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爲壽命的決定期,如果走路有這5個表現,一般會長壽!
走路,是最能反應一個老年人狀態的,特別是70歲的老人,身體到底好不好,走兩步就能看出來,舉個例子,同樣是兩個70歲的老人,其中一個走路時昂頭挺胸,步態穩健,這樣的老人看上去就給人一種特別精神的感覺;再去看另外一個老人,走路時要是不依靠柺杖或是別人的攙扶,往往東倒西歪,根本走不穩,這樣的老人,走路時耷拉着腦袋,甚至佝僂着身子,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走得穩一點,這樣的老人,往往給人一種風燭殘年的感覺。
兩個老人一對比,究竟哪個更易長壽,答案一目瞭然。
70歲,對於老年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古人曰,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自古以來,七十歲的人從來就不多見。在古人看來,七十歲已經算是生命的極限了和長壽的極點了。
但現在,由於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國人的人均壽命已經輕鬆突破70歲。不過,70歲仍然是一個壽命決定期,到了70歲,老人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都會增加,這些疾病有可能成爲長壽路上的絆腳石和攔路虎。
70歲只是一個小目標,到了70歲,要想往長壽路上邁進一步,那麼就必須具備一些特徵,其中,走路是最佳的衡量方式之一。
1、70歲到了,每天能走5000步左右的老人,更易長壽
生命在於運動,同樣適用於老年人,可是老年人應該選擇怎樣的運動方式呢?
走路,無疑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
走路,屬於低強度運動,而且走路能夠鍛鍊整個身體的協調能力,包括大腦、五官、心臟、肺部和四肢,所以走路對於身體的鍛鍊是綜合性的。
如果身體很好的老人,每天走5000步是沒問題的,但也要注意,並不是越多越好,很多老人認爲走路越多越好,卻忽視了一個細節,過度走路很容易損傷膝蓋的健康。
有些老人因爲身體不好,每天很難走到5000步,因爲步數太少,又很難達到一定的鍛鍊效果。
2、70歲到了,走路時步態依然穩健的老人,更易長壽
沒事走兩步,沒事走兩步!這五個字還真能反映健康狀態,一個身體健康的老人,走路時步態是很穩健的,因爲走路需要全身的協調,可是如果飽受各種疾病的困擾,活動就會受限,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的走路,可能也難以完成。
3、70歲到了,走路時沒有異常的步態,更易長壽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走路的時候往往有異常的步態,比如有人有跛行,有人有剪刀步態,有人有偏癱步態,有人有醉酒步態,當出現這些異常步態的時候,往往提示被某種疾病或多種疾病所困擾。
相反,如果走路時沒有異常的步態,那麼這樣的老人,往往更易長壽。
4、70歲到了,走路時沒有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的老人,更易長壽
人老了,非常容易罹患心臟或肺部疾病,如果比較嚴重,就會造成老人活動能力下降,因爲活動的時候需要消耗氧氣,肺功能下降後,氣體交換出現異常,心臟出現問題時,不能給活動提供更多的血液,都會導致活動受限。
所以,很多心肺不好的老人,可能走不了幾步路就氣喘吁吁,必須要停下來休息,如果連100米都走不了,那麼往往提示心功能或肺功能已經很差了。
5、70歲到了,走路時沒有異常的膝蓋疼痛或活動障礙
走路時,膝蓋的作用至關重要,膝蓋是負重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好的話,才能支撐去走路,如果膝蓋出了問題,那麼走路無疑肯定會受到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