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擂臺/金融科技是「搶銀行」? 三家業者這麼看…

金融科技是必然的趨勢。(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許雅綿臺北報導

「金融科技就是正大光明的『銀行』」國泰總經理李長庚的公開言論,在市場備受討論,臺灣金融科技公司協理劉仲祥認爲,金融科技去解決金融機構無法解決的事情,並不是「搶銀行」;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則指出,「只要有合法繳稅、合法成立的行業,都應該去支持」。

金融科技巨浪席捲而來,傳統的金融業者備受挑戰,面對金融科技業者「有備而來」,在一場公開活動上,李長庚說,「金融科技到底是什麼?就是搶銀行。前兩天碰到一個FinTech業者要做國際匯款民衆透過他設計的APP就能匯款,但其中還是要經過銀行匯款管道,所有的『苦工』,例如洗錢防制和法遵,都是銀行做,但好康卻是這金融科技業者做,且還號稱只收銀行匯款手續費的1/4。」

臺灣金融科技公司協理劉仲祥:我們希望合作,而非搶銀行生意。

這番「搶銀行生意」的論述,在金融業及金融科技業備受討論。劉仲祥表示,「我們希望合作,而非搶銀行生意。」在金融業裡,還有很多沒被滿足的金融需求,目前有很多地下金融,例如當鋪等非正規的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是解決沒被滿足的金融需求。」

站在金融業的角度上,金融爲特許行業,受到嚴格的法規限制,金融科技業者「侵門踏戶」,技巧性的拿走銀行的相關業務,是不同基準點上的競爭;對此,金融科技業者也坦言,「有些法令灰色地帶,並沒有說不能做的,現在有些科技業者,就在衝撞這個灰色地帶」。

劉仲祥舉例,以P2P網路借貸平臺來看,借貸是被法令所規範,但法令並沒有規定不能借任何人錢,而P2P的灰色地帶,在於是不是吸收大衆存款,若有就被歸類到銀行的業務,不過,目前P2P業者只是仲介平臺,把需要錢的人、有錢可借別人的人做個連結,金流並沒有在P2P業者裡。

金融科技發展是趨勢,金融業可和非金融業合作,核心業務可以分開,纔不會有壟斷的問題。「可以合作來代替對立」劉仲祥觀察,許多銀行的思維,是擔心推出一個創新服務,會不會侵蝕到舊有的業務,「若一直守着舊有的業務,也許沒有辦法做創新,只是不斷做改進;若願意投入,是否銀行能忍受獲利的下降?但不做創新的風險,比做創新的風險還要大。」

永豐銀行整合行銷處處長黃冠叡:我們偏向擁抱科技。

對於金融科技搶銀行的看法,黃冠叡認爲,搶銀行所謂的搶,是指金融業是受到金管會相關的制度約束,許多創新是在制度底下進行,金融科技業者是不受法令約束,他們創新是覺得有機會就去做,屬於「野放性的成長」,但銀行是允許了纔可以做。不過,對於金融科技業者的各種創新,黃冠叡持正面看法,「若沒有科技業者帶來各種的創意,會沒有警覺外面的需求有多麼龐大,等着大家去滿足,樂觀看待金融科技的演進,不用太擔心它。」

黃冠叡認爲,以後會是交易成本更低、更便捷的時代,掌握的科技朝着方向是一致的,而大家可以一起思考解決商業經濟、服務經濟爲社會帶來創新是好事,「我們是比較偏向擁抱科技,一直都有與金融科技業者洽談合作。」

第一金投信唐祖蔭:合法繳稅成立的行業,都應該支持。

「金融科技業搶銀行生意,一部分是對的,但不完全正確」唐祖蔭說,金融科技有一部分生意是指金融服務,既有的銀行業者或許馬上做不來,但金融科技業者可以馬上做得來,所以金融業者會覺得「你在搶我生意」。

唐祖蔭表示,仔細研究金融科技做了哪些生意會發現,金融科技不完全服務既有的銀行客戶,目前全世界還有20億的人口沒有銀行帳號,可是他們卻願意接受FinTech模式,例如非洲肯亞銀行分行僅在首都,首都外的人非銀行客戶,但肯亞卻是全世界發展金融科技最好的國家。

「只要有合法繳稅、合法成立的行業,都應該去支持」唐祖蔭說,有哪些創新不是影響了後者,以手機市場來看,或許會覺得Apple搶了Nokia的生意,但就是因爲這樣的存在,纔有創新出現,我們纔有辦法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纔有APP的蓬勃發展。

此外,他認爲,金融科技業做的都是科技業,金融科技業者其實不完全懂金融,所以必須去挖角金融人才,金融業則需要去補強科技業這一塊,「並沒有誰佔絕對的優勢,都有優勢也有弱勢,不公平的基準點大家都一樣。」

金融科技是必然的趨勢,「有些金融業有一些包袱在,這些包袱是捨棄不掉原來比較好的獲利模式」,例如原本都是服務高資產的客戶,手續費也許可以收到3%甚至更高,但FinTech做的是小衆服務,手續費也許僅收1%,「銀行願不願意捨去手上的這塊牛肉,去看未來更大的市場」,而金融科技目前並沒有這樣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