲鹽池,也許,浪漫之後就是現實。現在,我們就在現實的鹽池縣裡行走,和鹽池人從城牆下穿過。這裡的人們,和城牆已經不是鄰居的關係了,他們彼此生活着,融合着,從早晨到傍晚,城牆的巨大影子折射在這個小城裡,在逐漸增多的現代化樓羣裡,仍然迸發着現實與歷史交織的無形魅力,這甚至讓你想起那句話,“大地的居所”。

鹽池被稱爲長城博物館的確名副其實,城外圍繞着長城的遺址,城內的城牆也大多保存完好,小城的不少居民就在城牆下安家,日出日落,與城牆一起過着悠然自得的日子。但是,隨着長城保護條例的出臺,這種日子也不能持久了。畢竟,從城牆上取土、掏洞築豬羊圈對長城的破壞是相當大的。

行走在鹽池,感受到的是西北小城的獨特魅力,街道寬且安靜,頭頂的天很藍很藍,像湖水一樣明淨清澈,空氣雖然有些乾燥,卻是那樣的清新。別看鹽池小,文化人卻不少,而且大多出自鄉野,代表人物是農民詩人張聯,他以鹽池農村傍晚的風景寫了數百首同題詩《傍晚》,讓不少詩人爲之傾慕,不遠千里到鹽池尋訪詩人。

當然,經常去鹽池的我最喜愛的還是鹽池的美食。首推的是鹽池的羊肉,據說是吃着中草藥,喝着礦泉水長大的,其肉不羶不膩,肉嫩而鮮美。然後是蕎麥麪,用當地出產的蕎麥製成,被人們稱爲綠色食品,我可不管那麼多,每次到鹽池,“淑琴蕎剁麪館”是非去不可的。至於這裡的羊肝涼皮,更是一定要去品嚐的。在鹽池縣影劇院門口,有很多涼皮攤,隨你選哪一家,都是相當好吃的。

長城周邊的其它古城遺址

鐵柱泉古城

位於鹽池縣城西南36公里的馮記溝鄉暴記春村,呈矩形,南北長385米,東西寬360米。古城內部分荒蕪,部分爲農田,地表散佈着大量明代瓷器殘片磚瓦等……嘉靖十五年(1536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後爲兵部尚書)劉天和奉命治理三邊軍務。他與中丞張文魁“同謀修鐵柱泉城,設操守官領之,置兵一千五百名,馬八十六匹,兼募土人守之”。城建成後,結束了170年來韃靼部落和花馬池民衆爲食鹽和水草爭戰的歷史。

記場古城

位於鹽池縣城西北15公里,今屬花馬池鎮東塘村。城址在張記場自然村西1公里,鹽池——托克前旗公路經此。古城坐落於荒漠之中,四周多丘陵沙跡。城址爲矩形,350米見方。城內現爲農田,城東有1平方公里的耕地,當地人稱之東關。古城和東關均散佈着大量的漢代磚瓦和陶器殘片。此城在秦漢時是一座十分繁華的城鎮。

惠安堡古城

位於鹽池縣城西南86公里,惠安堡鎮人民政府駐地。古城坐落在低窪平坦的盆地之中,東距鎮政府駐地1公里,南近清真大寺500米,西瀕鹽湖,北臨鹼灘。銀西公路、鹽興公路、鹽惠公路交會於此。明嘉靖六年(1527年)巡撫、都御史翟鵬修築。

古城爲矩形,東西長242.1米,南北寬210米。四隅有角臺。城門上鑲嵌青石質門盈,上書“阜財”二字。古城中央有一臺階建築基址,應該是鐘鼓樓建築。磚石早年被拆除,靠銀西公路一側牆體也被鏟削。城內住有居民,大部分荒蕪,地面散佈有大量地磚瓦及明清陶瓷殘片。明時因鹽而置城,古城當時屬靈州轄地,是明清時緝私鹽稅的地方,很是繁華。今也產鹽,年產2000噸左右。

野狐井古城

野狐井古城  位於鹽池縣城西南20公里的王樂井邊記窪村。古城坐落在西高東低的山坡上,呈矩形,邊長220米。黃土夯築,四隅有角臺。東側半壁已爲水衝倒,部分已被風沙壓埋。城內荒蕪,地面散存有清花瓷,明清瓷器殘片和磚瓦等建築材料。據《萬曆寧夏新志》記載:“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總制黃嘉善、巡撫崔景榮題築。”其築城的目的仍然是爲了保護草原和水源。村東500米處有一烽火臺,築於北牆正中,地面散佈有明代瓷器殘片和建築材料等。是明代傳遞煙火的信息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