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機熱潮席捲資本市場 券商分析師:發展面臨訓練成本昂貴等挑戰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楊夏
在被業內稱爲AI(AI-capable smartphone)手機元年的2024年,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已官宣要着力佈局AI技術,並推出AI手機產品,就連遲遲未公佈AI技術進度的蘋果也於近期對外表示,公司正在積極開發生成式AI軟件功能,將在iOS 18中引入由大型語言模型支持的新Siri功能。
AI手機的熱潮也影響到了資本市場。近期,“AI手機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其中,福蓉科技(603327.SH,股價16.85元,市值114.19億元)已連收5個漲停板,卓翼科技(SZ002369,股價5.05元,市值28.63億元)三連板等。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積極在互動易上回應有關AI手機的業務情況。其中,長信科技(SZ300088,股價5.58元,市值137億元)稱:“OPPO Find N3 Flip及OPPO Find N3機型都屬於AI摺疊屏手機,它們使用的UTG產品均爲公司子公司東信光電獨供”。共達電聲(SZ002655,股價10.63元,市值38.87億元)表示:“公司MEMS麥克風、揚聲器、受話器等產品都可以廣泛應用在AI手機、AI PC產品上面。”
不過,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現在手機芯片都有NPU(神經網絡處理器),所以AI手機相比傳統手機,主要是軟件的問題,要把大模型放進去,但對供應鏈來說差別不大。另外,AI手機還面臨訓練成本昂貴等挑戰。”與此同時,Canalys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智能手機總出貨量中,僅有不到5%爲AI手機(出貨量約6000萬部),AI手機將對供應鏈公司業績帶來多大提升,仍要打上一個問號。
什麼是“AI手機”?
與PC不同,智能手機端側對於AI的應用已有了相對較長的時間,例如:文章摘要、生成文案/文章、智能快速搜索圖片、即問即答、個人助手、AIGC消除等等,這使得“AI手機”成了一個廣泛且模糊的概念。
在生成式AI模型爆發的當下,“AI手機”應該滿足哪些條件成爲外界關注的重點。
在Canalys看來,“AI手機”應該滿足的最低要求包括:“SoC(系統級芯片)應包含能夠加速AI任務的專用單元。(例如,高通Hexagon、聯發科APU、Google TPU);智能手機應能夠在端側運行LLM(例如,Google Gemini、三星Gauss)和其他生成式AI模型(例如,Stable Diffusion);端側LLM的推理性能應快於成人的平均閱讀速度,相當於10 token/s;使用端側AI生成圖像的時間應小於2秒。”
站在終端廠商的角度,近日榮耀CEO趙明也分享了他所理解的真正AI手機。“應該包含四個層級:系統層、單機層、應用層和網絡層。其中,系統層涉及跨設備、跨操作系統,用AI來使能;單機層則是用AI來重構操作系統;應用層關注AI在手機上的應用,如摳圖、拍照渲染等;而網絡層則涉及網絡側的AI、網絡大模型在手機上的呈現。”
此外,他還直言稱,現在很多商家都集中發展第三和第四個層面,而手機商家的核心能力和價值在於第一個和第二個層面。
在大多數廠商的資源投入下,目前也出現了一些端側AI功能的用例。具體來看,在硬件優化方面:AI可以根據用戶行爲或場景爲操作系統提供幫助以優化電池壽命或相機成像;在圖像和視頻編輯方面:除了消除物體和智能摳像之外,用戶還可以利用AI驅動的功能獲得更心儀的照片以及更好的視頻編輯體驗,如自動顏色校正、背景替換等;內容摘要方面:AI將能夠從各種格式(例如,音頻、視頻、電子郵件附件)的長篇內容提取內容,生成簡潔的摘要等等。
不過,更多廠商更理想化的功能是,AI助手可以深度集成於操作系統,擁有理解與預測用戶需求的能力,進而爲實現無縫銜接的跨應用服務提供支持。或許,隨着各方不斷完善AI能力,手機化身私人全能助理的功能會很快出現。
AI手機發展面臨訓練成本昂貴等挑戰 資本市場已聞風而動
雖然處於AI手機發展的前期,但敏感的資本市場已經率先做出反應。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包括卓翼科技、福蓉科技、佳禾智能(300793.SZ,股價15.67元,市值53.03億元)、聯創電子(002036.SZ,股價8元,市值85.48億元)、歐菲光(002456.SZ,股價9.53元,市值310.47億元)等在內的多家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紛紛在互動平臺上對AI手機業務進行了迴應,也有部分企業進行了澄清。
其中,福蓉科技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爲具有AI功能的谷歌Pixel 8和三星S24手機提供鋁製中框結構件材料,與AI功能直接相關的芯片無關;2024年1-2月前述產品佔公司主營收入的比重爲19.15%。因訂單週期問題,不排除全年訂單存在下降風險。中京電子(SZ002579,股價8.31元,市值50.91億元)稱,AI手機、AI PC等新興領域屬於公司PCB產品未來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公司正加強與相關客戶的溝通、合作、項目推進中;中科創達(SZ300496,股價61.62元,市值283.5億元)表示,公司擁有深厚的操作系統+端側智能的產品和技術,包括在AI PC和AI手機領域的產品和應用。相關的產品和項目正在推進中。
但也不乏一些供應鏈企業進行了澄清。其中,卓翼科技稱,公司暫無AI手機方面的業務;聯創電子表示,公司產品未區分AI手機和智能手機的應用;電連技術(300679.SZ,股價39.1元,市值165.15億元)則坦言,公司的相關產品可以用於目前發佈的AI手機,但目前AI手機與非AI手機在射頻連接部分設計上尚沒有太大變化。
可以看出,一些所謂的“AI手機概念股”與過去傳統的消費電子板塊概念相差並不大,而未來AI手機要突破的必須是算力、算法等核心部件。此外,在上述券商分析師看來,AI手機目前發展最大的問題之一爲訓練成本昂貴。“手機廠商投入很難回本,3年折舊再加上電費、運營費等等。”
去年11月vivo副總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曾對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透露,“vivo在AI方面已經做了六年,每年要二、三十億元的投入。”並且,在這種投入力度下,算力緊缺的挑戰也非常大。“英偉達芯片雖然攢了一點點資源,但缺口也很大。大幾千億的模型矩陣的訓練處於暫停狀態,只能支持百億、千億、十億的模型同時在做。”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稱,三星此前推出的新機S24系列所特地宣傳的AI功能,可能會面臨部分收費的情況。據財聯社援引藍鯨財經消息,一位位於北京市西單大悅城三星授權體驗店的銷售稱,“現在購買S24的話,登錄WPS,在2024年7月30日以前,第一次領取WPS AI權益開始內的180天內可免費重複領取,此期間可以免費使用。領取成功後的有效使用期限是7天,全國的官方門店都是一樣的要求。”
對此,3月13日下午,記者聯繫三星方面瞭解情況,對方明確迴應:“目前都沒收到要收費的通知。”但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三星在推出主打AI概念的手機Galaxy S24的官方新聞稿中,有一行小字標註道“目前用戶可免費使用Galaxy AI功能,但未來三星可能將其部分或全部AI功能變更爲有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