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500碗評審/馬世芳:講究的小吃難度不亞於fine dining 期待今年500碗結果
第二屆500碗評審:馬世芳。圖/500輯、馬世芳提供
— 馬世芳
樂評人馬世芳也愛洗手作羹湯,是懂吃的人,他從不小看小吃,「小吃店講究起來。不會比fine dining簡單,所以希望更多人支持用心的小吃店。」
好吃標準因人而異 口味、環境和服務
擔任500碗評審,馬世芳說:「小吃就是家常,大家很熟悉,反而要求更多,就像吃個滷肉飯,每個人都可以當評論家,所以小吃並不好評。」他最後提出的名單,都是反覆思考良久,都是去過幾次的店。
馬世芳說,好吃的標準因人而異,美味是第一位,要耐吃,時不時去吃一下也不會覺得膩,且沒有替代選擇,至於環境、服務和食材,這是最起碼的要求,雞粉、味精能不能用則見仁見智。
對他來說,如果自己吃,用回鍋油的、地板黏黏的、老闆很兇的,可能也會上門,因爲自己有心理準備,但就不好推薦給他人。
店裡的環境,或說氣氛,也是馬世芳在用餐時會注意到的。例如他形容,民生社區是一羣「很難以討好的消費羣」,在這裡開小飯館,價錢不能太貴、東西不能太差,但財神臺南擔仔麪可以經營這麼多年,自有其道理,他就很喜歡看店家都用臺語交流的氣場,大姐們報菜時像唱歌一樣好廳。
還有蘇杭點心店,第二代小老闆和老闆娘從年輕做到現在,都一如既往在店內盯場,不曾鬆懈,因此,即使裝潢很一般,踏上樓梯還會有響聲,但生意永遠很好。
嘉義市東區的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生意興隆,總是大排長龍,但店家並不因此慌亂,從客人排隊、引導入座、點餐、上餐,馬世芳形容,「仍然帶給你賓至如歸的感覺,讓人覺得被照顧到。」
還有他光顧多年的金華街咖哩屋,老老闆是印度人,在動亂的大時代裡隨軍隊從緬甸輾轉來臺,退伍後當過歌星、出過唱片,結婚後安定下來開店,如今交棒第二代,服務着很多也是第二、三代的客人。馬世芳笑說,如果有時間,用餐完可以和小老闆聊聊天,他會放父親以前唱的歌,會說說店裡的老故事。
— 馬世芳
500碗能形成臺灣的味覺地圖
馬世芳希望這些用心的小吃店能獲得鼓勵,因爲講究的小吃店難度不低,要控制成本、要維持翻桌率,售價又不能太高,「真正講究的小吃是很值得尊敬的,希望給這樣的人多一些肯定,尤其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小吃類別還能開發出新意,真的很不簡單。」
馬世芳認爲,500碗與其他美食評選最大不同,就在於並不要求找出一個放出四海皆准的標準,而是讓對吃喝有興趣的各個領域的人,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能形成一個屬於臺灣人自己的味覺地圖。
正因爲小吃太多了,再厲害的人也吃不了所有的好店,所以他說,500 碗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看到他人私藏的小吃名單,門檻也不高,「我很期待看到今年選出的結果。」
● 馬世芳的精選10碗小吃
1.臺北市松山區/財神臺南擔仔麪:清湯米粉、天梯
財神臺南擔仔麪:清湯米粉、天梯。圖/馬世芳提供
清湯米粉口味清爽,豆芽是放在碗底,要翻上來,米粉最上面有一片瘦肉,湯頭也講究。
「天梯」是豬上齶的一層軟骨,一隻豬隻有一片,不常見,也不易處理,要燙過再刮掉上覆的薄膜。本身無味,但口感特別,Q、脆,這家店將之斜切成粗條,燙過後會捲起,配上辣椒、醬油膏、高麗菜絲、薑絲。
這一道不便宜,事實上,財神的小菜都不便宜,馬世芳笑說:「如何覺得自己是還可以的大人?就是去財神點小菜不用看價錢。」
2.臺北市中正區/蘇杭點心店 桂花芝麻小包
蘇杭點心店:桂花芝麻小包。圖/馬世芳提供
「這是一間菜單無死角的店。」馬世芳說:「可以看成鼎泰豐的民間版。」他覺得,這裡的蘇式月餅跟蟹殼黃是全臺北最厲害的、小籠包不輸鼎泰豐,還有很需要技術的小菜蔥烤鯽魚,連油豆腐細粉的湯頭都比別家好吃。
因爲都好吃,一般人不一定注意到甜點,所以他推薦桂花芝麻小包,薄薄外皮,細緻的芝麻醬加上桂花,一口咬下去,脣舌彷彿被黏住,甜味有層次,有桂花和芝麻的香氣加成的衝擊感,他形容:「在全世界也吃不到這樣口感、這樣味道的芝麻包,一咬下去,好吃到眼淚都會掉下來。」
3.臺北市中正區/信遠齋燻雞 滷味:薰五花肉
信遠齋:薰五花肉。圖/馬世芳提供
馬世芳形容:「朋友聚會,如果有人帶信遠齋的滷味來,證明他非常在乎你們的友情。」這家純外帶的滷味攤並不便宜,三、五人聚會,隨隨便便點一盤就要一千元。
冷的滷味,現點、現秤、現切,食材選得好、做得好之外,看店裡大姐們切滷味也是整個體驗的一部份,不管外面排隊多少人,她們仔仔細細,視不同滷味、不同肉紋慢慢切。
所有滷味都好吃,馬世芳愛吃豆乾,煙燻的里肌肉和五花肉也特別,非甜口味,帶有煙燻香氣。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得非常薄,筷子夾起,那肉是會透光的。
4.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蘿蔔絲餅達人:蘿蔔絲餅
溫州街蘿蔔絲餅達人:蘿蔔絲餅。圖/馬世芳提供
馬世芳說:「這家的蘿蔔絲餅和全世界的蘿蔔絲餅都不一樣。」別人的蘿蔔絲是刨成細絲,加鹽抓過,最後是薄薄的餅裡夾細黃的蘿蔔絲,這家的從外觀看就不一樣,接近橢圓形的餅,皮的厚薄剛好,在鍋裡煎到表皮酥脆,因爲生意很好,買到的一定是現做,滾燙,要先咬一個小洞,往裡面吹涼。
玄機在內餡。蘿蔔絲剉成粗絲,容留水分,但含水量剛剛好,不至出水潤溼餅皮,都保留在蘿蔔絲裡,一口咬下去,蘿蔔絲還是脆口的。
這家店原是在溫州街跟和平東路口的路邊攤車,後來搬到店面,30年來,從排隊名攤到排隊名店,馬世芳從高中、大學就是排龍人龍其中之一。
5.臺東縣成功鎮/卡滋爾鬼頭刀特色美食:魚乾滷肉飯
卡滋爾鬼頭刀特色美食:魚乾滷肉飯。圖/馬世芳提供
本地名產鬼頭刀出現在街上各式料理中,較多的是油炸或生魚片,馬世芳在成功鎮吃到最驚喜的鬼頭刀料理就在這家,除了生魚片非常好吃外,魚乾滷肉飯很特別,將魚乾跟滷肉調製在一起,有滷肉的香味和魚乾的鮮味,米飯也煮得很好,加上價錢實惠、環境乾淨,他每次去花東旅行就會來光顧。
6.臺中市西區/功夫上海手工魚九:白滷豆乾
功夫上海手工魚丸:白滷豆乾。圖/馬世芳提供
這家店除了招牌的魚丸湯,還有各種幹拌麪爲主食,馬世芳要推薦的是「不小心就會錯過的小菜」。
滷豆乾不稀奇,很多小店都有,這家精選豆乾,一大塊切成四小塊,以鹽跟八角、花椒等香料取代醬油,煮好後還要浸泡兩小時以上,未經醬油上色,因此像水煮後的白色,但入口飽含湯汁,非常入味,有鮮甜口感和滷汁香味,是老闆很得意的一品。
7.嘉義市東區/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牛雜湯
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牛雜湯。圖/馬世芳提供
是觀光客都知道的超級名店,依然能堅持品質,且店家服務井然有序又客氣有禮。
牛雜湯是大鍋煮,每個部位有不同的做法,卻都煮得非常入味,食材很講究,湯頭吃完也並不會有味精的口渴感,馬世芳說:「這家不比我在臺南喝到的牛雜湯差。是我找不到缺點的牛雜湯。」
8.高雄市三民區/新大港大腸香腸:炭烤香腸
新大港大腸香腸:炭烤香腸。圖/馬世芳提供
馬世芳的岳家在高雄,這是岳父母推薦的好味道。一臺小貨卡停在廟口,永遠大排長龍,只賣香腸和糯米腸。平臺式的烤爐一整排,烤爐的盡頭是阿姨忙着切香腸,另一邊掛滿了店家自制的生香腸,如香腸的森林。
香腸帶有炭烤香味,多汁、飽滿,配上醃白蘿蔔和生大蒜。馬世芳曾在排隊時看到烤爐上一根香腸噴出「肉汁噴泉」,肉汁畫出美麗的弧線後落到炭上,再冒出含肉香的煙,「吃過他們家的烤香腸,再不想吃別家的。」
9.臺中市中區/李海魯肉飯:腳筋飯
李海魯肉飯:腳筋飯。圖/馬世芳提供
觀光客都知道的超級名店,在臺中第二市場,是許多人的宵夜首選。魯肉飯就是北部人說的焢肉飯,可以指定肥瘦、汁多汁少,一塊魯肉以竹籤串起,是店裡的招牌。
馬世芳還想推薦腳筋飯,完全不同的功夫,蹄筋煮透,充滿膠質,再配上店家自制醃脆瓜,絕。
10.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咖哩屋:羊肉咖哩佐薑黃飯
金華街咖哩屋:羊肉咖哩佐薑黃飯。圖/馬世芳提供
「這是一家很有故事的店。」馬世芳在此吃了2、30年,但食物本身還是重要,作爲臺北最早賣印度咖哩的店家之一,印度籍的老老闆調整老家緬甸的味道,變出新配方,多年來仍是那個老味道,即使臺北如今很多印度的、巴基斯坦的、甚至米其林等級的咖哩,這家的家常味,還是他處吃不到的。
點一份薑黃飯,配有醃洋蔥和小黃瓜,薄薄的印度脆餅,一盅咖哩,味道醇厚,羊肉尤其好吃,燉煮夠軟、入味,又有一定的嚼勁和膠質,沒有羊羶味。店裡連檸檬水和印度奶茶這些飲料也很用心。
第二屆500碗 THE 500 BOWLS AWARD 2024
主辦單位|500輯
合作伙伴|Uber Eats
指定用酒|帝王蘇格蘭威士忌
指定用車|SUZUKI臺鈴機車、eReady臺鈴智慧電車
贊助單位|丸莊醬油
名單:點此看【第二屆500碗】完整得獎名單
官網: https://udn.com/500bowlsaward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