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東和禪寺 爭列歷史建築
跨年鐘響 ▲東和禪寺鐘樓,在文化人士的爭取下獲得保存,已成爲市定古蹟。(陳信翰攝)
有一○三年曆史的臺北市「東和禪寺」,日前經臺北市文資委員會初步文資鑑定會勘,認爲具文資價值,建議文資委員會列爲「歷史建築」。東和禪寺爲中國式閩南建築,禪寺旁已列爲臺北市定古蹟的鐘樓爲日式建築,二者相互輝映。
財團法人臺北市東和禪寺表示,最早東和禪寺包括目前的「東和禪寺」(前身爲觀音禪堂)、「鐘樓」、「附設佛教學校」(戰後改爲泰北中學城區部)及改建後的「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四部分。如今保留原貌的爲觀音禪堂與鐘樓。
東和禪寺原稱爲曹洞宗大本山別院,日僧初建於一九○八年。一九一二年臺風侵襲,木造本堂全毀,一九一四年重建,臺灣僧侶孫心源和尚於大殿右側興建專供臺灣人禮佛的「觀音禪堂」,爲閩南式建築,即今東和禪寺大殿。
觀音禪堂於臺灣光復後,正式改名爲「東和禪寺」,一九四七年心源和尚任開山住持,完成寺廟登記有案。
民國七十四年東和禪寺土地撥交北市教育局,籌建青少年育樂中心,因東和禪寺具歷史價值,文化界人士發起搶救別院的護寺運動。經協商,在民國八十二年保留鐘樓通過列爲古蹟,但正殿屋頂被拆除。
東和禪寺鐘樓的重要文物就屬懸吊於上層的古鐘,鐘樓做爲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的山門,懸吊其上的古鐘鐫刻銘文與圖騰,得以瞭解當時建廟線索。古鐘以紅銅鑄造而成。
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市府文資委員李幹朗指出,東和禪寺的建築爲臺灣擡樑式(柱少、樑粗)、穿鬥式(柱多、樑細)典型的混合。主體建築結構以紅色磚牆、黑瓦屋頂、石磚地板等中軸線對稱的中國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在市中心鬧區能維持一層樓、三合院的佛寺,極爲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