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培力看臺北城市新貌

編按:「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部份2月16日起自4月23日於香港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登場。由臺北市政府指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曾成德曾瑋共同策劃的「臺北的故事:日常培力」(Urban Network Booting)展, 以臺北花博、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老屋改造大作戰及臺北創意街區主題,勾勒出臺北都市再生的圖像

在本次「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我們希望能借以臺北城市在各種歷史生活的時間向度,以及多元混合的場所向度之間所形構出的「平凡而偉大」的城市,來回應今年的展覽主題「城市創造」。

我們企圖以各種不同的凝視來觀看存在於臺北的各種或看見、或看不見的「公共性」和「私密性」;進而讓這個以生活面貌藍圖有機活力,來與這個城市建構積極地對話,而形成都市空間永續 、創意發展願景。因此, 我們將這個臺北館的展覽主題定爲「臺北的故事:日常培力」。

讀過臺北城市身世的人多少都知道,作爲一實質具有現代都市規模的「臺北」,是由三個不同時期發展出來的市街所組成:先是清領乾隆時期(1736)浮現的「艋舺」(今萬華),再來是咸豐年間(1850)發展出來的「大稻埕」,最後則是光緒時期(1884)興建的「城內」(臺北府府城城牆之內)。這三個市街所構成的「臺北市」,在1920年「臺灣市制政策實施後才真正宣告完成。

清領時期,艋舺與大稻埕的發展與昌盛,主要由宗族、信仰以及行會三者構成的地方勢力在支持,而據以凝聚地方共識社會基層組織街莊」雖具有行政單位意義,但一開始卻是自然形成的居民自治聚落。街莊在國家徵稅等較爲重大的議題外保有自對內的事務彈性,街莊間也會訂立規約以維持社會秩序。國家對地方社會有一定權力的釋放,並藉此獲取地方資源之援助,致使街莊與國家權力間形成了條分離卻協作的彈性互惠紐帶

然而這樣有着特殊張力的臺北,卻在日本殖民時期被打破與重構,開始積極將傳統的地方社會剝除,把源於西方的都市規劃知識轉化爲統治技術、進行均質化與可視化之空間治理(governance),促成如今臺北看似理性的現代都市空間圖像。

從都市更新到再生

於是昔日有着主體性的「人民」與具有詩情的「土地」消失了,變成被編入國家權力系統的一個個可計量、且易於精確理解 / 控制之數字。自此,靠着市街羣聚長期發展而來的「場所」(place),大抵變成了被國家主權與資本支配,沒有差異、缺乏居民互動的都市「空間」(space)。

而自上世紀四、五零年代以降,都市空間治理轉以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爲主軸,這是一種「推土機」政策,將既存的空間紋理剷平重新加入新的都市形式(pattern),這種策略在歐美各地行之有年,然而近年來歐美的都市發展觀念反而開始轉向「都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 一種更爲強調都市的有機體質,最終目標是爲區域帶來整體經濟與文化活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新想法,很可惜我們在大部分的亞洲城市裡仍看到都市更新的概念持續進行中。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句耳熟能詳的對城市之描述,可以說,城市正是文化的道成肉身。發展已屆兩百多年曆史的臺北,猶如一中年城市,是時候該思索、拓求自己下一階段的生命廣度與深度。我們不禁想問:能否藉由我們的專業讓曩昔由居民集體生命積累的場所回返?日常培力(Empowerment)有沒有可能在這擁有不少老舊街區的城市裡,藉由都市再生的輔助發聲?

首先,我們提出一種閱讀臺北的新進路作爲本次策展大前提:「雙重凝視」(Double Vision)。雙重凝視是一種公私並存與互嵌辯證的動態,其內涵和Michel de Certeau 針對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所提出的對照概念「戰略」(Strategy)及「戰術」(Tactics)相似 ── 公部門由上而下(Top-Down)地提出都市空間的生產與配置,民間則自發性自下而上(Bottom-Up)地從這些被給出的限定空間中創造出屬於個體的多元印記

文轉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