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平到躺平 近平的隱患

(圖/央視)

中國大陸在40餘年前,揚棄階級鬥爭,試圖撥亂反正,判斷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並實行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技術,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致力現代化建設,從一窮二白「彎道超車」、「後發制人」,取得富強之榮景

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提到「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如今發端的「躺平即是正義」在社會所散發的消極性,與之恰成鮮明對照。

在經濟急速成長後趨緩,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競爭激化,階層流動定格化,對年輕世代衝擊尤烈。上一代認定只要按部就班不斷努力,就會出人頭地的模式,已不再打動人心。大陸年輕世代出現厭棄周而復始、無止盡工作卻難有成就的「內卷」,轉而思考維持最低生活條件,不想被別人割韭菜的「躺平」。

觀察中國大陸發展的人士,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集會「自信且激勵」的講話,早就慣以爲常。然而卻也不會忽略每年「兩會」後,李克強總理在國際記者會,分析大陸經濟社會嚴峻挑戰坦白老實」的答問。「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奮發有爲」,擼起袖子加油幹幾十年。如果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年輕世代,「紅色基因」不夠強,又想「躺平」,事情就不好辦了。

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及臺灣,大陸年輕人上進心與勤奮程度,均列前茅。將來如能搭配製度化的權力移轉,廉潔的治理效能社會階層的流動活化,提供培養創新思維土壤。14億人口中,即使僅有小比例之頂尖菁英,但其努力與成果,定有在世界舞臺舉足輕重的條件。

然而,中國大陸也因人口之多,人力素質城鄉差距之大,經濟增長與貧富均衡擔子之重,很容易就拖住發展的速度。無論整個社會的「內卷」惡性循環現象是否隱而未發,卻真的經不起「躺平」思維,尤其是在年輕世代中的大量蔓延。

長輩與年輕人的成長環境社經條件,存在差異不足爲奇,世代溝通卻不是老師訓斥「對不起父母」,黨和官方媒體發幾篇指責文章直指一切原因皆源於物質生活條件,或是歸咎給生活工作壓力帶來的「喪文化」,就可以認爲「躺平」只是一種「網路嘴炮」瞎起鬨的短暫現象。

當今掌權或爲人師表的長輩,絕不應該以自己以往的成長背景和奮鬥歷程,以上對下的出發點來對待年輕人,總是以「想當年」來說故事,而是要設身處地的開放心境,挖掘問題關鍵,給年輕世代營造一個「不想跪着,也站得起來」的環境。

從「小平」演變到「躺平」,應是眼下「近平」心中需要惦記的一個隱患,也是中共慶祝建黨百年後,再往前看的懸念。(作者爲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