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直播間假古董騙局不能成“老年人收割機”

近期有網友發帖稱,她的父親在某直播間花9999元下單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的馬首。作爲國寶的馬首可謂“無價”,而且不可流通,這也能買?這也能行?但就是此類幾無“技術含量”的赤裸裸的騙局,居然可以在一些直播間明目張膽地上演。

據報道,“一眼假”的直播間假古董騙局正在掏空許多老人的錢包。這些老人對假古董深信不疑,甚至不顧家裡人反對而瘋狂下單,鬧得雞飛狗跳。例如,媒體記者蹲守當晚發現,一個平均在線觀看人數僅140多人的直播間賣了10萬至25萬元。這樣的銷售效率和成果相當驚人。

假古董並不是今天才有的,過往,它往往成爲“地攤”的標配,遊走在文明和貪慾、清醒和愚昧之間的灰色領域。總體上,由於它假得不能再假,即使凡夫俗子也多能識破,因而並不具有“傾銷”的可能。但直播時代的技術和流量賦予了假古董“批發式”流通的機會,這以一批老人被洗腦、被思想塑形、被圍獵爲前提。

老人多有着豐富的人生經驗,對騙術也有着本能的警惕,何以獨獨對網絡騙局缺乏抵抗力?

不得不說,此類直播間主播掌握了老人的心理密碼,也以情感擊打方式消解了老人們的基本識見或經驗。例如,有主播在直播間多次暗示藏品價值高昂、有許多名人權貴求取不得,現在因爲情義分享給家人們,不能做到保密的就不要拍。隨後,“保密”“格局”“情義”等彈幕滾動刷屏。

媒體梳理稱,主播的話術包括且不限於被境外勢力追殺、家族幫派內鬥、重建博物館沒有地方存放藏品等,因此“需要家人們暫時守護這些珍貴的珠寶古董”。這種眼花繚亂的“打法”,很容易讓老人的防線被打破。

不只如此,主播編織完全虛假卻又自洽的世界、以“撿漏”爲核心邏輯、僱人上演“藏品回收”戲碼,以此建立起一個“繭房”式欺詐閉環。掉入這種“繭房”的老人,不是甘心被騙子“私人訂製”,就是互相傳播和自得於錯誤信息,造成以訛傳訛、集體迷信。

直播間假古董騙局不僅騙了老人錢財,害得很多老人失盡養老錢,還破壞了家庭關係,影響了社會穩定。我們不能容忍這樣的騙局繼續“風行”,不能容忍老人成爲騙子眼裡的“韭菜”“人頭”。

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子女是目前維權和投訴的主力。多數受害者子女嘗試過向平臺舉報申訴、反饋給相關監管部門或者報警,但總體進展緩慢。

客觀上,直播間假古董騙局的始作俑者具有逃避監管的意識,顯得很“鬼”。例如,爲規避平臺監管和後期維權,直播間通常會在左上角註明“虛構劇情”“劇情演繹”等字眼試圖免責。此外,他們往往深諳“閃電戰”手法,例如有直播間把“最後一件”的大師遺作花瓶以標價2380元的閃購鏈接出現,頁面顯示共有16件,數秒內售罄下架。而且,一些號被處理後會“死而復生”,平臺治理面臨的是反覆而漫長的過程。這樣一來,取證和打擊難度可想而知。

但越是有難度,越需要以更強監管的決心來應對。某種意義上,防範力量需要和騙子“拼手速”。

對此,平臺的主體責任依然要擺在關鍵位置。有短視頻平臺方向媒體表示,對有違規行爲的商家和達人,平臺會依據違規情況採取下架商品、清退、禁止直播發視頻、封禁賬號等措施。但“假古董直播間”在平臺上的密集呈現說明,平臺監管還有真空區域。這既考驗即時審查技術,也考驗常態化審查的責任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局面並非不能實現,媒體記者和受害者家屬能發現的問題,平臺沒有理由發現不了。正如專家所建議的,平臺應當進一步加強賣貨直播間的准入機制,加強對主播的身份認證,還應加強止付制度的構建,設置資金凍結期。做到這些並不難。未來,平臺應該進一步優化審查機制,提高對違規直播間的甄別能力和對亂象的應對能力。

直播間假古董騙局,說到底是一種詐騙,已涉嫌違法甚至犯罪。對於詐騙的認定和懲治,法律條文已經很成熟、很清晰,唯一具有挑戰性的是,如何透過互聯網語境,對這類行爲進行法治化審視。無論如何,監管部門當依法適機介入,並形成多部門呼應、協作治理的合力。

來源 “荔枝銳評”微信公衆號(伍裡川)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何曉宇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