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墩遺址勾勒天府田園畫卷

“此前考古人員發現寶墩時期的疑似水稻遺蹟,目前遺蹟已進入鑑定階段,如果能夠確定,這將是成都平原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早水稻田,對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種植史具有重大意義。”在日前舉行的寶墩遺址最新田野考古發掘成果會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工作站副站長唐淼說。

據公佈,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間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員不僅發現了寶墩時期的疑似水稻田遺蹟,還發現了同時期作爲建築構件使用的碳化竹片

位於四川成都新津縣的寶墩古城遺址是我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寶墩古城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國”農耕文明的經濟基礎

此前,通過植物考古,寶墩遺址發現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遺存,通過不同遺蹟水稻、黍、粟出土比例分析,確認了寶墩時期先民農業經濟結構以稻穀爲主、兼種粟和黍,同時採集野豌豆薏苡屬等植物作爲食物的補充。

然而寶墩先民是如何種植水稻的?當時水稻種植在哪些區域?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的考古發掘之前,這一切仍然是待解之謎。而就在這次發掘期間,寶墩工作站的考古人員在地面2米以下,找到一層水平地層,該地層從西北向東南發掘區外延伸。

據唐淼介紹,該地層與常見的人類生活地層相比,較爲純淨,又幾乎看不到人類遺留陶片紅燒土、碳屑遺物,而且地層土質淤泥。此外,該地層淤泥中有大量鐵錳結核,而鐵錳結核需要在飽氧與厭氧交替的環境中才能形成。“這一信息提示我們該地層不是簡單的湖沼堆積,可能與水稻種植有一定關係。”他說。

爲了最大限度地保護珍貴文化遺產,考古工作人員對於疑似水稻田區域,採取了大面積保留,小面積解剖的發掘方式,發現了1條與該區域相連通的水溝遺蹟,1條疑似田埂遺蹟,多處疑似水稻根窩遺蹟。目前,2件土樣標本植硅體檢測結果顯示,該地層中有水稻植硅體分佈,並且是主要農作物類型。相關考古工作人員表示,從生物指標來講,該地層已經基本可以判定爲水稻田。

“爲了進一步驗證初步判斷,我們對該地層土進行了系統採樣,將進行系統檢測,通過對水稻、與水稻伴生的雜草羣、土壤微形態的綜合檢測研究,加強對該區域爲水稻田的認定。”唐淼說,如果檢測結果是肯定的,這將是成都平原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早的水稻田。

從20世紀晚期開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陸續在寶墩等八座成都史前城址羣發現了竹(木)骨泥牆槽式居住型建築遺存,這類建築遺存也延續至了三星堆、十二橋文化時期,但由於成都平原偏酸性的土壤環境,截至去年以前,尚未明確發現殘存的有機質建築構件。

這些成都平原上的早期建築,到底是木骨泥牆,還是竹骨泥牆抑或是二者皆有?在本年度寶墩遺址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獲得重大發現――在臺地邊緣倒塌的紅燒土基址中發現了6枚4500年前的碳化竹片。

“如今實物證據清晰明瞭,雖不能排除有木骨泥牆的存在,但最直接地證明了竹骨泥牆的存在。目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保護中心的相關人員已迅速介入到竹片種屬鑑定、保護方式等工作中。”唐淼說,如今的田野考古早已不是田野發掘的“單兵作戰”,多學科綜合保護研究時刻準備解決田野發掘遇到的各種挑戰。

近年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平原寶墩時期人地關係“人類居住模式探索”方面也取得突破性進展。考古研究表明,在寶墩文化時期城內區域地貌多樣,臺地與低窪區域交錯分佈,最大高差約5米。而寶墩先民擁有智慧,因地制宜,對城內各種的地貌採用不同的方式合理利用

唐淼認爲,寶墩先民居住與生產生活的空間模式與如今的川西林盤的生活模式具有較大的相似性。“川西林盤式生活空間模式,即是人羣對衝積平原微地貌的一種適應性利用方式。通過近年對寶墩古城遺址微地貌的探索,可以一睹寶墩先民‘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他說。李 迪 陳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