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五件事讓你的「星際效應」更好看(劇情討論)
看完諾蘭的星際效應,大家一定會覺得這部電影除了是一部「淚崩」的電影外,還是一部意義很深的電影!
在這之前,左撇子已經寫了「新片追蹤」跟「特映短評」。這麼深的電影當然值得寫一篇電影討論,不過左撇子會着重在一般人想知道的就好,因爲物理太深要分享要花很多時間,要看懂很難,要用簡單的方式分享更難,比更難還難的是,寫完還不一定有人想看XD。 我們就用從比較通用的科普知識,之後你看其他相同類型的科幻電影也派得上用場的部分來分享好了,
「看電影,長知識」,左撇子的五件事!
1. 時間不同的三個層級:
諾蘭的《全面啓動》就有使用時間軸的不同,玩的是夢境的時間速度不一樣,進到越深層的夢境,時間過得越慢,可能在最某一層的夢裡面過了12年,其實在上一層只有一年,在上上一層是一個月,再往上推推推,推到真實世界可能只是一小時的夢。
當時他的設定的時間比例是1:12,下層時間是上層的12倍慢。(左撇子在這篇有討論: [電影討論] 全面啓動(Inception) (二)重新啓動+視覺錯覺)
這個設定是他假想出來的,沒有依據。
不過,在星際效應裡面就是有物理學依據了,畢竟導演都找來了物理權威Kip Thorne當物理顧問了,這在宇宙航行中一定會碰到的設定,有比較嚴謹的設定,相信之後大家看科幻片也會碰到。
簡單把時間物理分成三個種類來討論:
(1)在牛頓的古典物理(國高中我們學的),時間是絕對的,你的時間跟我的時間是一樣的。
舉例:
你跟朋友約看電影,你已經在電影院門口等了,遲到的朋友搭計程車趕過來中,他說我再10分鐘到,那你真的就在那邊等10分鐘。
10分鐘後他會不會到?
會。 (不過很多人遲到都說10分鐘就到,那我也沒辦法。)
他手錶的10分鐘跟你手錶的10分鐘是一樣的。
(2)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高三跟大學會碰到的近代物理),時間是相對的,這絕對不是說,等的人在原地等,沒事做,感覺時間過好久,等到天荒地老...(不過結果一樣,這樣比較好記XD)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過得越慢。
舉例:
你跟朋友約看電影,你已經在電影院門口等了,遲到的朋友超有錢,搭 太空船 趕過來中(接近光速),他說我再10分鐘到,那你真的就在那邊等10分鐘。
10分鐘後他會不會到?
就真的不會囉!
因爲他飛過來的10分鐘,可能你已經過了100分鐘了。
這就是主角爲什麼跟女兒說,當他回來的時候,可能我們已經同歲了。因爲主角以接近光速在外面飛,他能預計他的時間會過得很慢。這隻有在速度要接近光速纔會影響,你計程車跑再快都影響不大,不然 計程車司機 會錯亂。(地球上的實驗要用非常精準的原子鐘才測得到差異。)
這個理論之前在電影《決戰猩球》有使用,在外太空繞一繞,發現地球已經過了幾億年了。科幻電影使用這設定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諾蘭的《星際效應》特別之處在於下面更深的設定。
(3)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是正常人會碰到的...),時間不只會被速度影響,也會被重力影響。
舉例:
你跟朋友約看電影,你已經在電影院門口等了,遲到的朋友不但超有錢搭 太空船 趕過來中,還超倒楣的差點撞到黑洞。
他說我再10分鐘到,
你聽他在唬爛。
被重力引力引響越大的地方,時間過得慢,黑洞是重力超大的物質,越接近他時間越慢,會比他單獨飛船過來慢,而且一不小心還會被黑洞吞噬呀。
別等了。
引力導致的時空扭曲率越大,時間就過得越慢,這是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時間膨脹。
一個失誤就要用好幾年的光陰作爲代價。
一個選擇就面臨要犧牲 地球的存亡,或是相伴孩子成長的過程。
一部好的電影一定要有掙扎與抉擇,星際效應的掙扎不但是我們都能同理的困境,也是之前沒有碰過的創意,這是這部電影左撇子會推薦的地方。物理相關的講到這邊就夠了,科學的事情先點到這邊,來看一下文學吧。
2.英國詩歌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還記得阿福在 Interstellar《星際效應》中從頭到尾貫穿全文那句強大的話嗎,是否已經深深烙印在你心中,悄悄洗腦在你的腦海呢?其實諾蘭挑選這句的來頭可不小唷~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白晝將盡,就算年老也要燃燒咆哮。怒吼,怒吼抗拒天光沒滅。」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實際上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英國詩歌(導演是英國人),爲威爾士詩人 Dylan Thomas 被譽爲生平最佳的作品,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十九行「鄉村歌謠」風詩體Villanelle。全詩主要獻給當時面臨死亡的父親,惋惜他逝去的青春,並給予他信心和力量與死神搏鬥。
原詩作者用於激勵自己的父親,然而諾蘭使用此詩來呼應「人類生於地球,卻不該滅絕於此」的電影中心思想,並希望激發要角們的鬥志,設法拯救人類延續物種。
同時這首詩也被廣爲流傳在小說電影影集歌詞甚至遊戲中,例如David Tennant 演出時的《Doctor Who》其中一集引用,英雄聯盟LOL的冥血邪劍厄薩斯Aatrox也有時會有這句話出現,《ID4星際終結者》也有在一段演講中提及,BBC影集In the Flesh《復生》的墓碑上也刻上這首詩等等。
那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閱讀一下整首詩,就不多做翻譯摟。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二到五段主要訴說各類型的人臨終前的態度。
* 第四段借用希臘神話Icarus父子插翅逃獄卻因過於接近太陽導致羽翼融化的典故。
馬修麥康納在整部電影中緊緊穿着的沙色也就是土黃色的Carhartt外套,第一眼就讓人眼睛爲之一亮而且印象深刻,沒錯,就是美式風格最經典不過的工作外套。
這件極富意義的外套,電影前半部都在馬修身上出現,電影后半部卻意有所指穿在她的女兒潔西卡身上。
Carhartt 是一個源自於美國紐約的經典工裝品牌,由 Hamilton Carhartt 創辦於1889年,從單寧帆布工裝褲起家,後來涉及T-Shirt外套和一般休閒穿着。此品牌強調可適應於各種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更以高品質耐用度及舒適性風靡全球。
而現今的Carhartt不算是人人口中的潮牌,而是以男裝主線的軍服、工作服及運動服爲基底加以設計變化的生活品牌,在歐美街頭的出現率非常頻繁。
馬修在星際效應中穿着的這件經典款,不僅符合他個人風格,也彰顯了Carhartt 將工裝融入時尚的品牌走向,大家進戲院觀看時不妨多加留心一下。
4. 電影最常用的 時空理論
看了兩點輕鬆的,應該可以再來討論一下科幻電影最常碰到的時空理論吧?
還蠻多人在問,爲什麼有蟲洞,蟲洞是未來地球人給的,但是如果沒有這個蟲洞,主角去不了宇宙,那根本就沒有未來會發生。
這種問題常常被問到,所以這邊再整理一次給大家,這對未來看類似跳耀時空的電影會有幫助。
通常這種時空倒轉的科幻電影,通常會有三種大方向難題做爲發展:
1.蝴蝶效應: 因爲改變了一小東西,結果產生了時代巨大的改變。 (電影以《蝴蝶效應》爲代表。)
2.祖父悖論: 你回到過去殺了祖父,那你自己會不會消失? (之後也可能延伸平行世界的理論,電影以《回到未來》爲代表。)
3.命定悖論: 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例如你回到過去解決命案,結果發現因爲你的出現才導致事件發生。(電影以《時空線索》爲代表。)
星際效應屬於最後一種的命定悖論,主角用了半天,才發現自己所作所爲,都符合"命運發展",因爲有自己這樣子前往外太空,地球人才得以生存,也纔有未來的地球人放了蟲洞給過去的地球人到外太空。
我自己也比較不喜歡這種理論下的電影,因爲主角忙來忙去,通常都是一場空,一切都是註定好的。尼可拉斯凱吉的《關鍵下一秒》就是這樣惹怒了他的觀衆。
這類型的電影還有:
經典的《回到未來系列》、《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未來總動員》、《魔鬼終結者》。
斷背山的傑克很愛接這種電影,貢獻了兩部:《啓動原始碼》、《波斯王子》。
至於每次提到人類不可能超越光速,都會用摺紙理論當作介紹的例子,在丹佐華盛頓的《時空線索》、班艾佛列克的《記憶裂痕》也有出現
港片的話,星爺的《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很好笑的《超時空要愛》。
最後推薦最好看的一部: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目前看過的都推薦,跟三個傻瓜一樣好評:
5. 糧食危機
左撇子一次只分享的五件事,雖然大家可能更好奇跟5有關的「第五次元」,不過左撇子這次就不提這個。
因爲電影到最後也沒有交代這第五次元人類什麼時候達成,又是什麼時候做出來的。在現實社會中,這方便的物理學,已經要到更高階,涵蓋更多理論的 超弦理論 去討論,這邊相當抽象,如果 零維、一維、二維、三維 可以用 點(原點)、線(x)、面(x,y)、空間(x,y,z),再加上時間(x,y,z,t)就會是前面討論的範圍,這邊都還可以想像出來。
維度再上去,就要想像成濃縮成一條弦,把維度都卷在裡面,這邊留給專業的人去討論吧。
我們應該要回過頭,看看電影最開始的設定,看看人類未來會碰到什麼問題,這比較實際,也比較重要些。
《星際效應》的假設是人類會碰到 糧食危機,這個問題在電影《阿凡達》也碰到過,別忘了,阿凡達在科學背景也架構的非常嚴謹,導演詹姆士柯麥隆同時也是NASA的火星顧問。
(討論與介紹在這篇:[電影討論]阿凡達原始設定-星球篇 (2/17 完結篇!))
《阿凡達》碰到的是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到200億需要更多的糧食就算了,人類所製造的污染破壞了土地與海洋,不但無法生產作物,更少的自然資源導致資源的搶奪,戰爭導致更糟糕的環境。
屆時,人類吃的是可以大量製造出來的藻類補給品。
《星際效應》中,頭尾一直呼應着未來人提及地球崩壞的生活,沙塵亂飛,沒有足夠的食物。
不過我們更應該注意的,他的起因是植物的病毒,導致作物難以生長,大片的撲殺。
這看似離我們很遠的未來,未來有沒有機會發生呢? 其實是可能的喔。
雖然很多電影預言病毒會導致人類滅亡,不過病毒如果是導致植物滅亡,人類也會被影響。
2014年4月,東南亞的香蕉感染黃葉病TR4病毒,整片的香蕉枯死,災情蔓延中東、東非,全球香蕉產量大減。
更恐怖的是,這個病毒不是一時的,病毒會讓這塊土地30年都無法種植香蕉,很有可能滅絕香蕉,如果未來類似的情況發生在稻米、小麥或是玉米這種主要糧食作物,那影響更甚。
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但是我們能做什麼呢?
要面臨病毒,首先我們要重視的生物的"多樣性",我們現在爲了追求更好看更甜的水果,都單一種植一種品種,有些物種雖然不起眼,但是他可能保存着可能對抗病毒的基因,所以我們爲了不能追求"經濟最大值",而忽略了少數的力量。只是在商業掛帥的社會下,這種理念難以執行,雖然有保育生存的概念,而且要收存物種一定是組織級來推行,一般的我們很難有貢獻。
不過現在,有這個概念就夠了,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得上。
這個概念只要傳下去,在適當的時機就會用上。
再說,也不只是病毒纔可能讓我們吃不到飯,核能污染或是化學污染都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
越南因爲美軍越戰投的橙劑,幾十年後,他們的小孩很多畸形,他們出口的食物都還是有重度的污染,包括他們的油...
也就是我們最近爆發的油品問題,除了餿油,還可能是污染油。
污染會累積在人體,傳遞下去。
電影有說
"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愛是能夠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物質。
除了愛之外,不要把污染留給未來的子孫吧!
延伸閱讀
[電影討論] 5件事讓你的「地心引力」更好看
[電影討論] 暗黑無界:星際爭霸戰 5件事情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電影討論] 派特的幸福劇本-躁鬱症與挽救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