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得起祖宗”當成紀律的包子鋪,憑啥一月賣出100萬個?店裡常態,吃好打包幾十只帶走!

好店好食

風物發現官 呂磊

都市快報 美食記者

“杭州吃什麼”主持人

黃公望已經老了,已經沒有辦法雲游到遠方和更遠方。

他租下一條小船,沿富春江而上,行至不遠,就到了桐廬,山川漸深,他喊停船工,稍息片刻,只見江上霧嵐迷濛,遠山水墨點染,黃公望不禁心有慼慼焉。

有人研究過,黃公望的傳世長卷《富春山居圖》,所繪內容,桐廬境內的富春山水佔其八,富陽佔其二。

可想而知,桐廬山水有多美。

在我看來,桐廬有“三寶”:第一寶,嚴子陵釣臺,代表文人士大夫不慕富貴,山高水長的先生之風;第二寶,“藥祖聖地”桐君山,傳遞的則是結廬隱逸,懸壺濟世的慈誠精神;第三寶,是桐廬的美食。

桐廬菜是耐人尋味的,充滿着鄉野、山谷、溪澗、江灣的多樣性,這裡有豐富的食材,有很民間的治饌手法,包括桐廬的小吃,也令人津津樂道。

王磊,桐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畢浦小籠包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畢浦小籠包第四代傳承人:王磊

2019年,王磊帶着發揚家族小籠包製作技藝的使命,來到杭州,開出了第一家“王繼蓮小籠店”,主打桐廬非遺“畢浦小籠包”。

王繼蓮是他的姑媽,第三代傳人,王磊的技藝是從姑媽手裡傳承下來的。

▲畢浦小籠包第三代傳承人:陳志建與妻子王繼蓮

桐廬畢浦,有一老街,依山傍水,早年是水陸要道,山民要將山貨沿分水江往外銷,都得從此過,外面的客商進來,也要在此打尖留宿。

曾幾何時,畢浦老街商鋪林立,其中有一家“老陳包子鋪”,以皮靚、餡鮮、味美聞名,這就是畢浦小籠的起初。

賣包子的老陳,人稱“翹鬍子”,1891年生人,19歲出來闖蕩,把包子鋪經營得聲名在外,陳家也世代爲業。

1991年,第三代傳人陳志建接過家業,與妻子王繼蓮一起經營包子鋪。夫婦倆起早貪黑,靠賣包子,蓋了房子,養了子女,算是過上了殷實的好日子。

陳家的小籠包,用料足,麪皮軟,肉餡飽,還有特製的米醋黃辣醬,兩口一個,胃口大開,飢腸不再,一本滿足。

2018年,畢浦小籠入選桐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氣更響了。

如今在桐廬街頭,遍地都是“畢浦小籠”,但最正宗的,還是老陳家的。

動作可以模仿,招牌可以盜版,傳承有序的歷史無法復刻,這是時間沉澱的光華,於是那般耀眼,那麼得民心。

起初王磊在杭州開店,王繼蓮把自己的大徒弟派過來親自坐鎮,陳志建則對侄子耳提面命:“家傳的手藝,要真材實料,馬虎不得,口碑搞壞了,丟的是祖宗的臉。”

第一家老店開在塘萍路方家花苑的沿街店鋪,馬路對面就是東方福邸,幾步路邊上就是城西銀泰,地鐵5號線萍水街站A口出來右拐走走幾百米,很方便。

進門就是三位阿姨,一張長臺操作,一位阿姨揉麪團,一位擀麪皮,一位包包子,排滿一籠屜,上爐子現蒸,一屜一籠疊着一屜一籠,壘得高高低低,氤氳蒸籠。

到店吃,則蒸熟現給你上,熱騰騰燙嘴吃。

我在現場試吃了,一籠8只,熱騰騰連小蒸籠一起上桌。

趁着燙口吃,第一口咬細口一點,讓熱氣散掉,一小團肉餡探出腦袋,第二口,肉香味濃郁,汁水鮮美,打一小碟醋,蘸醋吃,又是小籠包的另一種靈魂打開方式。

外賣的,發往外地的,蒸至七成熟,置於一個個大托盤,以風扇吹涼,吹去蒸籠新出來的熱氣潮氣,吹至小籠包不黏,再速凍。

約莫七成熟,包子將熟未熟之際,迅速急凍,發外地。

次日拿出來,水先燒開,再放入小籠包,蒸個12分鐘,則味道最鮮美。如此,與到店吃相比,還原度最高。

很多附近客人來,直接拿這種可以封口的塑料袋40只一袋40只一袋地打包走。

劉女士是在附近銀行上班的,這天中午進來就跟大姐說要打包5袋,我問她怎麼一口氣買這麼多,她呵呵笑道,都是幫同事帶的。同事老抱怨早餐沒東西吃,劉女士就推薦了這家小籠包,還幫忙打包捎回去。

像劉女士這種自己吃過,經常要來吃,還安利給自己同事的“自來水”,比比皆是。

獲得廣泛認可,肯定是哪裡做對了。

“光是找肉就找了很多地方,龍遊、麗水、桐廬、嘉興……土豬肉只能算是一個品種概念,真正的土豬應該是過去農家自養的,一年可能一戶人家就一頭兩頭,吃的是蘿蔔青菜剩飯菜,但是這種土豬肯定供應不了市場的,不現實的。”王磊說。

多方尋找比對,王磊最後鎖定了桐鄉華騰農業科技公司的豬肉。

做包子,須是腿肉加五花,肥瘦比一般是三七開,三肥七瘦,既有精瘦度又有油脂,口感最好。肉餡新鮮,是不凝固的(絕非凍品)。

傳統手藝包給你看,就是家裡怎麼包就怎麼包,你家裡包包子要擀麪皮吧,要剁肉餡吧,要一勺一勺把肉包進皮子吧,再捏成包子吧,這才叫包包子。

現在很多是機器操作,現成的皮子,冷凍的肉餡,那味道肯定不一樣的。

“我們的肉都是每天早上四點半到五點送到店,都是整塊肉送過來,眼皮底下不敢造假。再好的合作商也有賣不掉的部位,槽頭肉啊這種,如果打好肉泥過來,萬一摻雜了一些別的不好的肉,我怎麼對得起客人,怎麼對得起我這塊非遺招牌?”王磊很直爽,敢講,也實在。

他拍拍胸脯說,自己的包子除了油、鹽、醬油、味精,其他再不加任何調味。

“老百姓爲什麼不相信外面吃的東西?我跟你說,市場上什麼都有,有些做配料的,類似酵母抽提物,能夠提鮮,去除異味,還能放大餡料本身的風味。還有膨鬆劑啊、麪粉還原劑啊什麼的,這種就是科技與狠活。”

“可能一時半會是吃不死人的,但是長久以往怎麼可能健康啊你說是不是?”

在王磊心目中,自己雖然只是做區區小籠包這樣的小吃,但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家族傳承幾代人篳路藍縷才取得的這塊非物質文化遺產招牌。

還是姑父那句話:“馬虎不得。”

但是做生意講時運,2019年杭州首店纔開張2個月,疫情就來了……

“那幾年真不容易,我都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王磊坦言。

橫豎反正是挺過來了,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實體店的阻斷,反而讓他通過社區團購等形式,打開了線上銷售的一條路。

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是去年亞運會期間,桐廬是亞運會的馬術分賽場,作爲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王磊帶着團隊,不僅做了展示,也現場製作並給各國友人品嚐,讓大家感受一把老陳家百年小籠的風采。

現在,王磊已經在杭州開了四家店,桐廬本地還有一家老店,北京四月下旬也會開出第一家店,像北京工人體育館也會賣他家包子。

線下線上加起來,他們現在一個月要賣100多萬個小籠包。

東西好,就有底氣。

快報優享價

30只裝,優享價69元,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