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報導過「血實」 恐導致效仿效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愈聳動的新聞內容,愈容易吸引民衆的目光!以往自殺新聞多被放置在頭版或者是大篇幅的報導,並附上血腥的照片,恐怕使得新聞價值混淆,甚至帶給當事人及當事人的家屬再次傷害,引發更多憾事發生。▲ 自殺報導過「血實」 恐導致效仿效應(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也因此,針對自殺相關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六不六要」的報導原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李明濱教授指出,有些新聞報導類型,會暴露死者自殺手法,這可能會造成有自殺傾向者相互模仿,並使自殺頻率提高的危機。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對於近5年來,四大報每日自殺新聞報導的調查,發現在「六不」原則中以「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及「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的遵循比例較高;反之,「不要簡化自殺原因」及「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爲容易被忽視的原則。
另外,「六要」原則中,對自殺的描述用詞方面正確委婉及「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這兩項遵守比例最高,而較被忽略的則是,「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及「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由此可知,媒體自律雖有提升,但對於自殺報導還是需要與其他專業單位合作執行,才能提升報導的品質。
媒體自律謹慎用詞 避免造成社會負擔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江宜珍表示,媒體對自殺報導的誇大渲染,恐影響民衆接收錯誤的訊息及觀念,進而導致自殺率攀升及羣衆的模仿效應。臺北市聯合醫院陳映燁醫師也表示,臺灣媒體的自殺新聞中,以名人自殺報導衝擊力最大,媒體工作者必須謹慎留意,不該應收視率而爆料死者自殺詳情,扭曲報導的真實性及帶給社會更多負擔。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