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節目在現場

舊樓改建、公共廁所選址、物業管理混亂、拆遷騰退……一件件市民生活中的煩心事被搬上了電視熒屏,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近日,電視問政節目引發觀衆熱議——電視問政節目到底有沒有效果?全國多檔電視問政節目接連播出,讓老百姓有了怎樣的收穫?

北京衛視的《向前一步》開播三年共推出150期節目,不僅關注羣衆熱切關心的問題,還在層層遞進的提問中找出了原因、問出瞭解決辦法;山東衛視《問政山東》開播兩年多,共推出了100期節目,致力於探索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的有機結合;武漢廣播電視臺推出的《電視問政:每週面對面》播出了50多期,以電視爲媒爲羣衆解決了實際問題……這些節目的活躍,讓觀衆看到了問政節目的形態發展內容創新,更展現出問政節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現實價值

遍地開花,各地問政節目深度參與社會治理

近年來的電視問政節目以專題片演播室訪談與直播爲主要節目形態,聚焦與人民羣衆切身相關的民生問題設置議題、搭建對話、追問責任並加以解決,扮演着監督者批判者調解人等多重角色。

《向前一步》聚焦城市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構建多維交流的溝通平臺,讓普通百姓、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零距離”互動、“面對面”協商,直面衝突、化解分歧,最終達成共識。《問政山東》每週邀請一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蔘與直播問政,公開向社會和羣衆答疑解惑、作出答覆;南寧廣播電視臺的《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風格犀利務實,21期節目總共有110人被問責,發揮出讓幹部“照鏡子、正衣冠”的作用;天津廣播電視臺的《百姓問政》加強了百姓與政府的密切聯繫,深入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手段和新方式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節目走進現場,採用紀實方式反映民意民情,充當百姓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北京衛視的《我爲羣衆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將鏡頭對準了局處長以及他們拜師的普通勞動者,利用紀錄片拍攝方式,真實記錄局處長們隱藏真實身份、深入基層一線、體驗普通勞動者工作、真真正正走流程的經歷。

“問政節目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各個節目在形式上各有側重。一些節目以追責的姿態讓主政者‘紅紅臉、出出汗’,推進百姓訴求的解決,一些節目則發揮着溝通民意、調解矛盾的作用,以更溫和的方式推動城市治理和社會風氣進步。但無論採用哪種策略,問政節目都展現出一定的監督、協商、服務和教育作用。”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任孟山表示。

走近現場,呈現最真實的百姓聲音

問政節目的特殊性,在於其真實、接地氣,真正觸及和反映大衆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深度參與其中。

在錄製形式上,《向前一步》將錄製現場設置在小區之中、棚改現場、違建附近、街心公園……在《我爲羣衆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首期節目中,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勞動關係處副處長王林美團平臺經驗豐富的老騎手高治曉拜師,騎着電動車在中關村送外賣。一天奔波後,王林坐在燈火闌珊的北京街頭,看着掙來的41元錢感慨萬千。深入基層,讓他了解了外賣員和務工者的現實困境和真實心聲,最終,推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支持與規範新就業形態》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

任孟山表示,“問政節目構建了一個公正、公開的論政場域”。在鏡頭前,羣衆有質問、追責和表達的安全感,被問者也承受着輿論監督的壓力。爲確保節目的透明度,《問政山東》制定了一條條“保密鐵律:提前一週公開被問政地市,直播當天上午揭曉被問政的主要人員,直播當天下午揭曉當晚連線人員……如此嚴苛的保密措施,保證了問政的真實。

穩中求變,問政節目應觸達更多羣體

襄陽廣播電視臺推出的《市民問政》開播9年來成功舉辦了53場直播活動,先後有300多個地方和單位參加問政活動,有效解決問題700餘件。《向前一步》150期節目共推動117條街巷完成整治,讓795處違法建設得以拆除,推動1762名未簽約居民完成簽約,幫助1800人坐上嶄新的電梯,讓近30萬戶居民的社區物業問題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一個個真實而具體的數字證明着問政節目不可忽視的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問政節目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則更加深遠和突出。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藉助電視媒體的平臺擴大聲量、表達訴求,實現參與城市治理的目的;對於被問政者來說,通過問政節目進一步瞭解民意、重視民意、敬畏民意,最終以主動作爲、化解問題來展示政府執政爲民的良好形象;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通過具有標誌性的個體案例,問政節目反映出更爲真實、深刻的社會面貌,在公開、公平的對話機制下,溝通和化解社會問題,既捍衛着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也守護着城市管理者和普通百姓之間的信任與團結,維護着更廣泛的公德意識和公序良俗。

“從近期的一些節目來看,問政節目既是上與下溝通的橋樑,又是正與反對峙的公堂,還是普通百姓學習科學常識、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的課堂。”山東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卞芸璐表示,“從輿論監督到民主促進,再到公德建設,問政節目已經成爲主流媒體服務羣衆、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代表。”

儘管問政節目已經積累起深厚的發展歷程和創作經驗,但未來仍有可以創新發展的空間。一方面,問政節目可以與網絡問政深度融會,創新融媒應用,在聽取民意、調查取證和解讀政策上提升影響力,精準觸達觀衆,走向更廣闊的社會層面;另一方面,在議題內容方面也應有所拓展,促進更多意見羣體參與其中,在建設性地探討中充分實現其溝通民意、促進和諧的功能與價值。(記者 牛夢笛