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寒冬” 業主直降百萬仍難出手

北京二手房“寒冬” 業主直降百萬仍難出手

“業主剛來電話,590萬就能賣。”中介小吳說,只要誠心買,價格還可以再談。二十分鐘前,該房源報價還是598萬。但瞬間降八萬並非底限,這套位於北京朝陽區兩居室,掛牌兩個月來,已累計降價170萬。

在小吳印象中,以往市場低溫時,小戶型房價仍較堅挺。但如今,從望京熱門小區,到剛需聚集的大望路,二手房直降百萬已非孤例。據貝殼研究院數據,今年10月,北京二手房業主降價比重達91.6%,爲“3·17新政”以來最高值。

買賣雙方心理預期齊齊改變,購房者猶豫不決,業主倍感焦慮。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但北京環比下降0.4%,已是連續5個月下跌。

“當下各項調控政策保持穩定,首次置業和改善性換房需求沒有升溫動力;此外,新房階段性供給較多,尤其是限競房與二手房市場形成相互競爭關係,在需求不增加的情況下,市場難以回溫。”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認爲。

調控落地兩年後,北京樓市,仍處於漫長的自我修復期。

持續降溫

十二月,北京步入嚴冬,小吳提早站在店門口顧客看房。十九歲北漂至今,小吳已在北京做了16年房產中介。他曾見證北京樓市一步步走向狂熱,也親身經歷調控後戛然而止的行情。最近一個月,是他今年最忙的時候。

“12月8日幫顧客簽下一套448萬的房、12月15日簽下303萬的房源……”看着工作記錄,他臉上露出短暫一瞬的欣慰。小吳所在片區是北京面積最大的朝陽區,去年常住人口360.5萬,也是潛在購房人羣最密集的地方。

但焦慮仍難以掩蓋。陪顧客看房間隙,小吳一根接一根地抽菸。“天氣太冷,壓力也大,你看我都有白頭髮了。”實際上,對他來說,近期業績已是全年最好。如果沒有這幾單,可能年都沒法過。而其他店員,三四個月才能開一單。

“調控前房子根本不愁賣,房源掛出來,人人瘋搶,我們帶看時連鑰匙都找不到。”小吳感嘆,放在以前,根本沒空像現在這樣,一下午帶顧客看四套房源。

我愛我家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爲54338元/平方米,環比10月下跌0.83%,同比去年11月下跌1.69%,爲今年3月以來最低,近三月整體價格水平回到年初。

當月成交量較多的行政區中,西城區成交均價環比上漲2.81%、順義區環比上漲1.83%。除此之外,其他九區都在環比下跌,石景山通州、大興、昌平跌幅都在5%以上。全市二手房價下行趨勢較爲明顯。

在這場買賣雙方的博弈中,業主的心理防線也在下降。據北京麥田成交房源監測數據,11月份買方整體議價幅度爲-6.9%,較上個月下滑1個百分點,客戶議價空間達到2017年以來最高水平。

除去議價空間大幅提高,自身賣房經歷更是讓他感觸頗多。“有次手上房源能在270萬賣出,我想再等等,但後來縮水到170萬,那種心理上的落差是很難承受的。”“資深買房人李華坦言,一旦看到成交變難,焦慮感很快倍增,因爲承受不起資產損失帶來的風險。

剛需負重入場

五年前,全國樓市升溫,身處一線的北京房價幾乎翻倍。但轉折馬上來臨,2017年3月17日,調控落地,“認房又認貸”將購房門檻直線推高,無數炒房客被拒之門外。此後北京二手房連續9個月下跌,累計跌幅達13.5%;2018年全年均價仍同比下跌3.3%。

投資性需求已明顯減退。“曾經,房價越漲的地方越覺得有投資空間。一有新盤開,三五個朋友便一起去看。但現在,狂熱的買房慾望已很難被勾起。”李華說。

更多的是渴望拿到這座城市入場券的剛需。

北漂七年,王蘭終於在今年紮根北京。二月底生完寶寶後,她開始和丈夫商量看房。“養孩子開銷大,如果再不入手,以後更攢不下首付。”但真正看房時,她才發現,市區房子太貴,自己根本買不起。老小區停車都是問題,生活質量難以保障。最後,他們選擇在五環外的通州安家

投資客解套,王蘭這類剛需正成爲撐起市場的主要動力。我愛我家統計數據顯示,11月選擇“首次購房”的客戶比例達74.97%,較10月增加1.52個百分點。經過10月短暫收窄後,這一比例在11月再攀統計以來新高,剛需仍是市場主力。

當二手房也“以價換量”時,剛需入場對交易也有短暫拉動。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統計,11月北京二手住宅共計網籤11203套,與10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8879套相比增加2324套,環比漲26.2%,同比增長32.1%。

我愛我家研究院分析認爲,長期交易低迷和價格下滑使北京二手房市場積攢了不少潛在需求。經過一段時間觀望,加上近期南京、深圳等地調控政策有局部、小幅鬆動,這些需求的入市意願有所增強,市場活躍度小幅回升。

“但北京樓市調控仍然是高壓態勢,鬆動的可能性很小,市場有效購房需求仍以剛需爲主,房價也難有上漲空間。”上述機構認爲。

新房二手房持續膠着

除去買賣雙方和市場間的博弈,北京二手房持續低溫,與近年限競房大量入場關係密切。

2017年末,北京開始大規模出讓限競房地塊,相關項目則從2018年開始集中入市。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最近兩年,限競房佔北京市場供應的70%。大興、豐臺房山、昌平四個區是供應重點。

因在土地出讓階段就對房屋售價進行限制,限競房銷售價格通常低於同區域市場水平,因此對二手房市場形成很大分流

但這並不代表限競房受市場歡迎。由於供應量大、區域相對集中,北京限競房整體消化情況並不好。

中原地產指出,截至今年11月末,北京市累計供應限競房5.4萬套,網籤規模約2.3萬套,整體去化率僅43%左右。庫存規模則首次突破3萬套。其中,供應量較爲集中的房山區,限競房去化率爲22.7%,僅爲全市限競房去化率的一半左右。

截至目前,北京商品房住宅庫存達7.56萬套,創近8年最高紀錄。此外,北京限競房簽約量合計2.34萬套,庫存高達3.1萬套,同樣刷新歷史紀錄。

中指研究院認爲,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共有產權房、限競房迎來入市高峰,逐步在市場供求中佔據重要地位,快速提升市場有效供給。但部分區域項目扎推入市,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明顯處於供大於求狀態,房企間存在巨大挑戰。

不僅如此,上述機構稱,入市項目中80%已虧損或將要面臨虧損。

扎堆供應、去化不佳,限競房與二手房的膠着狀態短期內不會結束。“限競房分流二手房需求,明年仍會持續。尤其是限競房供應集中的區域,二手房交易量和成交價將持續受到影響。”郭毅認爲。

我愛我家研究院稱,目前北京樓市調控力度已是史上最大,加上今年四季度以來各地調控多有微調,未來政策進一步加碼的空間較小。但北京仍是全國樓市標杆,“房住不炒”戰略下,政策難有大的鬆動,預計2020年北京樓市政策仍會保持平穩。

政策緊鎖、市場觀望之下,置業北京,仍是一張沉重的城市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