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話新時代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創新發展

2020年全國少年兒童心中祖國 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總結暨研討交流活動現場張瑜/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李依環 實習生寇雅楠)日前,2020年全國少年兒童“心中有祖國 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下稱全國“雙有”活動)總結暨研討交流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近80個單位的150餘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現場參會,圍繞防疫常態化背景下,如何創新發展時代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

據悉,全國“雙有”活動由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團中央少年部、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中國兒童中心聯合發起,自1988年啓動,已連續舉辦30餘年,開展了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今年立足疫情防控實際,組委會陸續開展了“家 在一起”“童心抗疫 守望相伴”“勞動最光榮 我是小小生活家”等線上活動,聯動全國多地校外教育機構和社區,助力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聚焦立德樹人 促進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活動開幕式上,江蘇省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張彤介紹了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以“雙有”活動爲抓手、面向全省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情況。她指出,希望以此次會議的舉辦爲契機,進一步着力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校外教育,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爲黨的少年兒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副部長鬍道華談到,校外教育活動應不忘教育初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兒童成長規律和身心特點,適應新時代兒童需求,不斷拓展活動內涵、豐富活動形式,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對於校外教育應該如何在少年兒童的成長中發揮作用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張東燕表示,未成年人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校外教育工作是重要着力點。“希望全國‘雙有’活動堅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持涵養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堅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少年兒童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成爲具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生力軍。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發言指出,兒童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未來承擔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和歷史責任,堅持不懈把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繼續辦好,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書寫“雙有”新篇章

堅持內涵發展 推動形成校內外協同育人新格局

“校外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重要陣地,也是實現對青少年的價值引領的有效手段。”張東燕指出,期待“雙有”活動等校外教育新形式,繼續發揮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實踐育人、活動育人的鮮明特色,有機融合各地優勢教育資源,推動形成校內外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對於校外教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苑立新認爲,一是牢牢把握正確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始終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提高校外育人水平;三是夯實工作力量基礎,切實抓好校外隊伍建設;四是破解教育脫節難題,構建協同育人整體格局;五是提高改革創新能力,發揮校外教育更大作用。

活動當天,北京師範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傳寶作了題爲《德育,如何迎接一個物質豐裕的時代》的主旨報告、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曉燕就《兒童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的創新和發展》作了專題發言。專家們認爲,新時代的教育環境、少年兒童的特點都有新的變化,要不斷拓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持續爲推動育人方式改革、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