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全球最大保麗龍原料廠見龍化工爭產 糾葛9年還沒完
文/遊筱燕
全球最大保麗龍集團─見龍機構在創辦人廖有章過世後,爆發了經營權之爭,9年至今仍未落幕!
4月15日,本刊記者與廖有章遺孀廖黃香約在臺北市衡陽路的見龍實業辦公室碰面,一踏進門,廖有章的半身銅像佇立在旁,88歲的廖黃香一見記者,很難過地跟我說:「振鐸(廖有章長子)好久沒來看我,但是家裡的鑰匙他還有,我沒有向他要回來。」
最近以廖黃香、廖有章次子廖文鐸爲首的其他股東派,透過見龍機構副總經理楊政達出面強調,就算已經拿回臺灣與香港公司法定代表人資格,但因廖振鐸拒絕交出公司章及執照等資料,也無法順利於中國官方變更登記工廠代表,進而拿回實際經營權。
母親出面 控長子掏空公司
楊政達說,讓廖文鐸與其他股東最擔心的是,廖振鐸正在中國廣東珠海、陝西延川等地興建起自己的工廠,1年後新廠完工投產,廖振鐸會將所有業務轉移到自家工廠,屆時,就算拿回公司經營權,恐怕只剩空殼而已。廖黃香更直言:「振鐸就是在掏空公司。」
不過,對此廖振鐸顯然有不同看法。
見龍機構股權之爭多年引起各方關注,在於其爲全球最大發泡聚苯乙烯(EPS,保麗龍關鍵原料)公司,創辦人廖有章當年白手起家、45歲創業,靠着中國崛起,超越有154年曆史的前全球最大保麗龍公司德國巴斯夫(BASF),點滴建立年產量超過160萬噸、營收逾600億元的全球保麗龍王國,在中國有「EPS之父」之稱。
廖有章過世後,公司立刻爆發爭產訴訟,關鍵就是握有見龍機構位於中國生產廠的公司股權爭議。楊政達指出,廖振鐸在法庭上主張,見龍所投資的大陸公司全屬自己所有;另一方是廖黃香、廖文鐸與老股東,則主張延續廖有章精神,大陸股份應是全體股東共享。
繞道投資中國 後遺症浮現
《財訊》面訪了廖黃香,同時電訪廖文鐸與見龍機構相關幹部,發現這樁經營權之爭,不僅是兄弟鬩牆,更是早期臺灣企業赴中國投資,打造出世界級的生產事業,竟因爲當年規避政策法令,便宜行事造成股權結構不清,引發後人爲此對簿公堂,事業也可能在在一夕間完全崩毀。
1973年,看準化學品原料商機,廖有章和親朋好友湊錢,首先設立「見欣貿易」(後更名見龍實業),做尿素、添加劑、輔料等進出口生意,後來遇上兩伊戰爭,原料大漲,廖有章因手中囤有許多貨而賺到時機財。
1978年決定投入製造,在高雄蓋廠,名爲「見龍化工(後更名和橋實業)」,生產發泡聚苯乙烯,爲照顧親朋好友,他贈給姊妹各5萬元股份,也找剛畢業的姪子廖銘澤、李清良各投入10萬元、50萬元,允諾每年獲利分紅。
爲赴中國投資,廖有章成立「龍一」公司,由見龍實業持股19%、和橋實業持股81%,作爲主要的投資主體。但礙於當時的政策限制,廖有章繞道香港成立3家公司,分別爲和橋公司、新橋公司、見龍創投公司;這3家香港公司不僅透過交叉持股的方式,設立如保麗龍包材等相關的7家公司,也以相同方式投資寧波、江陰、東莞、天津4個廠;還策略考量找來三菱商事以及日本最大的保麗龍工廠TOHO,兩家日資各佔4廠股份約10%。
短短15年內,見龍化工透過中國生產基地,成爲全世界最大的EPS製造商,9成內銷中國,1成外銷全球70個國家。
然而,9年來引發廖振鐸與其他股東包括廖黃香、廖文鐸與老股東對簿公堂的最大爭議點之一,就是握有見龍化工所有中國生產廠的龍一公司。
楊政達表示,廖有章認爲赴陸投資的錢是由龍一所出,當年廖有章也明白告訴股東,爲作業效率,採便宜行事,先將香港3家公司名字登記在廖有章、廖振鐸、陳姓財務長的名下。
「問題就出在香港公司的錢,從帳目上查,不是從龍一出來!」楊政達解釋,當初廖有章是拿會計帳上未記載的錢赴陸投資;由於廖有章每年都會按時分股利,其他股東也樂得領分紅,沒人質疑過廖有章掛名之事。
那麼分紅的錢是如何來的?楊政達解釋,廖有章在英屬維京羣島成立「三龍」公司,三龍主要是用來採購集團原料,以及代理外銷業務,靠着原料採購收一點佣金,累積不少錢,從這裡每年開支票給背後股東。見龍機構6人董事會之一、貿易事業羣總經理廖銘澤說,「老董每年10月16日準時給支票,當初我自己投入的10萬元,也曾領過1年百萬元分紅。」
投資10萬元 年領百萬分紅
2006年時廖有章擬在香港上市櫃,想將香港的3家公司合併成一家,再由境外公司控股香港公司,讓香港公司上市。於是廖有章找來JP Morgan與律師事務所出謀畫策,當時臺灣理律律師事務所建議,每位臺灣股東需先自首坦承赴陸投資未申報,而是借廖有章等3人名登記,自罰5萬元。
可惜的是,期間遇上金融海嘯先喊停,準備重啓時,2010年廖有章罹癌,赴美治療時因一個小感冒而辭世,公司股權整理便中斷。
廖有章晚年仿效臺塑集團成立6人小組,成員包括自己、兩名兒子和廖銘澤等的6人,決定公司大小事;廖有章過世不久,廖文鐸因爲專長是電腦資訊,有自己的事業,5人小組遂推派廖振鐸擔任董事長。
廖文鐸說,「我爸走後幾個月,我哥就說沒有6人小組的存在必要,全部迴歸董事會。」後來6人小組也不開會了,所有報表、人事案也不公開了,「我們要求也不給我們看,採不理不迴應,也發了存證信函給所有股東,說境外、海外公司都是他個人所有,把董事會換上自己的人馬。」廖銘澤說。
楊政達拿出兩份投審會的「股權轉售讓申請書」,指出廖振鐸曾以董事身分,向投審會申請把三龍公司62%股權,轉賣給英屬維羣島卓商越創億投資有限公司,而背後股東董事名冊就有廖振鐸。
股東之一的廖浩欽表示,廖振鐸還宣佈要在2011年清算公司,小股東急了登報,日本股東也跳腳跑來詢問狀況。廖黃香着急去問兒子,「你爸爸才死1年多,爲什麼要解散總公司?」
兄弟互槓 企業傳承擺不平
後來投審會要求廖振鐸補件,他主動撤回申請;爲防止廖振鐸再有動作,廖黃香緊急向英屬維京羣島法院聲請,登記自己成爲廖有章遺產臨時管理人獲准,並解任廖振鐸董事職務。廖黃香說:「我曾經跟大家道歉說,對不起大家,我教育失敗,教出這種兒子。」…(本文節自財訊579期,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