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人說過的這9句話讓父母很受傷

你說過什麼話,讓父母很受傷?快來說說吧!

本站教育頻道綜合訊 據長沙晚報報道,要按時吃飯,別總吃零食。”“知道了,囉嗦。”

“什麼叫微博?粉絲是什麼啊?”“說了你也不懂。”

“我們那個時候從來不這樣……”“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啦,都什麼年代了。”

父母問你什麼時,你對父母說過這樣的話嗎?你的孩子是否對你的問話這麼不耐煩?近日,網上流傳一個帖子,列出了不要對爸媽說的9句話,受到網友熱捧,更引發很多年輕子女反省。加上熱映影片《桃姐》的親情故事,更是觸動了不少人的“孝神經”。記者調查發現,90%以上的年輕人說過這9句話中的一句或是幾句。專家表示,父母的“囉嗦”、“多事”其實都是對孩子的一種愛,作爲子女,面對漸漸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

網上熱帖

這9句話不要對父母說

以下是網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對父母說的9句話:

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囉嗦;

2.有事嗎,沒事我掛了;(父母打電話,也許只想說說話,我們能否理解他們的用意,不要匆忙掛了電話?)

3.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4.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經力不能及的事,我們因爲關心而制止,但這樣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無用。)

5.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父母的建議,也許不能起到作用,可我們是否能換一種迴應的方式?)

6.叫你別收拾我房間,你看東西找都找不到了;(自己的房間還是自己收拾好,就算自己不收拾,也不要拂了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麼我知道,別給我夾;(盼着我們回家的父母,總想把所有關心融在特意做的菜裡,我們默默領情就好。)

8.說了別吃這些剩菜了,怎麼老不聽;(父母一輩子的節約習慣,很難改,讓他們每次儘量少做點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別說了,煩不煩。

發帖者說,這些話,也許說者無心,卻可能讓聽者傷心。請體諒我們的父母,作爲子女,我們都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

記者調查

九成受訪者說過這些話

“貌似我都說過,該打該打。”網友@嘟嘟臉眯眯眼慚愧地說,“老媽,對不起。”

記者昨日在一個大學生QQ羣中做調查時,90%的受訪者表示說過以上9句中的一句或幾句話,其中很多人喜歡說第1、3、5、8句。“不讓吃剩菜是爲父母好啊,沒什麼問題吧。”長沙河西某大學大三學生李強說,“他們那一套早過時了,這也是事實。”他認爲,90後年輕人和父母在很多觀念上差距比較大,這也屬正常。

“看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些話帶來的傷害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以後要注意,做個聽話孝順女兒。”網友@馬睡睡感嘆,仔細想想,這些有口無心的話真的會讓父母傷心,給父母帶來傷害。

不過,也有人認爲,其實子女也是一種好意,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我都沒說過。我會說,自己能搞定,放心好了。”26歲的婁底女孩小玉自豪地說,就算有這樣的想法,她也會換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比如有些解釋不清的時候,我就會開玩笑說一言難盡。”

第二頁:沒有辦法溝通PK兒子對我怎麼沒一點耐心

子女說

沒有辦法溝通,有代溝

從小嬌生慣養的小冥生活中有些挑剔,特別是對家人,經常不耐煩,發脾氣。“我是1991年出生的,父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整整相差了三個年代,交流起來確實有點困難。”小冥說,他特別喜歡說這樣的話——“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拿那些老一套來教育我。”爲此,他經常和母親起爭執。

有一天,說起戀愛的話題,母親提醒他:“你將來找女朋友一定不要找比你小太多的,不然你處處都得讓着她,你看電視劇裡……”還沒等母親說完,小冥立刻反駁道:“你知道什麼呀,電視劇裡的東西你也相信,誰說年齡相差大就一定不幸福?”母親還想舉幾個例子,看到小冥不耐煩的表情,把話嚥了回去。

總拿我當小孩,太囉嗦

25歲的超超在長沙上班,每次給在老家邵陽媽媽打電話都會上演這樣的一幕:“媽媽,我想你了。”開始溫馨甜蜜,交談甚歡;“嗯,嗯……”中間言歸正傳,談起正事;“知道了,知道了。哎呀,知道了!”接着聲音越來越大,語氣越來越不耐煩;“還有事兒沒,沒事兒我掛了。”最後不歡而散。

“她什麼事兒都不放心,我都多大了,還拿我當小孩子。”超超是獨生女,生活中大小事情都會告訴母親,母親又是個苛求完美的人,事無鉅細都要反覆叮囑。母親的囉嗦經常惹得她大發脾氣。要不要買哪件衣服、要不要報個健身項目……這些小事都可能成爲母女爭吵的導火線。“我要是不告訴她,擅自做主,她又會不高興,好像我不尊重她似的。跟她商量吧,因爲觀念不同經常爭吵。”超超對此很是苦惱。

父母說

兒子對我怎麼沒一點耐心

小時候我教你們認字讀書,現在讓你們教我點東西就這麼不耐煩了啊。”遭遇子女的拒絕後,朱女士生氣地說。想起孩子們小時候,她花了多少心思和精力去教他們生活、學習、爲人處世。現在,自己年紀大了,有些新事物需要向孩子們學習時,他們卻這麼沒耐心。

她曾經要求上高中的兒子教自己上網,被兒子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你學不會。你學這有什麼用啊?!”兒子一句話把她氣得夠嗆。最後,還是一位鄰居教會了她上網。

女兒和我經常沒話可說

“你現在怎麼變得這麼沉默了,小時候話可多了,經常逗周圍人開心。”和女兒一起吃飯時,湯女士有些傷感地說。她和女兒待在一起,就像房間裡只有一個人似的,經常是她一個人在自言自語。

對此,女兒也覺得無奈,“我就是這種性格啊,她又不是不瞭解,就是覺得沒什麼話說。”有時候同一件事湯女士會重複講很多遍,話題永遠只有這幾個:“要吃早飯,出門記得關煤氣天冷了要穿暖和……”“我這是關心女兒啊。可女兒爲什麼不領情呢,不喜歡跟我說話呢?”湯女士對此很是不解。

專家說

這是一種親子溝通障礙

“子女常對父母說這些話,其實是一種親子溝通障礙。家長與子女之間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關係,隨着孩子逐漸長大,這樣的障礙會讓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不能相互瞭解,相互理解。”長沙市心理學會親子專家劉立京分析,習慣說這幾句話的子女,如果是未成年人,很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家長永遠把孩子當成孩子,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態自居。而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家長越來越跟不上孩子的節奏。另外,家長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爲孩子去考慮,沒有給孩子應有的自尊。”

對於成年的孩子來說,應該多理解、尊重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肯定都是爲了孩子。“理解尊重父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80、90後的成長環境跟父母當年的成長環境有着天壤之別,子女應該多去了解自己父母成長的故事,從內心裡去感受父母對子女的一些行爲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劉立京建議。

網友留言

@朱柏林的微博:看了這個帖子,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一個月回家一次一定要堅持。

@儋爾-Don:其實還有更多的話不能衝父母說。好好孝順父母吧。

@蘇琳:每個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永遠不要對爸媽說這樣的話。

@安可_我的世界: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是好意,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m-mtx:小時候嫌媽媽囉嗦,煩,想要自由。長大了,不在家的時候,卻開始覺得被囉嗦也是種幸福。想媽媽,想回家了。

@我叫辛小星:對父母當然要尊重,最好不要對自己在乎的人說這些話,不要不耐煩,不要覺得自己很強。

@黃豔072 :有爸媽是多麼幸福的事!爲什麼要氣他們,善待漸漸老去的父母和長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