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七成醫藥股跌了兩年多,哪些細分板塊和風險值得關注

結束了過去幾個交易日連續大漲後,10月9日,A股醫藥生物板塊中的493只個股,有九成以上個股出現下跌;跌幅超過10%的,佔了整個板塊比例四成以上。

本輪醫藥股集體反彈,是從9月27日開始的,截至10月9日,依舊有134只個股股價復權後漲幅超過20%,佔比近三成。

回顧醫藥股上一輪的大牛市,是發生在新冠疫情期間的2020年至2021年,但從2022年後,整個板塊股價普遍進入調整。

從2022年至今這兩年多時間內裡,醫藥生物板塊內仍有近七成醫藥股復權後的股價累計呈現下跌,累計跌幅超過30%的,佔了整個板塊近五成,具體看個股,跌幅最大的十隻個股分別是*ST龍津(002750.SZ)、美迪西(688202.SH)、康希諾(688185.SH)、普利製藥(300630.SZ)、鍵凱科技(688356.SH)、博騰股份(300363.SZ)、司太立(603520.SH)、潔特生物(688026.SH)、諾唯贊(688105.SH)、金迪克(688670.SH),跌幅均超過75%。

目前有不少券商唱多醫藥股的超跌反彈行情。

長城國瑞證券在發佈的週報中認爲,醫藥生物行業估值仍位於歷史估值底部,在系統性上漲行情,具有較大的估值修復空間,建議持續關注前期超跌、具有創新性、成長性的公司。

中郵證券在週報亦認爲,從當前PE(TTM)來看,A股醫藥32倍,港股醫藥23倍,此前的持續下跌已經脫離基本面,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將加速推動板塊估值修復。

信達證券表示,覆盤2014年至2015年醫藥牛市,可劃分爲4漲3跌,在第一輪上漲過程中,醫藥商業漲幅最大(期間漲幅達33.15%);在第二輪上漲過程中,醫藥商業漲幅最大(期間漲幅爲9.39%);在第三輪上漲過程中醫療服務板塊漲幅最大(漲幅達77.9%);在第四輪上漲過程中,醫療器械漲幅最大(漲幅達49.23%)。

“在順週期行情下,可以重點關注醫療消費相關投資機會,諸如醫療服務(終端醫院)、線下藥店、消費器械等。此外,預計從10月下半旬開始,上市公司將逐步發佈3季報,可關注3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個股。”信達證券認爲。

中航證券表示,醫藥板塊經歷長時間回調,已經處於估值、政策、情緒觸底階段,伴隨本次寬鬆貨幣政策密集出臺,短期內板塊或全面迎來報復式反彈,“創新”及“估值修復”或成爲主要關鍵詞。中期來看,板塊內部分化趨勢明顯,創新能力強、核心競爭力突出、具備規模優勢的龍頭型企業將會持續受益。後續建議重點關注,一是在重點疾病領域具備豐富研發管線儲備和強大商業執行能力的製藥企業;二是受益自主診療、門診統籌和市場集中度提升的連鎖藥店龍頭企業;三是兼具消費和院內需求的醫療服務行業。

有醫藥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短期內,醫藥股反彈能維持一段時間,其中較爲看好創新藥細分板塊,當前國內支持醫藥創新,再加上醫保談判價格體系日趨成熟,這些爲創新藥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利好真正有創新的藥企,但當前整體醫藥股要回到2021年前的高位,就很難了,因爲當前的環境是基於新冠疫情背景,社會對醫藥行業關注度空前。

值得一提的是,10月9日晚間,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之際,A股醫藥生物板塊有九家企業已經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其中部分企業是提示股價漲幅過快風險。

如小方製藥在公告中表示,經公司董事會自查及發函問詢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再如益諾思也表示,經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未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未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