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校招季:"新一線"城市漸成畢業生目標
2018年5月12日,武漢市2018年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活動舉行。視覺中國 資料
2019校招季,“新一線”持續升溫
進入11月,2019年校園招聘季進行得如火如荼,對於新一批高校畢業生來說,找工作已步入關鍵時期。近年來,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密集出臺引進人才的政策,特別是2018年,無論是在落戶政策還是在購房政策方面,相關優惠政策頻頻出臺。與此同時,企業也紛紛佈局新一線城市。新的政策,效果如何?新一屆畢業生又將“何去何從”?帶着這樣的問題,《工人日報》記者近距離觀察2019年校招季。
新一線城市漸成畢業生目標
“想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不需要總出差。薪酬只要符合行業的平均水平就可以。”從9月開學進入研三以來,來自中國礦業大學2019屆畢業生邢文就開始着手尋找心儀的企業。1個半月,邢文已經投遞出去十五六份簡歷。
“還是想進和專業相關的政府環保部門,或者大型的央企,平臺高,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東西。”邢文告訴記者她選擇留在北京。
和邢文不同,對中國傳媒大學的小劉來說,新一線城市也進入了他考慮的範圍。小劉告訴記者,和周圍大部分同學一樣,他最看重的就是戶口和薪酬。“畢竟現在是應屆生的身份,能夠趁着現在把戶口落下來的話將來會省事很多。而且在大城市,薪酬是一定要考慮的因素。”因此,綜合考慮,他選擇去新一線城市。“工資水平相對較高,而且和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相比,落戶也更加容易。”
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的陳山,老家在昆明,前段時間剛回國準備找工作的她將落腳城市選在了杭州。“這樣的話選擇去面試南京、武漢,或者廣東那邊的工作都是比較方便的,合適的機會也多。”
隨着成都、天津、西安等新一線城市相繼發佈人才引進計劃,不少應屆生將目光轉向此類城市。
“相比於北上廣深,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低,壓力要小很多。”陳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正在爲民生銀行的求職考試做準備。
“現在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時會注重不同的需求,以前可能只有戶口、薪酬等,但這幾年的畢業生會關心年終獎、股權獎勵、轉崗、晉升空間等。”北京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資深HR告訴記者,從近幾年的校招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靈活就業,跨專業、跨行業就業的畢業生都不在少數。
新一線城市的政策空間,爲求職者這些訴求的實現提供了更多可能。
企業佈局新一線城市引導求職走向
據近日專業校招網站梧桐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校園招聘城市崗位競爭指數排行榜中,不僅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更有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迅速崛起,以杭州、成都、天津爲代表的新一線城市近來在戶口、買房等政策上向人才紛紛拋去橄欖枝,受畢業生青睞程度開始迅速追趕一線城市,成爲新的人才聚集中心。
數據顯示,北京崗位競爭指數位列第一,一個崗位可收到75份簡歷;而排名第二的是新一線城市杭州。
“杭州不僅景色宜人,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從2017年開始,杭州爲了吸引畢業生,不僅開展快速落戶政策和人才補貼,而且諸如阿里巴巴等大的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成爲吸引畢業生流入的重要原因。”北京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分析說,新一線城市受到畢業生青睞,除了政策優勢外,和不少大企業紛紛佈局新一線城市息息相關。
今年以來,蔚來汽車、OPPO、快手、亞洲航空、科大訊飛等快速發展企業集中落地新一線城市受到行業內外廣泛關注。夢想加空間創始人溫夢飛表示,新一線城市人才政策突出、辦公空間體系完善、投融資服務更爲便捷,創新創業的平臺優勢更適宜新經濟發展。
2018年9月26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要着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打造“雙創”升級版。
與一線城市的發展瓶頸相比,新一線城市在土地價格、人才集聚、消費市場等方面的後發優勢正在釋放,新一線城市的魅力不斷提高,吸引着不少快速成長的企業乃至知名企業入駐。
一線城市競爭激烈背景下的理性選擇
2018年畢業生人數已達到820萬人。在今年3月移動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佈的《2018旺季人才趨勢報告》中,數據顯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在人才求職的行業選擇和企業職位供給上帶來明顯的影響,以互聯網爲代表的高新產業再次進入人才最緊缺的行業前五,“互聯網+”醫療、教育等相關新興產業集羣,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人才緊缺。
“互聯網屬於朝陽行業,近些年的校招規模一直是擴大的。”某大型O2O企業HR王倩告訴記者,由於近些年互聯網公司發展加速,人才需求加大,初級崗位需要更多的應屆畢業生。
儘管應屆畢業生具有一定優勢,但多位企業HR也對記者表示,當前的就業形勢對應屆生整體來說並不樂觀。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人才需求,儘管目前互聯網企業的應屆生需求量大,但同時其供給量也在上升,競爭壓力並沒有減小,甚至更加激烈。”王倩舉例說,在招聘內容運營、市場營銷等實操崗位人才時,以前企業大多隻會注重應聘者的實習經歷是否和崗位相關,現在則更要求其實習所在的公司背景和具體工作內容。
“如果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實習經歷的話,可能意味着應聘者所經歷的挑戰和承壓能力更強,受過的訓練也更爲系統。”王倩說,“而對技術崗位而言,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畢業的應屆生不少,門檻自然提高,學歷和學校背景十分重要。”
某建築類國有企業子公司負責人則表示,由於企業規模擴大和公司離職率高,近幾年校招規模始終保持在一二百人的規模,“我們的校招是解決天津戶口的,現在不少學生會選擇這樣的新一線城市。因此我們基本在面向知名大學招聘時就能達到所需的人才數量,招聘門檻是一直在提高。”
相比之下,製造業等行業人才漸趨飽和,需求量下降,同時也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國企來看,不同性質的國企面臨的發展形勢不同,校招的規模也會有差別。”某國有紡織企業的人事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企業位於北京,隨着近些年進京戶口指標的縮減,企業在不斷調整校招規模。
面對一線城市就業空間的緊張,到新一線城市則成了不少應屆畢業生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