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諷與功利主義的流行──柯文哲令人不安的聰明
●康文炳 /資深編輯、媒體人、作家,嘗試爲臺灣編輯知識的本土化建構,做出一點努力。
柯P爲臺灣的政治帶來不同的風景,這從他一舉一動屢獲媒體的矚目可以說明一切。他的風靡,自然也映射出多年來藍綠政治的虛矯、粗鄙,以及令人易於倦怠。
這四年來,柯P作爲臺灣僵固政治文化的破壞者,其功績是值得被記上一筆的。作爲一位市長,柯P大抵也是稱職的;他對既有權錢交易文化的挑戰,他對決策過程的明快變革,他對預算成效的嚴控,容或成績不能令所有人滿意,但跨出的一大步卻也不容被抹煞。
只是,這四年來,柯P的所作所爲、一言一行也漸漸顯露了他的侷限性。
柯P是個聰明人,但已聰明得令人厭倦。他太自知自己的聰明瞭,以致那種口不擇言的無謂言語,往往難掩他過度自信流露的輕慢。就像自知外貌姣好的女子,故作的賣弄,反而令人覺得矯揉作態了。
柯P賣弄聰明,迷信謀略,自以爲可以鬥得過任何人。他對中國的態度,與其說是意識形態的傾斜,無寧更像是謀略的盤算。但他太高估自己了,自以爲可以與魔鬼進行穩賺不賠的交易,並能全身而退。可惜,他的能耐在處理趙藤雄的大巨蛋上,早已顯得技窮了。
▲延宕多年的大巨蛋案。(圖/記者屠惠剛攝)
其實,這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作爲可能問鼎總統大位的人選,柯P這些人格特質就益加令人不安了。
智慧之不同於聰明,並不在於智商與學歷,更不在於手腕與謀略;智慧之不同於聰明,是其必然有更高的信念與價值作爲支撐。對臺灣人而言,信念與價值的缺乏,纔是柯P這類自認「務實主義者」可能帶來的最大危機吧。
柯P與他那個世代,成長在一個黨國教育的道德虛假年代,當道德與意義破滅後,嘲諷與功利主義就成爲他們生存的唯一法則。這也就難怪,他會說「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其實是放屁」;這也就難怪,他會特別懷念「蔣經國總統時代,是臺灣政治典範」。
以致我也不懷疑,與他同世代的郭臺銘,那句「民主不能當飯吃」,柯P應該也是打從內心深深認同的吧。
柯P「外科手術式」的思維,使他對問題的本質缺乏追問的勇氣與能力──什麼是人的價值?什麼是國家的意義?
我們追問這樣的價值,並不是我們可以輕易找到答案;我們追問這樣的價值,是讓我們時刻警醒自己,不致迷失在短視的「惠臺」功利之中。
這不是柯P個人的問題,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柯P與他那個世代的臺灣人,被形塑出來的價值,其實也只是歷史的宿命而已。
但也許更令人遺憾的是,如果政治選擇是社會現實價值的反映,那柯P所受到的普遍歡迎,是否也正折射出嘲諷與功利主義,依然是當下臺灣年輕人的主流價值?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