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隱私的大數據是否助推社羣經濟?

文/艾瑞克

最近一直在研究社羣經濟的相關內容,無意間再次看到了有關於付費廣告的相關案例,簡而言之就是搭建一個平臺,用返利的形式拉動用戶主動來看廣告。隨着互聯網對於傳統產業的改造逐漸深入,廣告業這個支撐了傳統產業多年的市場也迎來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這種廣告背後的出發點是對隱私權的一次反思,即在依託用戶隱私的精準廣告市場中用戶的隱私權究竟由誰來做主?隨着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廣告平臺通過不斷更新廣告投放的算法,來提升自己平臺的廣告投放精準度,然而這個投放的精準度事實上是建立在用戶的隱私之上的。

大數據爲什麼在現在爆發?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什麼大數據在現在爆發,而不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技術可能是一方面,但是僅僅只是技術限制了大數據的爆發嗎?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的真正爆發,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基本上是一致的。

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屏幕遷移的過程,而是整個生態的連接和重組,移動終端的便攜性和LBS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貢獻大量的數據,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去了哪裡,甚至是跟誰在一起都可以通過大數據計算出來。移動互聯網除了給了我們一張永不下線網絡之外,還讓我們心甘情願或者不知不覺中貢獻出了我們所有的隱私信息

技術的限制和數據的總量僅僅只是表象,最深層的因素是一切隱私權的出讓,正是隱私權的大量出讓,得以讓互聯網公司可以爲我們計算出微信好友的距離,打開APP可以立刻定位到我們所在的城市,也讓我們可以在社交應用的留言板上看到附近用戶的留言信息。隨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用戶的隱私權將會被最大限度的挖掘。所謂的精準廣告投放正是建立在掌握用戶的一切隱私爲前提上,只有這樣那些繁雜的APP才能知道你在哪,你想要什麼,你會買什麼。

能否讓用戶主動出賣自己的隱私?

2014年荷蘭某學生開始在網絡上販賣自己的隱私,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既然無論如何我的隱私都會被互聯網公司竊取,並最終被利用到商業化的市場中,爲什麼我們不自己來賣自己的信息,通過自己的信息來爲自己謀點福利。

新一代互聯網創業者有一個很大的特徵,那就是針對槽點去創業,即什麼地方有人吐槽就會有人出來拿出解決方案。隱私權的出賣很明顯是一個巨大的槽點,於是一大批付費廣告平臺就此涌現了出來。

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還是互聯網那套去中介,打破中間層玩法,即過去的廣告主都是把廣告費付給媒體,讓媒體去投廣告,但是最後的效果不可控制。現在廣告主直接把廣告費分成若干分給用戶,每一個看了廣告的用戶都可以獲得報酬,而且效果可以追查,通過追查份數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有多少人看了廣告。

最近這一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類似於有糖這樣的廣告平臺類APP出現,基本上打着兩面大旗,一面是讓用戶看廣告來掙錢,一面是精準化廣告投放。前一面旗子是爲了吸引那些閒置的人力資源,即想通過網賺的方式,通過利益驅動來獲取平臺用戶。然後通過引導用戶在平臺上填寫自己的各類信息,來爲用戶進行需求劃分,從而吸引針對這些用戶的廣告主來投放自己的廣告。

被出賣的信息是否真實有效?

雖然互聯網時代大量的用戶信息在被“出賣”,但是對於平臺方來說也根本無法確保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所在大數據在真正使用前需要進行“脫水”,即通過計算去掉其中真實性不明的模糊信息,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保證大數據的百分百有效。更何況類似有糖這樣的廣告平臺必然會吸引到大量的“羊毛黨”,如果保證自己的平臺不被“羊毛黨”控制,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社羣化或許是類似平臺的出路

其實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看出來,類似這樣的廣告平臺有點脫胎於網賺組織的感覺,最能吸引到的一羣人就是那些立志於從事網賺行業的人羣,這一點和微商的最初爆發有點類似,我身邊就親見過不少微商的接盤俠在失敗後轉而進入了這樣的平臺。

無論是羊毛黨還是網賺黨,雖然他們的利益性目標非常明確,但是這些人畢竟也是商業市場的目標人羣,只要有效的解決了傳播效果的問題,那麼商家的傳播目的依然是可以達到的。

在研究社羣化的課題時,筆者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麼就是如何維持一個品牌的社羣活躍度。從整個商業市場的角度來講,能夠人格化的品牌畢竟有限,不是每一個品牌都可以獲得忠實的粉絲,那麼提升用戶活躍度最直接的方法或許利益可以算是其中一種。只要有效的解決了用戶信息的真實性與傳播效果,以利益爲驅動的社羣從現實角度來講是最簡單粗暴和方便操作的。

最早的淘寶客事實上就是一個官方化的網賺模式,也確實催生了一大批淘寶客的發展,如果不是淘寶擔心被大的引流平臺如蘑菇街和美麗說挾持流量,淘寶客也許依然會生存下來。所以網賺模式的廣告平臺並非不可取。

但是網賺模式的成長依靠個人力量是沒有辦法生存的,借鑑淘寶客來說,大的淘寶客平臺都是依靠建立自己的流量中心,從而依靠大量的推手來生存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流量中心模式,即通過社羣的力量將自己打造爲一個流量入口,社羣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成爲自己的推手,通過海量的推手來獲利。

社羣廣告市場如何升級產品渠道體系

社羣廣告市場的生態如何得以形成,我們需要思考除了改變過去的廣告投放方式之外,對於傳統的產品銷售體系能夠帶來什麼改變?傳統的產品體系依靠的是層層代理的模式,通過一層層的渠道控制來擴大產品的市場,然而這一做法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產品在底層渠道的價格變得非常高,每一層渠道都會加一層價格。

電子商務的興起除了讓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開店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找出了廠家直供的銷售模式。互聯網的一體化讓廠商有機會通過一個網絡平臺直接面對客戶,而不用再像過去一樣依賴渠道的力量,而現在更是可以通過社羣的力量直接將客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通過社羣化的改造與客戶形成高度的互動。

社羣化生態的形成除了可以改變廣告的投放方式之外,在銷售體系的優化上將會有更大的潛力可挖掘。正如前面提到的有糖在社羣廣告方面的探索一樣,社羣化銷售體系的建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利潤分配給每一個小社羣中心比如有糖的府制,即建立一個分佈式中心化社羣KOL羣體,並通過利益共享的方式刺激每一個社羣成員的活躍度。

平臺類社羣電商需要可能會面臨什麼問題

社羣電商大致有三個分類,企業類、個人類和平臺類三種,這當中平臺類社羣電商的運營是最困難的,首先它的運營成本是非常高的,一個成功的互聯網生態平臺的建立,背後是資本力量的支撐,平臺的建立需要一個漫長的運營週期,在成功之前需要燒掉大量的資本,尤其是資本寒冬的來臨,如果融資無法跟進很容易就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除了運營成本和週期之外,平臺類社羣電商的中心是不穩定的,它是一個分佈式的中心化結構,它的權力中心是下放式的,像過去廠家依賴渠道一樣,平臺也需要依賴每一個分佈式社羣的KOL,它需要平臺建定一系列非常規範的運行規則,然後讓社羣在這個規則之上自然成形

從利潤角度來說,Bestkeep等平臺社羣電商目前做的僅僅是通過利潤出讓的方式來打造一個核心競爭力,通過社羣領袖的信任背書來做產品銷售,然而這並非一個長久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互聯網除了將整個市場連成一個整體之外,商業模式的拷貝是普遍存在的。

對於商家來說,誰能幫它賣出更多的貨賺取更多的錢是最主要的,商家對於平臺的忠誠度是不存在的,同類平臺如果背靠巨頭,通過更大的利潤出讓來破壞市場的話,整個商業生態可能將會面臨危機。

注:本文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站科技立場。

易語中的》爲本站科技旗下重點打造的專欄作者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通道:tougao@service.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