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論文門」的事實與立場 (林保淳)
總統府出示的蔡英文論文(左)、總統蔡英文(右)。(圖/合成圖,本報資料照)
蔡英文「論文門」的爭議,已經是無關藍綠,甚至超越藍綠了。最早質疑蔡英文論文、學位,且鍥而不捨地追查的,幾乎清一色是綠營、獨派的學者,其中不乏言論極其公正,向來爲社會所敬重的人士;相對來說,藍營的學者,除了少數人質疑外,幾乎都是緘默無言的。直到這些綠營、獨派的學者舉證、臚列多項的確充滿疑點的證據之後,才逐漸有藍營的人士加入討論。
論者或謂其中用力最勤、批判最力的彭文政教授是因其節目無端被停播,是以挾怨報復,火力四射,這恐怕也低估了學者的正義感,同時,更一舉抹殺了其他與蔡英文無冤無仇,甚至曾爲其好友、師長的林環牆、童文薰、楊憲宏及賀德芬等人的道德勇氣。
事實上,前述學者的歷歷舉證,都早已證明、釐清了蔡英文的論文的的確確存在着許多令人難解,而蔡英文又無法提出有力反駁的疑點,而蔡英文挾行政職權,卻強行將原本不屬機密、可供公評的相關資料,硬生生地加以封存達30年之久,更讓人深覺其中的蹊蹺。平情而論,「論文門」只有一個「立場」,那就是學術歸學術、政治歸政治,無論蔡英文獲得多少民意的支持,可以用政治干涉到怎樣的程度,學術的尊嚴、學者的誠信,都是不容蔑棄、踐踏的!
蔡英文面對社會上如此之多學者的質疑,所釋出的相關佐證,不但破綻百出,且最愛搬弄的就是「倫敦大學」、「LSE」的擋箭牌;可該校過往的歷史,及其所發表的聲明,卻又是難以服衆的。蔡英文身爲國家領袖,一言一行,動見觀瞻,非誠信對待,不足以爲全民表率,豈能淡漠視之?
蔡英文究竟有無完成論文,有否取得博士學位,都不妨害其爲817萬選民所選舉出來的總統的正當性,畢竟這是透過民主機制的遴選;但民主不能掩蓋真相,更不足以喻論大是大非,學術精神就是求真求信,這就是「立場」。
博士學位爲國家名器,取得之艱難,尤其在1980年代,是每個曾經爲博士學位奮鬥過的人所共知的。正因其艱難,所以倍加珍惜,視若拱璧而不願讓其稍有污染。無論藍綠學界都對蔡英文的取得程序,多所質疑,但親藍學者,畏恐秋後算帳,不敢出面聲援,只能私下嘀咕;而親綠學者,則唯恐一旦蔡英文信用破產,勢將連帶影響到民進黨的政權,故雖難認同,卻也噤不敢發聲。如謂學者有立場,這些緘默不言、不表態的學者,才真的是「不看事實,只看立場」――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是他們唯一的「立場」。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民主雖是以多數決爲準,但渾渾噩噩之衆,卻泯泯汶汶,未必真有清心明目,可以照見事實。最怕的是,偶有明理識事之人,已惺然而醒、覺然而悟,卻被逼得非同流合污、昏睡不醒不可。
其實,這些學者,早已是清醒的了,倒真有些人是千呼萬喚、醍醐灌頂,還是不肯醒、不願醒。黃鐘譭棄,瓦釜雷鳴,世道如此,又能如之何?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