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機藏進內衣,這樣的作弊太小兒科了

1,

科技改變生活,高考竟然可以用搜題軟件作弊

事情是這樣的,6月7日數學考場上,某考生將2021年全國新高考一卷數學卷拍照上傳至小猿搜題APP上,更離奇的是上傳的試卷上居然還有考生吳某某的姓名

就這樣,這位懂得利用科技的考生被工作人員發現後截圖舉報,取消了高考資格,甚至會面臨牢獄之災。

事發後,引發輿論譁然!大家都好奇這位吳某某,是怎麼把手機帶入考場的呢?以及,不是會屏蔽信號麼,爲什麼還能上傳成功。也有網友笑稱,這算是吳某某自投羅網。

隨着官方通報,我們知道了吳某某將手機藏在薄內衣中帶入考場,而監考人員存在入場安檢和監考失職問題,至於爲什麼有信號或者是否存在團體作弊行爲,還要等近一步調查。

2,

不過,該考生採用的將吳某某藏入內衣的做法,讓我想起了我曾在書中看到的古代科舉作弊的方法

衆所周知,科舉考試是古代學子入仕的核心方法,通過科舉考試能改變個人、全家乃至全族的命運,多少寒門子弟通過這條路走向社會上層。

也因如此,古代朝廷不僅對科舉中舞弊的行爲十分痛恨,還制定了相應的懲罰機制,一旦在科舉考試中作弊被發現,殺你沒商量,最極端措施是腰斬,連因科舉作弊受到牽連的官員都會罷官流放。

然而被處死的風險依舊擋不住人的邪念,總有人鋌而走險,爲了可以獲得好成績,這些學子們的作弊方法可謂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最簡單就是懷藏,就是和吳某某一樣,就是把參考資料藏在身上或者物品裡帶入考場,俗稱帶小抄。

以前科舉一考好幾天,由於可以攜帶吃食、蠟燭、餐具等入場,所以就有了把四書五經塞在饅頭裡、縫在衣服夾層以及塞在蠟燭裡等比較“粗放”的作弊方法。

還有高手通過縮寫,將四書五經的精華濃縮到《四書典倉》中。

現收藏於寧波教育博物館的《四書典倉》,分爲上、下兩冊,每冊長7.5釐米,寬6釐米,厚約0.7釐米。書冊內容包括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的主要內容,共計11萬餘字,寫字用的是老鼠鬍鬚特製的“鼠毫”。

據寧波教育圖書館主編胡審嚴說,這種書不見得是給那些不學無術的考生用的,更多是給那些熟悉“四書”內容,只因爲臨場緊張而一時忘詞的考生提醒用的。

說實話,用這種作弊手段,你眼神不好你抄都不知道怎麼抄。

3,

前面說的還都是小兒科的,真正的高手還在後面。

有一些化學高手,利用銀鹽遇熱會變黑的現象,把衣服的夾裡密密麻麻用鹽水寫滿字,進入考場後,點蠟燭用火一烤,文字就顯現出來了。

比銀鹽更高端的是用烏賊汁作弊,將需要夾帶的內容用烏賊汁書寫在褲子的夾層上,然後塗上爛泥巴,入場之後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現了。據說烏賊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字跡就會自行消退。這種辦法既可以抄得文章,又可以毀滅證據。

想想,這麼有才華的考生,別考科舉了,去邊關搞情報工作不更好嘛。

還可以場外救助,考生平時訓練飛鴿傳信,考試時,家人鴿子進考場,讓考生把試題寫在紙條上,讓鴿子帶回家,然後聘請若干寫作高手,寫好文章,再寫在紙條上讓鴿子帶進考場。

可以說,吳某某作弊的方法就是借鑑了懷藏和飛鴿傳書,只可惜收到消息的不是家人,導致了作弊失敗。

這些高科技都是大戶人家纔可以完成的,那沒錢沒勢力的考生在遇到搜身時怎麼作弊,只能將小抄塞入肛門,躲避搜身了。

你別不信,《古今譚概》中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名考生用防水的油紙做成小抄,卷緊了用細線綁着頭,塞在了自己的肛門裡,但還是沒躲過檢查人員的搜查,被人拉着細線,把小抄拽了出來。

4,

當然,以上的這些和以下的比起來只是小兒科,以下我要講的纔是作弊的高端手法。

鄉試會試可以買通考官得知考題,但殿試是皇帝出題,別人無從知曉,你不能買通皇帝吧。但即便這麼難,還是有人能挑戰極限。

簡單的可以買通皇帝身邊的太監,從廢紙堆裡分析出題目。而高手中的高手,比如和珅,他就能從皇帝在讀什麼書,出題期間跟別人談過什麼話題,就能猜出題目。

那沒有能力接觸主考官,只能接觸監考人員的考生呢,可以通過換卷或者替考來完成作弊,

換卷就是考試時隨意答題,交卷後,早已經買通好的書吏,會將優秀考生的卷首裁割替換成作弊者。當然,這種方式還是有一定風險,畢竟被換卷學生如果有一定勢力,你的作弊方法太容易被查出來了。

相比之下,替考就安全多了。古代沒有身份鑑別系統,准考證也沒有照片,只有生理特徵的抽象描述,由此給替考留下了空間。所以,古代科舉案件一直多發。

甚至,連魯迅的爺爺周福清也有科舉作弊的行爲,光緒年間,周福清參加浙江的鄉試,他本想收買考官,卻沒能成功。好在周福清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投案自首,同時,在作弊過程中沒有影響到他人,因此,官府考慮從輕發落,只是判處他秋後處決。

但是,因爲周福清案的影響,魯迅的父親被剝奪了終生應試資格,這也使得他們的家族漸漸衰落。但其長孫魯迅也因此認識了個道理:中國人需要醫治的是靈魂而不是身體,於是棄醫學文。

5,

其實,科舉考試最犀利的作弊,不是考生採用了什麼手段,而是主考官們爲了利益,自上而下的作弊。

朝堂之上的官員爲了培養自己的勢力,往往會授意主考官甚至親自擔任主考官在科舉考試中選拔同窗、同鄉進入朝堂爲官。

有人問科舉考試的閱卷不是會封住姓名麼,怎麼能正好選中自己人呢?很簡單,古代考生水平,地域性所體現出來的差異極大,而不同的教師教授出來的學生文筆差距同樣也大。所以,只需要看文風就知道考生是哪一派了。

這種差異曾經引發了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科舉考試,錄取的全爲南方學子,集體落榜的北方學子聯名上疏,告考官同時也是南方人的劉三吾偏袒南方學子。

朱元璋命人嚴查此事,增補北方學子。然而讓朱元璋瞠目結舌的是,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皆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以考生水平判斷,北方學子不配入仕。

結論出來,再次引起各界譁然,落榜的北方學子們無法接受調查結果,朝中許多北方籍的官員們更紛紛抨擊,說劉三吾等人故意以陋捲進呈。

最後,朱元璋爲了平息事端,將主考官劉三吾流放,副主考張信凌遲處死,又單獨對北方仕子開科取士,形成“南北榜”。

6,

科舉考試是國之根本,科舉既可以成爲一些人擴大利益的工具,也可以成爲打擊別人的工具。

唐伯虎我們都知道是個才子,但他一生沒有做官,原因就是被認爲科舉作弊。

明弘治十三年,科舉主考官爲程敏政,其才華橫溢,出題十分冷僻,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惟有兩張試卷,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程敏政脫口而出:“此兩張卷子定爲唐寅、徐經所做。”

一言驚起千波浪,會試剛結束,便蜚語滿城,說徐經通過賄賂提前知道了考題。爲了平息輿論,錦衣衛便介入,唐伯虎身邊的同學因爲嫉妒他,向錦衣衛告發,說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而唐伯虎也曾用一個金幣求程敏政寫文章。

最終,禮部右侍郎程敏政被罷官還家,抑鬱而亡,唐伯虎和徐經被安排成小吏。一場科場大獄,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唐伯虎覺得恥辱不願做官,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在那個殘酷的年代,科舉舞弊還能保住性命,你不禁猜測,也許這一切都是針對程敏政的行爲,而唐伯虎成爲了犧牲品。

7,

其實高考也曾出過一次作弊事件,波及了百萬考生。

2003年6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一位叫楊博的高三學生,因爲高考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想考上好學校的他,決定鋌而走險,去偷高考試卷。凌晨2點,楊博潛入當地縣教育局,切斷保密室報警器電源後翻窗進入保密室,盜出高考試卷一份後逃逸。

高考試卷丟失一事驚動了縣、省、教育部、國務院,省公安廳、教育部、公安部等大量辦案人員乘坐專機來到南部縣,多名省部級領導親自坐鎮。中國最著名的刑偵專家、一流的痕跡專家悉數到場,偵查力度之大極其罕見。

當年的高考也緊急啓用備用卷,不少考生反應備用卷的題型完全和競賽題不相上下,導致03年全國卷的數學平均分值不到50分,大批考生復讀。

而始作俑者楊博在當年高考中,考取了515分,超出本科線50多分。因爲是啓用的備用卷,也就是說楊博盜竊的試卷並沒有派上用場,其實他是具有考上本科的實力的。

但最終,在多名專家的聯手下,楊博歸案,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當地教育等相關部門多位領導被判刑和處分,楊博和百萬考生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8,

其實,不管是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作弊都是一件大事,一件嚴重到足以影響人一生的事。因爲選拔人才國家的根本大事,在這樣一個人才上升通道出現問題的話,就會動搖整個國家。

國家對高考作弊0容忍,已經出現多次高考作弊被查出後取消學籍,並追究法律責任,已畢業生也要取消學位。所以,你選擇了作弊,就等於選擇了在擔驚受怕中度過這一生。人生沒有捷徑可走,切莫把心思用在歪門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