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漫畫柯文哲》的功與過(林上雋)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日將推自傳體漫畫,但序文卻引起爭議。對此,柯辦宣佈,新書出版上市延期至10月中旬。(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民衆黨的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新書《漫畫柯文哲》,由於在序中對臺灣的漫畫有所批評,遂引起漫畫界的「公憤」,認爲柯文哲對臺灣漫畫產業「一點都不瞭解」、「淺薄而主觀」,一片撻伐之聲,逼使得原已印就、準備開賣的書,不得不改寫序文而重印,延遲到10月中旬以後再出版。

柯文哲固然在陳述當前臺灣漫畫產業的狀況時,的確犯了若干的疏漏,如可能沒看過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便誤以爲這是早於劉興欽《阿三哥與大嬸婆》的先輩作品;又或者誤解了華陰街的「漫畫基地」其實本土漫畫多於日本少女漫畫的事實;但是,如果就以此來指摘柯文哲「不尊重」、「不重視」臺灣漫畫界的努力,恐怕就是言過其實了。

首先,柯文哲之所以選用漫畫的方式呈現其政治理念,豈不是正是察覺到在21世紀這個圖像效果遠大於文字功效的現象,認爲漫畫可以突破舊時普遍認爲「漫畫是給小孩子看的、娛樂用的」窠臼,而率先作了突破?誠然,在陳水扁時代,2003年有《平民總統阿扁》的問世,但20年來,又有何驚人的新作出現?如果這不算「創新」,那什麼纔是「創新」?

其次,柯文哲所說的臺灣缺少「重要主題」、給「成人看的」漫畫,是不是實情?當然,漫畫界對於臺灣近年來有關同性、歷史、人權,乃至白色恐怖等題材的作品,也都有相當的努力,也不乏有在國際上獲獎的斐然成果。但是,在整個臺灣社會又曾引起過怎樣的迴響?漫畫業的工作者,也承認自己「努力不夠」,這豈非就是事實?如果相較於日本漫畫、美國漫畫,除了漫畫風行之外,更衍生出無數的影視、動漫、玩偶等成品,臺灣的漫畫界真的要關起門來自嗨嗎?以此而言,柯文哲選擇以漫畫呈顯其一生傳記及政治理念,等於爲臺灣漫畫界注入一股活泉,豈非更可以樂觀其成,而不必過於苛求?

臺灣漫畫界的努力,應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也應給予熱烈的掌聲以鼓舞的。但是,平心而論,及至目前爲止,的確還止限於兒童與青少年閱讀的範疇,多數人還是和過去一樣,將其視爲不登大雅之堂,適足以玩物喪志的閒書而已。

生長於《諸葛四郎》、《阿三哥與大嬸婆》世代的「老人家」,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因閱讀漫畫而被父母、師長懲處的慘痛經驗,漫畫演進成電玩,又有多少家長、師長憂心忡忡,認爲子弟沉迷於此,必將荒廢學業,而引以爲戒?從過去到現在,整個社會對漫畫的觀念,除了專業的漫畫工作者及喜好者外,果真又有了怎樣的改變?

近日教育部因爲「0〜6歲國家養」的廣告影片,有鄙視「公仔」、「尪仔」的嫌疑,引發了衆怒,不得不下架、道歉,其實不也就證明了我們社會上對許多有益於身心的文創產品,到目前仍然是舊殼未去,而新芽未發?這纔是最關鍵的所在。

漫畫是通俗化產品的一種,可以承載的內容是絕對不遜色於文字的,但通俗的基礎,是必須紮根在廣大的羣衆之上,才能可久可大的。沒有厚實的羣衆基礎,再如何努力,都只可能是小衆。如何扭轉社會上一般人的觀念,不但是漫畫界人士,更是政府應該積極有所作爲的大事。我們理應共同努力,漫畫家充分發揮實力,以豐富的想像、多元的題材,創造出更生動、更活潑、更雋永、更深刻的作品,而政府則應多加鼓勵,就如同韓國傾全國之力,扶植動漫產業一樣,才能使臺灣漫畫能夠嶄露頭角,寫下新的一頁。

質實而論,柯文哲並沒有不尊重漫畫界、也不可能否定漫畫業者的努力,重新印刷,正顯示了尊重;教育部也未必真的鄙視公仔、玩偶,下架道歉,也是知錯能改。這些都不必苛求,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必須重新加以調整,在21世紀文字逐漸失去其原有的敏感度與魅力的時代,如何利用圖像、偶具,作爲新時代、新觀念的傳播工具,纔是最重要的課題,而這纔是大家必須共同戮力以赴的所在。(作者爲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