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1937年出獄後想回延安,毛主席提三個條件,他爲何不願答應
陳獨秀這個名字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中華民族覺醒的先驅人物,但他的後半生卻過得非常的困頓。本來他是可以改變這個結局的,就在1937年,他從監獄出來想回延安,對於他的迴歸毛主席等人是非常歡迎的,不過提出了三個條件,但陳獨秀沒有答應。
那麼毛主席提出了什麼條件,陳獨秀又爲何不答應呢?
陳獨秀是一個創奇性的人物,身爲中國革命的先驅人物,他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創辦的新青年、倡導的新思想,曾點燃了多少有志青年的火種,這其中也包括毛澤東。
而陳獨秀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他文人的風骨,他用生命去捍衛自己的理想,爲此多次那個進出監牢。不過這些折磨都始終不曾讓他彎下自己的脊樑。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牢獄,他坐了四年多,直到抗日爆發才提前恢復了自由。陳獨秀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同時他的性格也是非常鮮明的。他的性格是讀書人的性格,爲了自己認定的真理可以不要命,他把人格看的高於一切,所以他爲了自己的真理去鬥爭,哪怕失去了兩個兒子,自己身陷囹圄依然不改其志,所以即使他後來羣困潦倒依然拒絕蔣介石高官厚祿的拉攏。
而他性格中的倔強也影響了他一生,這個林伯渠也說過,出獄後,陳獨秀是想重回黨的懷抱的,而當時林伯渠就和羅漢就談論過,林伯渠承認他的貢獻和地位都是很多人不能比的,回到黨內很多人也是歡迎的,就是怕他太倔。
果然林伯渠還是瞭解陳獨秀的,毛主席對於陳獨秀回到黨內,專門開會探討過,表示歡迎,但出了三個條件,第一是放棄託派,並承認這個錯誤,二是擁護抗日統一戰線,三是用實際行動證明這點。
其他都沒有問題,但對於第一條的後半天,陳獨秀不同意,他說,不知錯從何來,哪來悔,還有就是一個亂世,一切都沒有定論,又有什麼可悔的。
這就是陳獨秀性格中最鮮明的一面了,文人骨子中的倔,始終要保持那種風骨,要讓他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不可能的。不過陳獨秀回不到延安還有外部的原因,有來自王明等人的阻撓,也有蔣介石的潑髒水。
晚年的陳獨秀生活常常要靠親朋的救濟,過得是相當的悽慘,不過這些他都不在意,最讓他痛苦的就是,蔣介石把他污衊成了一個漢奸,這對一個視傲骨爲生命的人是無法接受的。
他用自己的筆爲自己鬥爭,陳獨秀的晚年讓人惋惜,一個曾經引領時代的人,去孤零零的去世在一個清冷的小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