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將提名她的消息一傳開,臺媒果然開始“攀親戚”了……
(原標題:拜登將提名她的消息一傳開,臺媒果然開始“攀親戚”了……)
據《紐約時報》網站12月9日報道,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計劃提名衆議院籌款委員會的首席貿易律師戴琦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如果提名獲得通過,身爲亞裔美國人的戴琦將成爲首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有色人種女性。
▲資料圖:戴琦。圖片來自臺媒
美國貿易代表是一個關鍵職位,負責實施美國的貿易規則並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就新的貿易條款進行談判。消息傳來,臺灣媒體集體興奮了,因爲戴琦的父母來自中國臺灣,她本身也能講流利的漢語。加之戴琦在貿易談判領域經驗豐富,一些臺媒甚至臺當局都有些按捺不住興奮,開始有意無意“攀親戚”……
例如,臺灣“中央社”在報道中,就直接用了“臺二代”這樣的稱呼,以體現戴琦與臺灣的聯繫。報道中提到,臺外事部門官員徐佑典接受媒體提問時說,父母來自臺灣的戴琦在美國出生,她在衆議院歲計委員會任內與“駐美代表處”有互動,也曾與外事人員分享來臺探親經驗;爲人親切、專業能力佳,廣獲各界好評,在貿易議題研判將遵循民主黨傳統立場。
另一家立場偏藍的媒體也在標題中點出戴琦“雙親來自臺灣”,報道總體基調還算客觀。但是一些立場偏綠的媒體和自媒體就比較露骨,絲毫不掩飾其對大陸的敵意。其中一家在報道中使用了《臺裔女律師多次提告中國的貿易不公行爲!》這樣有強烈傾向性的標題,並指出“戴琦相當熟悉中國貿易事務,提名她出任貿易代表,此舉也突顯美國要用更積極、大膽的方式,繼續與中國競爭!”
然而,臺媒想“攀親戚”,島內網友並不買賬。不少網友在相關新聞下邊留言說,“來自臺灣只是一個背景,不用太過於強調期待”,“她是美國人啊,肯定要爲美國利益考慮”,“需要這樣攀親帶故嗎?”,“不要忘了美國優先”。
事實上,戴琦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被臺灣媒體“攀親戚”的。但凡跟臺灣有點關係並在臺灣之外(尤其是美國)小有名氣的人,都會被臺媒冠以“臺灣之光”的稱呼,從林書豪到歐陽娜娜,許多文藝體育界人士都享受過這一待遇。
這也難怪,由於國際公認的事實,臺當局所謂的“國際空間”愈發狹窄,反倒是一些民間人士因爲在各自領域的成績受到關注,承載了一些臺灣民衆希望能揚名國際的樸素心願。但奇怪的是,一些被冠以“臺灣之光”的人也會隨着時間變化變成“臺灣之恥”,不得不說,這是臺灣內部政治生態扭曲造成的,看問題只看立場不問是非。
例如籃球運動員林書豪,只因爲在社交媒體稱呼“新冠肺炎”,沒有用臺灣當局對大陸污衊式的稱呼,就遭到大量網民對其進行“網暴”,被扣上各種大帽子。難怪有臺灣網友諷刺,什麼“臺灣之光”,只要你不發“綠光”(意指支持民進黨),你就是被打壓的對象!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戴琦,雖然暫時還沒被譽爲“臺灣之光”,但從臺媒以及臺當局的反應看,他們仍然是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外人身上。特別是在RCEP剛簽訂的背景下,臺灣面臨被各大區域合作組織孤立的風險,一家臺灣媒體乾脆呼籲《拜登若邀臺灣加入CPTPP,一舉兩得》。然而臺當局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一門心思地緊跟美國,甘作馬前卒,爲美國衝鋒陷陣,又可曾得到任何好處?美國對臺灣“口惠實不至”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多嗎?
就像一位臺灣網友所言,戴琦的提名不見得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好處,因爲“只有比美國人更美國人,才能在美國政府立足,臺灣人別期待太多”。
而國臺辦也多次指出,當前“臺獨”勢力誤判形勢,以爲挾洋、投靠、勾連外部勢力就可以搞對抗、謀分裂,他們完全是錯判形勢,利令智昏。勾連外部勢力搞“臺獨”,是在走危險的獨木橋,腳下是萬丈深淵,梯子在別人手裡,隨時都有可能粉身碎骨。
道理說得夠多了,臺當局能聽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